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产业十二五规划发布 模具机床等机械18股蓄势待发


  股市风云,变化万千。25日工信部发布“三基”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展望2020年,形成与主机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能够满足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对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的需求,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国际领先。以下是精选的18只工程机械概念金股,供广大投资者参考!

  行业资讯: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三基”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事件

  11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布了《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模具机械领域"三基"产业现状进行分析,确定了产业发展重点及主要任务,并提出了保障措施。

  评论

  规划确定的重点较细致:规划提出,围绕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配套需求,重点发展11类机械基础件、6类基础制造工艺和2类基础材料;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开发20种标志性机械基础件、15项标志性基础制造工艺和12种标志性基础材料并实现产业化。以轴承为例,重点为2MW以上风机机组轴承、高速动车组轴承、高速高精数控机床轴承等5种;比如液压件,包括工程机械用高压液压元件、高压液压阀、农机用静液压驱动装置等3种。

  规划提出的支持措施:规划提出,继续实施现行基础件财税支持政策,对研制国家鼓励发展的关键"三基"产品,落实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口免税政策;认真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政策。规划还提出,鼓励有实力和有积极性的主机制造企业发展其所急需的基础零部件和基础材料,在满足自身配套需求的基础上逐步走向社会化。

  机械基础部件产业发展分析:

  1、产业规模壮大: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分析,近十年来,我国“三基”产业持续增长,多种普通机械基础件产量/产值居世界前列,例如轴承产业位居第3名、齿轮第3名、液压元件第2名、模具第2名、紧固件第1名、气动元件第2名。模具、轴承制造、齿轮与传动驱动部件制造、液压和气压动力机械制造等行业的2010年工业产值规模均达到1,000亿元以上。

  2、产业发展仍较滞后:相对于主机行业,我国机械基础件的发展较为滞后。以高速动车组为例,国内已具备了自主设计、总装集成的能力,但轮对、齿轮箱、轴承等重要零部件仍依赖于进口。由于机械基础件行业的产品偏向中低端的居多,因此在产业链中处于不利状况。以机械行业各子行业上市公司的利润情况来例),机械基础件今年1季度的净利润增幅最慢,而3季度净利润下降幅度也是最大。

  3、把握机会,产业升级:我国机械基础件具有产业发展的良好市场基础,一方面主要工业成品的产量已位居全球前列,如汽车、工程机械、船舶、铁路车辆等,另一方面,国内的主要工业原材料,如钢铁、化工产品等也是规模庞大。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市场的缘近关系,加快产品升级,成为基础件制造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重点覆盖企业,进行上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点研发项目的有:大功率风电齿轮箱/高速列车齿轮传动装置等(太原重工)、大型工程机械轮胎橡胶模具(豪迈科技)等。

  投资建议

  该规划贯彻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的精神,在总结分析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和思路,确定了产业发展重点及主要任务,并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对于机械基础件企业,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核心任务还是提升产品技术档次,从而改善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我们目前重点关注上市公司在产品升级、项目研发方面的进展。
  
  券商研判:机械基础件 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银河证券 分析师:邱世梁,鞠厚林 撰写日期:2011-06-27

  机械基础件市场规模远大于工程机械,未来空间巨大机械基础件行业产值规模几乎是工程机械行业的3倍。未来上市公司数量将增多,行业整合将加速,有望崛起为一个大板块。

  未来5年年均进口替代空间在3000亿元以上

  中国机械基础零部件制造业国内市场占有率65%左右。根据部分机械基础件进口数据和跨国公司在华生产情况,我们预计未来5年机械基础件年均进口替代空间在3000亿元以上。

  “十二五”期间行业将保持15%-20%增长

  国家将加大对机械基础件尤其是关键零部件的支持力度。我们认为下游行业需求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机械基础件出口比例高于机械全行业,未来仍将保持这一趋势;机械基础件配套领域不仅在于机械,还有军工、电子、新兴产业等。我们认为“十二五”期间机械基础件年均增长15-20%有保障。

  机械基础件行业整合是必然趋势

  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认为,未来机械基础件行业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必将加强行业整合,从而崛起如瑞典SKF、德国博世力士乐、德国Schaeffler、德国ZF、美国Timken、日本NSK、日本NTN等世界级著名基础件企业。看好机制灵活、具备核心技术的优秀民营企业。

  投资建议:轴承行业有望获得率先突破,重点推荐“天马股份”

