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盈利说”的实质是盲人摸象


  乐视盈利了,迅雷盈利了,视频行业的春天到了?

  如果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首先需要分析的是,这两家公司是怎么盈利的。

  根据乐视网招股说明书,该网站在2007年即已实现盈利,净利润为1468.35万元!到2009年,年营业收入1.45亿元,净利润4447.82万元。近日,乐视网上半年财报净利润达5839万元。

  该公司的赚钱能力是不错,但是对于视频行业来说,却不具有代表性。

  流量排名靠前的视频网站优酷、土豆、搜狐视频,都采取了广告盈利的模式。用户数、用户访问时间是网站实力的重要指标。以视频分享为主的视频门户网站代表了视频行业的主流。如果将他们比作是淘金者的话,乐视网更像是向淘金者卖水的人。

  事实上,视频行业已经形成两大阵营:一个是以优酷、土豆为代表的“免费+广告”阵营,以广告收入为主;另一个是付费点播、版权分销的阵营。这两个阵营的经营策略完全不同。免费模式的优势是用户数量及流量的规模相对很大、知名度很高,劣势在于服务器、带宽、品牌广告宣传费等支出庞大,并且先付出成本后产生收入,免费模式盈利周期相对较长。

  打着视频牌子的还有迅雷。该公司的终极目标是做数字内容发行商。与其说,迅雷是一家视频公司,不如说它是一家下载软件公司。截至2011年2月,迅雷拥有2.91亿活跃用户,占据中国下载软件市场78.7%的份额。

  迅雷在视频行业的地位比较尴尬。今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在线广告业务收入为784万美元,只及优酷的一个零头。

  回过头来看优酷和土豆。

  优酷首席执行官古永锵表示,优酷的战略是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内容,而不是获取独家内容走版权分销。言下之意就是要和乐视、迅雷撇清关系。

  不过,优酷、土豆的盈利之路并不好走。

  人们发现,几大视频网站的用户体验正在逐步下降,最让人不堪忍受的是无处不在的强迫广告。

  笔者在百度键入“优酷广告”,搜索引擎就会自动联想到“优酷广告屏蔽”和“优酷广告太多”两个关键词。“看个一分多钟的短片要先看30秒的广告,真让人受不了。”网友的抱怨与指责占据了整个页面,甚至有人还制作了专门屏蔽广告的工具软件。

  一直以来,人们抱怨电视上广告太多。广电总局因此出台了“电视台每小时商业广告时长不得超过12分钟,电视剧插播广告每次时长不得超过1分30秒”的规定。视频行业并没有类似的硬性规定,这直接导致了广告泛滥,甚至影响用户体验。

  视频行业的难处正在这里。

  一方面,其收入来源大部分依靠广告。另一方面,强制广告会以牺牲用户利益为代价。长此以往导致用户厌烦,进而影响广告展现效果及到达率。

  上市企业都面临市场的投资回报要求。如果说上市是视频网站的风投们获得收益和资金退出的主要通路的话,那么健康的盈利模式无疑是令股民买单的重要砝码。如何实现盈利,获得更多的利润,仍然会是摆在视频大佬面前最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