Aspire


  aspire

  太久了,没有写什么东西。

  Aspire,是我的新电脑的名字,意为:渴望,雄心。不过,倒是有一点挺可惜的,鲁大师给它显示性能打了4分,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我也不至于很揪心……

  最近,在晚上睡觉前都花了很多心思在构想我的小说,我在尝试着构建一个人的多面性。但倘若那个人太包容,我却跳出不到另外一个“局”,使我们俩对视。

  那个人的边界是模糊的,我依靠定位更加合适的点,来弯曲,勾画。

  更多的内容,我不能说,因为,我现在还是,一个字都,没写。

  如同,小说里的那个人,我们的多面性,都是自己构筑起来的;但我们却会忘记我们为什么要伪装,慢慢地,我们回不去从前、认不清自己、忘了方向。

  关于为什么我构想这样长久去写一篇小说。

  我只是觉得,有一天,我会选择把现在想到的东西全部都忘掉。

  可以忘掉吗?

  当然,按照我们的方法,只要我写到一个本子上或者是空间里,我可以不用费神记忆……然后,总有一天,我会写另外一些日志,把它推到第二页。

  在我刚开始构思小说开始,大概是三年前,我想到过,我很想作一个隐士,衣食无忧之后,我就每天上个小班,参加个什么小活动……差不多是现在这个样子。只不过,那时,我将喜欢上某一件事,乐此不疲,而不是现在,博爱=没有关注点。

  大概就是在这个月,我有转发过一条微博,是:I don't think that when people grow up, they will become more broad-minded and can accept everything. Conversely, I think it's aselecting process, knowing 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what's the least. And then be a simple man.大意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由博爱变成专注于某一事物的匠人。所以,救世主总是年轻人,木匠却是老人。

  令我们所有人都惋惜的是,好像英文还更有点味道。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梦想缺乏关注点,就是稚嫩。

  我不知道我上面讲的那些,我想做个隐士的事情,是不是很多人都有这样想,因为现实,生活,得,很累;玩玩网游,打打牌,也不是生活;就,找个热爱的事物,做一辈子。然后,被其他的人笑话,说,逃避现实。

  不过,功成身退,却,不是另一重境界。因为我们同样遵守着上面的那段英文的规律,只不过,我们没有人喝彩而已。

  与之相关,我想起了另一条我转发多的微博:我们不能都成为英雄,因为总得有人站在路边,在英雄路过时鼓掌。而那些,专注于鼓掌的人,他们,双手拍得很响亮;同时,他们真心地快乐。他们其实更值得尊敬。而如果万幸,有一个人拍掌一直坚持着他的方式,慢慢地,他将与众不同。按照我们Brander印的理论,他就做出了一个品牌(Brand,烙印)。

  我尝试过把这条感受相关到小说,这样一来,小说将分不出主角与修鞋的。

  我们妄想概括出某一个人……

  所以,写小说混饭吃是常态。而真正的匠人,将会去作为他要写的那个人,以期,相较而言地,真实。

  虽然,我写小说不是为了混饭吃;但是,我也不专业,因为,我不会做出决定,献身给小说。

  所以,我的小说,是写给自己的,自己能懂,就足够好。

  所以,此前,我尝试使自己更加地包容,以使自己可以更加懂得……

  但是,如果,我想写的是自己,我就永远都不敢说,我已经懂得我了。即使,未来的某一天,我将会专注于某一件小事,比如说擦桌子;即使这样,生活已经很波澜不惊,但是,万一,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用更少的谁水来擦出更干净的桌子……

  那我就没完没了了,就像这篇日志。

  那么。

  在我专注于某一件事之前,或者是同时,我,把小说中改写的东西,大部分,都写进去。然后,慢慢地,完善,藕断丝连……

  这,就是生活的延续性。

  不知道是不是我发明的概念。如果是的话,我也不会发财。

  201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