  我们首次给予机械基础件行业“推荐”评级。看好有望在进口替代获得率先突破的轴承行业,尤其看好机制灵活、管理规范、具备核心技术的优秀民营龙头企业,重点推荐“天马股份”。

  三一重工三季报点评:销量增速延续强势,业绩符合预期

  三一重工 600031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刘元瑞 撰写日期:2011-11-01

  三一重工发布2011年三季报,主要经营业绩如下: 201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3.03亿元,同比增长59.4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6.71亿元,同比大幅上升72.58%,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01元。从单季度来看,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09.40亿元,同比增长22.12%,实现利润17.32亿元,同比增长10.35%。

  主要观点如下:

  1. 前三季度挖掘机、混凝土泵车等主导产品销量保持高速增长,公司盈收符合预期;

  2. 产品结构优化、规模经济效益驱动,综合毛利率同比上涨约0.5百分点;

  3. 销售费用率下降促使净利率小幅提升,预计全年净利率在20%左右;

  4. 前三季度主导产品销量高速增长,挖掘机市占率上升至行业第二位;

  5. 应收账款、存货大幅上升, 经营压力显著增加;

  6. 预计公司2011、2012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08亿、655亿,每股收益分别为1.23元、1.59元,对应10月28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2、9倍,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中联重科三季报点评:融资租赁收入迅速增长,业绩符合预期

  中联重科 000157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刘元瑞 撰写日期:2011-11-01

  中联重科发布2011年三季报,主要经营业绩如下: 2011年1-3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2.07亿元,同比增长38.93%;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9.62亿元,同比增长90.69%,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77元。

  主要观点如下:

  1. 前三季度盈收符合预期,但应收账款及存货压力凸显;

  2. 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同比上升3.62个百分点,预计第四季度毛利率难以大幅改善;

  3. 期间费用率下降,净利率大幅上升4.87个百分点,预计第四季度净利率将保持平稳;

  4. 预计公司2011、2012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29亿、519亿,每股收益分别为0.95元、1.18元,对应10月28日收盘价的PE分别10、8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天马股份调研简报:行业需求仍然较弱,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

  天马股份 002122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国都证券 分析师:肖世俊 撰写日期:2011-11-07

  事件:我们近日对天马股份进行了调研,与公司董事会秘书就行业和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了交流。

  投资要点:1、预计需求减少致全年净利润下降18%。由于风电市场和宏观经济不景气,公司的风电轴承、通用轴承以及机床业务均受到影响,今年前3季度公司收入减少6.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下降22.3%。公司目前的订单状况略好于第3季度,但下游需求依然较弱,我们预期2011年其净利润减少18%。

  2、风电轴承需求大幅下滑。过去6年我国风电累积装机容量暴增58倍,但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仅增长2.5%,行业需求大幅下滑致公司风电轴承业务减速最快,我们预计其收入全年减少30%,毛利率下滑空间则很小。通用轴承收入略有下滑,并且毛利率下降;铁路轴承和特种轴承总体较为稳定。

  3、机床业务面临周期性压力。齐重数控以重型立卧车为主,自公司收购以来盈利能力明显提高,今年前3季度利润在1.2亿元左右。我们认为制造业FAI减速和部分下游部分行业进入产能消化期将影响重型机床行业的需求,但公司积极研发大型磨床、滚齿机和数控立式钻床等产品,在内部管理上不断调整优化,长期来看其综合竞争力将增强。

  4、德清基地稳步推进。德清基地总体规划为1000亩,产品定位高端,包含大型风电轴承、高精密轴承及高端机床轴承等产品,预计2013年可投产,公司管理层对此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该基地将有望再造一个天马,长期来看公司本部也面临搬迁,我们了解到该基地的建设正稳步推进。

  维持对公司评级“推荐-A”。我们预计2011-2013年,公司的EPS分别为0.45元、0.51元和0.61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0X、17X和15X。虽然公司短期业绩下滑,但我们依然看好公司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并且其估值在行业内仍然具备一定优势,我们维持对公司的评级“推荐-A”。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需求大幅下滑;人力成本和轴承钢价格上涨超预期,以及潜在的管理风险。

  太原重工2011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短期难达预期,长期成长值得期待

  太原重工 600169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中信证券 分析师:张霆,郭亚凌,薛小波,杨绍辉 撰写日期:2011-10-27

