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新政府上台以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和此次访华取得的积极成果表明,中美关系螺旋式上升的大势是历史发展的自然逻辑,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必须沿着这样的轨迹或逻辑向前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制约两国关系发展的一些结构性因素依然存在,在目前形势下,两国关系存在的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 如何管理两国之间的期望值。 2009年已经过去的日子里,金融风暴、气候变暖、核武扩散、甲流肆虐、塔利班卷土重来,全让奥巴马政府赶上了。只有中美关系波澜不惊,才能继续保持平稳的过渡,这不能不令美国政府认真思考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希望中国发挥作用。而中国更关心的问题是强调尊重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发展道路,期望美国在台湾、涉疆、涉藏等问题上尊重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因此双方对于对方的期望还存在一定落差和错位。为此,一位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指出,30多年来的中美关系史不断重复着这样的规律:一方想与对方合作,但是,另一方不愿意;或者,一方想合作,但对方误解了。主要原因就是,一方总是比另一方面期待得要多,这最终对两国关系造成伤害。
其次,战略互信问题。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和国防现代化的飞速发展,美方的疑虑也在随之增加。例如,美方认为,解放军已具备了突破第一岛链的能力,这将给美国及其东亚的盟国造成压力。另外,最近一段时间,两国舰艇对峙和摩擦频繁。在这一背景下, 2009年9月24日,美国副国务卿詹姆斯•斯坦伯格以“本届美国政府关于美中关系的设想”为题在新美国安全中心发表主题演讲,首度提出“战略再保证”的概念。他说:“我们已经准备好欢迎中国作为一个繁荣和成功的大国的到来,中国也必须向世界其他国家再保证它的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全球角色不会以其他国家的安全和幸福为代价。”其核心含义就是美方认识到,两国在诸如外层空间、核裁军、核安全、海上对峙、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等问题上认知差距很大,如不加以解决可能会出大问题。
第三, 贸易摩擦。在金融危机和美国失业率不断攀升的背景下,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 200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产品共发起10起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两起反倾销调查,1起特保调查,涉及轮带、禽肉、轮胎、铜版纸、油井管等多种输美产品,立案频率之高,在世界贸易史上都是罕见的。如果听任这种局面继续发展下去,将会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和中美关系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第四, 地区影响力的竞争。近期以来美国和东亚地区都有这样的议论, 在布什执政期间, 美国忽视亚洲,而中国却趁机在该地区扩大了影响。奥巴马执政后, 美国对此进行的了反思, 打算运用“巧实力”重返亚洲。这次奥巴马访问东亚,许多美国战略家和媒体将这次重访称为“重返亚洲之旅”。事实上, 自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试图恢复美国的影响力并与中国展开竞争。2月希拉里首访东亚的行程中包含了印度尼西亚。7月22日,希拉里在泰国普吉岛出席东盟地区论坛(ARF)部长会议上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9月,美国调整了对缅甸的政策,从过去的孤立转向有条件接触。而在此次奥巴马东亚之行中,奥巴马称自己是美国的首位“太平洋总统”。再联想到前不久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在美国发表的有关希望美国“平衡”中国的言论,美国试图限制中国快速上升影响力各项行动已经展开。
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中美建交以来,两国摩擦时有发生,经历过不少波折。胡锦涛在与奥巴马会面时对这些问题并不讳言。他说:“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双方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尊重和照顾双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或许《那就是朋友相处之道》
制约中美两国发展的那些事儿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