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作为一名公益但非医疗事故律师,这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路见不平,毅然代理医疗事故案件。但是清楚地记得这是第二次作为代理律师状告海淀妇幼保健院。第一次代理一名患儿因野蛮接生造成骨折;这次更加严重和惨烈,一对双胞胎男婴活生生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不知道海淀妇幼的代理人坐在被告席上哪里来的从容和不迫,是否是从来不会为过错买单而造成的傲慢和冷漠!
记得三年前,当时笔者就质问过海淀妇幼,你们的责任心在哪里?可惜,他们根本没有把这些问题放在心上。而是祭起万事从拖的方法来应付官司。第一个案件笔者就不同意做医疗事故鉴定,但是由于当时侵权责任法并没有出台,而依据北京高院的司法解释规定一方提出医疗事故鉴定一方提出司法鉴定的,必须先做医疗事故鉴定。笔者对医疗事故鉴定向来颇有微词,医学会的专家都是各大医院抽调,我觉得就是从职业共同体的角度出发,也不太会站在患者一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拍砖)这一医疗事故鉴定会再海淀区医学会进行,专家们认真听取了双方的意见,还批评了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的大夫怎么能没有医生在场签字,只有助产士签字。看似很公平,但是结果仍然是以无医疗过错而告终。如此一再拖延,什么人都会感到失望,这也就是我一再提出的恶劣的医疗事故救济制度导致了医疗纠纷维权由文明社会退回到蒙昧社会的结果,也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地方医患纠纷发展到全武行的原因。
三年过去了,因为那个诉讼,很多在海淀妇幼受了委屈的患者都来找我,都给我打电话,说我这又出现了新生儿骨折的情况该怎么办呢。我也都是好言相劝,我说打官司劳神费力,你也不如海淀妇幼财大气粗,你拖得起吗?而且我也不想代理这类案件,我也怕不管我们如何做,仍然要去面对患者家属那无助的目光。
直到今年姚女士的丈夫王先生找到我说我看到你的报道和文章 ,我知道你打过海淀妇幼的官司。我已经没有办法了,我需要你的帮助。我两个男孩都没了……这一次,我无法拒绝,作为父亲我理解这种无助的心情;也理解他是要给离去的孩子一个说法;他告诉我作为父亲,我看到了我的孩子一眼,他就是我的孩子,但是我没有办法保护他,我无法忘记两个活灵活现的生命。
虽然接下了官司,但我告诉他要找海淀妇幼维权很难,他们麻木了。王先生说,不要紧,我相信有能够说理的地方。为此,我一到去了海淀妇幼,接待我们的医生侃侃而谈,什么都说到了,就是没说到他们的责任。我们提出你们怎么能够修改病历呢?他们说我们作为医生这个是笔误,笔误不改怎么办。我们问为什么同一种药2点用错了,改正了3点又用错呢?为什么3点半还用错呢?他们干脆说我告诉你我们医院就没有这个药,我们开了也没有不会用错,一种抢救常用药,堂堂海淀妇幼说没有!?不知道是忽悠家属呢还是忽悠自己。
国庆前,王先生很担心这个案件立不上案,因为他曾到海淀公安分局去要求刑事立案,迟迟没有回应。每两天就给我打一个电话。我告诉他现在海淀法院立案改革了,案件要审核一个月才能立案。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等,我拿到了立案通知书,王先生第一次笑了,他说,我相信法院会给我一个说法的。我能说什么呢!我想了想坚定的说我也相信,毕竟事实就是事实,谁也改不了。
王先生的事情在我的圈子了也得到很多朋友的关注和关心,很多人愿意帮助他,原因就是我们大家可能都要去海淀妇幼,我们离不开他,但我们要监督他,他们的责任很大,没有责任心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在大家的关注中,这个案件在海淀区法院开庭了。庭上,海淀妇幼去了三位女士,我仍然认为他们是白衣天使,只不过是有点疲惫和忙碌,未必记得天使的职责,她们忙着在商量如何应付过去这个案件。如果仅仅是应付,后果仍然是可怕的。不过这次海淀妇幼未必能够轻松过关,因为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