  1-9月份公司业绩同比下降35.4%。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0.56亿元,同比减少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减少57.8%,合每股收益0.05元,低于我们的预期,我们判断其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萎缩与行业竞争加剧共同作用下的营业收入下滑超预期,以及三项费用的增长超预期。1-9月份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4.91亿元,同比下降1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2亿元,同比下降35.4%,合每股收益0.21元,料全年业绩难达预期。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波动风险、钢铁行业景气度下滑超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超预期、产业布局进度低于预期。

  维持太原重工“增持”评级:根据公司三季报的业绩状况,我们略微下调其11/12/13年EPS的预测至0.27/0.32/0.40元,对应的PE分别为26/22/17倍,我们对公司的长期基本面仍然持谨慎乐观判断,并认为当前股价基本合理,因此维持其“增持”评级。

  龙溪股份三季报点评:特种轴承技改项目明年投产,新设子公司提升长期增长潜力

  龙溪股份 600592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黄海培 撰写日期:2011-10-27

  业绩稳定,成本上涨拖累净利润增速。2011年1-9月公司收入7.02亿,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911万。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净利润增速小于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但随着四季度大宗商品价格开始下降,公司成本压力正在逐步减小。

  轴承增长较快,技改项目进度晚于预期。轴承需求近两年增长较快,下游包括航空、军工、重汽、工程机械,应用领域广泛,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2009年开始实施的特种轴承技改项目进度晚于预期,技术中心改造完工,蓝田开发区厂房部分完工,2012年开始投产,完全达产可新增特种轴承产能200万套。

  齿轮业务同样是未来重点。齿轮业务同样是公司重点。原主要客户厦工、柳工部分自制齿轮变速箱的负面影响已经消化,今年公司产品齿轮和变速箱分享到了下游工程机械的高速增长。随着工程机械增速放缓,未来齿轮业务增速也将逐步放缓,2012年预计在10-15%左右。

  设立子公司,提升长期增长潜力。公司拟在漳州市华安县设立金昌龙机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以优惠价在经济开发区获得900亩工业用地。作为条件,公司未来几年必须投资20亿元,主要应用于轴承等高端机械零部件。项目拟分三期实施,一期300亩,建设期约2年,具体投资项目仍在考察中。此次获得土地,提升了公司未来的增长潜力,出口增速较快,前景不容乐观。2011年出口增长较快,但出口目的地包括欧美等成熟市场,未来受到欧债等危机影响,出口增速很难维持较高水平。

  盈利预测:公司2011、2012年EPS为0.35、0.43元,对应PE为27X、22X,考虑到目前PB2.3X,处于历史低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东力传动:二季度盈利能力回归

  东力传动 002164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天相投资 分析师:张雷 撰写日期:2011-08-24

  2011年1-6月,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6亿元,同比下降2.80%;营业利润3,867万元,同比下降33.0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827万元,同比下降21.70%;摊薄每股收益0.09元。

  二季度盈利能力回归历史平均水平。二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3.88%,环比上升11.77个百分点,同比基本持平。公司二季度毛利率已经恢复到了历史平均水位。毛利率回升一方面由于前期承接订单的毛利率低于正常水平,目前这些订单已经得到充分消化;另一方面,上半年毛利率水平较高的模块化减速电机和模块化高精减速机收入分别实现2.94%和6.55%的增长,增速高于总体收入增长水平,这也推动了二季度毛利率的回升。未来随着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的不断优化,公司盈利能力将基本保持稳定。

  受制产能,使得上半年收入下降。上半年公司主要产品模块化减速电机、模块化高精减速机均为个位数增长;而大功率重载齿轮箱仅实现收入0.84亿元,同比降幅达到27.14%。

  主要产品收入均未出现显著的增长,主要原因不在需求端,而是供给端。公司主要原材料的铸锻件等供应渠道不够顺畅,以及为推进精益制造对部分车间实施现场改造,影响产能正常发挥,致使收入出现下降。预计下半年生产情况会得到逐步恢复。

  行业拓展及风电齿轮箱是公司业绩增长点。未来公司计划参与高端市场的竞争,积极向其他行业拓展并发展风电齿轮箱业务。行业拓展方面,公司将依托模块化减速电机、模块化高精减速机和模块化电机三大模块化系列产品,有效拓展起重、水利、建材、矿山等市场公司;另一方面积极启动工程船舶传动装置和石油传动机械的研发与应用工作。风电设备方面,公司将加快推进2-3MW风电齿轮箱的研发与产业化工作,快推向市场,使其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预计2011年、2012年和2013年EPS分别为0.47元、0.54元和0.61元,对应14.28元最新收盘价的市盈率分别为30倍、26倍和24倍,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广东鸿图:二季度收入保持高位,毛利率环比下降

  广东鸿图 002101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天相投资 分析师:张雷 撰写日期:2011-08-15

  2011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7亿元,同比增长86.82%;营业利润4,945.10万元,同比增长77.4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185.99万元,同比增长61.88%;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26元。

  二季度销售收入保持高位。公司主导产品为汽车类、通讯设备类、机电类等精密铝合金压铸件,其中,汽车类产品收入占比达80%左右,公司受汽车行业影响最为明显。从营业收入上看,由于汽车类及通讯类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公司自去年四季度以来销售收入保持较高增速,出口销售大幅增长。

  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74.62%,环比下降4.5%。我们认为,公司汽车类精密铸件业务将受到日本地震的一定影响,但从长期来看,随着公司出口增长以及新能源汽车规划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空间,公司汽车等业务将实现稳定增长。

  受原材料价格上升、日本地震等影响,二季度毛利率环比下滑。公司二季度毛利率为21.23%,同比增长0.02%,环比下降4.79%。毛利率环比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原辅材料价格,特别是主材料——铝合金锭价格持续上涨,使生产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是因受日本地震影响,公司主导产品汽车类精密压铸件的产品订单在二季度出现同比增长放缓、环比略有下降的态势,使人员及设备机台出现短期闲置,成本上升。

  销售费用率环比有所下降,仍处于较高水平。二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8.39%,同比增长2.6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29个百分点。销售费用仍处于较高水平,主要是因为公司出口产品的仓储、物流费大幅上升以及随着销售增长相关产品包装费、运费、装卸费相应增加所致。

  积极扩充产能,长期仍然看好。下游汽车行业需求平稳增长、通讯行业3G网络建设不断推进且4G网络正在积极研发,对铝合金铸件需求的增长空间较大。除了年新增精密铝合金压铸件1.4万吨生产能力的“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外,公司还投资设立南通鸿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新建年生产1.2万吨的生产能力,完全达产后将使公司铝合金压铸件年生产能力达到4.8万吨,进一步加强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日本地震对公司全年业绩影响不大,预计公司2011-2013年的EPS分别为0.57元、0.84元和1.11元,按照前一交易日收盘价16.70元计算,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29倍、20倍和15倍,公司受益于下游汽车及通讯行业的旺盛需求,且新建项目产能将逐步释放,业绩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我们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受汽车、通讯行业波动影响较大的风险;原材料铝锭价格波动的风险;对大客户依赖的风险。

  巨轮股份:期间费用大涨导致3季度盈利下降

  巨轮股份 002031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天相投资 分析师:张雷 撰写日期:2011-10-26

  2011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4亿元,同比增长36.15%;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804万元,同比增长8.18%,EPS为0.20元。3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21.95%,环比增长0.68%;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17万元,同比减少11.88%,环比减少15.96%,EPS为0.07元。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50万元,、同比下降58.67%,主要是由于材料采购量、人工成本、税费等增加较多,现金流出金额同比增加5,066万元。

  3季度毛利率上升,但期间费用率大幅反弹。1-9月份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7.02%,同比上升0.25个百分点,3季度综合毛利率为39.13%,同比上升3.03个百分点,环比也上升3.09个百分点。在国内通胀预期逐渐稳定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落的影响下,4季度钢材价格有望继续回落,公司的毛利率有望继续回升。1-9月份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9.15%,同比上升2.19个百分点,3季度期间费用率为20.90%,同比大幅上升6.84个百分点,环比也上升3.14个百分点。

  公司硫化机业务如期高速增长,急需继续扩大产能。上半年公司液压式硫化机实现销售收入1.3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8.68%。国内液压式硫化机80%依靠进口,未来公司液压式硫化机销量的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进口替代。目前公司液压硫化机产能只有200台/年,今年产能利用率将超过100%,急需继续扩大产能。

  公司发行可转债扩大产能,将解决硫化机产能瓶颈,支撑公司盈利继续快速增长。公司7月15日发布可转债募集公告,拟发行3.5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5年。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大型工程胎及特种胎模具扩产项目和液压式轮胎硫化机扩产项目,达产后硫化机产能将由目前的200台/年提升至320台/年,将有效缓解硫化机产能瓶颈,继续支撑公司盈利快速增长。根据公司的债券募集说明书,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将新增年营业收入27,872万元,新增年净利润6,088万元,折合EPS约为0.15元。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小幅下调公司2011-2013年EPS的预测至0.30元、0.36元、0.45元,按当前收盘价6.66元计算,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22倍、18倍、15倍,考虑到公司在液压硫化机领域的领先优势和持续增长能力,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4季度原材料价格降幅低于预期的风险;4季度轮胎模具需求低于预期的风险。

  中航重机:战略重点回归锻造和液压

  中航重机 600765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证券 分析师:王天一 撰写日期:2011-08-25

  事件: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暨取消201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

  我们的观点:

  中航惠腾不再注入公司,有利于公司业绩增长。公司此次重组拟购买的标的资产是中航惠腾80%股权,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30.70%股权,以及安吉精铸100%的股权。受2011年国家风电产业政策持续收紧、风电设备容量急剧下降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中航惠腾的业绩出现下滑,上半年净利润为-1.07亿元。中航惠腾一直是市场比较担心的业务,其未来盈利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如果注入上市公司将不利于上市公司的业绩,因此此次中航惠腾不再注入上市公司应该是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决定。

  而公司决定终止此次重组,也表明了公司对股东负责任的态度。此次重组终止后,公司现有新能源业务均处于投入期,短期内难以对公司业绩有较大贡献,因此公司的战略重点将主要在锻造和液压业务。

  锻造业务打造完整产业链,业务亮点多。公司锻造业务国内领先,占我国航空锻造产业的比例达到70%-80%,未来随着我国航空产业快速发展,公司锻造产业前景广阔。公司锻造产业占总收入比例达到60%以上,是公司最核心的业务,未来将为公司的稳定成长提供保障。去年,公司收购的中航高新和河北上大,将成为公司的增长亮点。中航高新的钛合金大型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全球领先,未来在先进战机、大型飞机、重大工业装备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河北上大从事稀贵金属回收,将打造成为我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旗舰企业。目前公司锻造业务已形成锻造材料的仓储和物流、锻造、废料再循环的完整锻造产业链,议价能力和采购优势进一步增强,锻造业务的规模效应及协同效应日益凸显。

  液压业务受益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稳健增长。公司目前是国内综合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民用高压柱塞液压泵/马达的科研、制造基地。公司民用液压件主要配套于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液压件需求将不断增长。公司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未来进口替代空间较大。公司正积极扩大产能,将投入10亿元在苏州建设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配套液压件项目和国家级液压项目研发中心,项目建成后公司的技术水平和配套能力均将得到提升。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实力的不断增强,公司将加大对集团内外相关液压资源的并购整合,通过整合一批重点液压企业,形成完整的液压产业链,推动液压产业向系统集成化方向发展。

  由于重组终止,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进行调整,我们预测公司2011-2013年EPS分别为0.38、0.52、0.71元,目标价为17.91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徐工机械三季报点评:起重机龙头地位稳固,但业绩略低于预期

  徐工机械 000425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刘元瑞 撰写日期:2011-11-01

  徐工机械发布2011年三季报,主要经营业绩如下:201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33亿元,同比增长29.6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8.31亿元,同比上升42.11%,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37元。从单季度来看,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7.18亿元,同比下降2.64%,实现利润6.02亿元,同比下降1.88%。

  主要观点如下:

  1.前三季度起重机销量延续增势,但业绩略低于预期;

  2.产品结构优化推升整体毛利率,预计第四季度毛利率将维持稳定;

  3.期间费用率同比持平,净利率同比上升,预计全年净利率约为11%;

  4.起重机行业龙头稳固,汽车起重机市占率保持在51%左右;

  5.受制于行业需求疲弱,应收账款及存货显著增加,预计短期难以大幅改善;

  6.预计公司2011、2012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08亿、356亿,每股收益分别为1.62元、1.99元,对应10月28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0、8倍,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中核科技调研简报:具备强劲技术实力的核阀龙头

  中核科技 000777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湘财证券 分析师:侯文涛 撰写日期:2011-11-22

  投资要点:

  公司处于我国核工业体系之内,长期积累了强劲的技术实力

  公司前身核工业苏州阀门厂成立于1955年,超过50年的企业历史使公司积淀了较强的技术实力,尤其对核阀研发与制造有着先天的优势。公司目前除传统闸阀、截止阀、止回阀之外,还承接多项核电关键阀门国产化任务,包括核岛内核心阀门主蒸汽隔离阀以及三代核电AP1000的关键阀门爆破阀等;此外,公司在核化工阀门领域具备垄断性优势,随着我国乏燃料后处理步入产业化发展,公司优势将逐步转化为盈利。目前公司核阀业务收入占比约在20%,预计随着核电行业复苏,核阀收入占比有望2013年有显著提升,且随着关键阀门研发的推进,以及铸锻件材料自给率的提升,毛利率也有望进一步提高。

  对核电复苏的基本判断支撑我们对公司核阀业务的乐观估计

  国务院3月发布核“国四条”,暂停对新建核电站的审批,大多数涉核上市公司受到显著影响,收入确认及新增订单出现下降或增速明显放缓。但根据我们的研究观点,核电行业明年上半年复苏在即,主要理由:第一,两项规划即“核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在即,明年3-4月落实可能最大。第二,投资规模减少不大,根据我们估算,若要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15%的指标,核电至少将达到7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否则将给水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巨大压力。而7000万千瓦的目标足以支撑“十二五”的投资规模,年均投资约比此前预计减少仅约40亿,影响并不大。

  其他特阀业务仍是公司收入主体,竞争激烈,前景取决于行业成长

  公司水道、石油石化、电站阀门等特阀目前仍是公司收入主体,但从具体市场看,水道阀门下游客户主要是市政部门,区域性较强,开拓市场成本较大;石油石化及电站阀门市场竞争激烈,具体项目审批和建设进度对市场情况影响较大。我们对这块主体业务的预期持保守态度,该部分业务将保持平均增速增长。

  市场普遍持有资产整合预期,短期仍需观望

  公司是“第一央企”中核集团旗下唯一A股上市公司,这一身份也给公司带来众多资产整合的期待。通过对公司的调研了解,我们认为这一期待短期内仍难以成为现实,一方面与公司业务非集团核心业务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集团自身涉核涉军工比例较高,是否需要整体上市融资的战略决策有关。因此,我们短期内认为公司不会具备资产整合的可能。

  估值和投资建议

  首次给予公司“中性”评级。2011-2013年每股收益0.24、0.28、0.42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08.18、90.57、61.26倍,较高的估值包含了市场对公司资产整合的期望,我们认为当前估值较高,给予“中性”评级。

  重点关注事项

  股价催化剂:新核电站审批重启,明确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及发展规模。

  风险提示:公司核电订单低于预期,非核特阀业务竞争激烈造成毛利率下滑

  江苏神通:志存高远的进口替代者

  江苏神通 002438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长城证券 分析师:桂方晓 撰写日期:2011-11-02

  要点:

  志存高远的进口替代者:公司的目标瞄准进口替代,配合国家发展高端装备的政策导向走特种阀门国产化路线,避免在红海领域与国内厂商进行恶性竞争。公司已形成如下的产品布局:主导产品为核电阀门与冶金特种阀门,储备产品包括核电配套设备和环保节能设备,以及石油石化、煤化工、火电等领域的各级阀门。

  核岛阀门处于垄断地位:核级蝶阀、核级球阀是公司的拳头产品,公司自红沿河一期招标以来,在二代加核电站的核蝶阀及核球阀上处于垄断地位。公司募投项目基建工程已完工,目前正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今年底前可正式投入使用,届时核电阀门产能将扩充至15000台/年,产能释放时间与核岛阀门交货高峰期一致。目前公司核岛阀门在手订单超过5个亿,未来两年收入将稳定增长。公司核电业务毛利较为稳定,预计近两年将维持在45%左右。

  核电板块等待时机重启:受福岛核危机事件影响,我国新建核电项目审批全部暂停,在建在运机组进行安全检查,对行业前景与板块估值已造成一定影响。但我们认为,核电占总发电量比重世界平均水平是17%,中国仅为2%,中国发展核电路线不会变。核电审批一旦重启,公司将是核电阀门领域业绩弹性最大的受益者。

  冶金阀门提供稳定收入来源:公司在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系统、转炉煤气除尘与回收系统和焦炉烟气除尘系统的特种阀门领域处于优势地位,在近三年已实施项目中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由于今年钢铁行业景气度下降,公司冶金阀门的毛利略有下降。预计未来随着钢铁行业景气度上行,公司冶金阀门毛利有望回升。

  积极拓展新市场: 公司在核电配套设备方面的投入已初见成效,目前已签订4套压水堆核电站地坑过滤器订单,预计今年底前交货一台,明年交货三台,明年陆续有4-6套进入招标程序。公司积极进军石油石化领域,瞄准长输管线阀门市场,已取得美国石油学会的API资格认证,预计近期将完成中石油与中石化的合格供应商评审并拿到入网许可证,该领域市场容量较大,公司一旦立足将形成新增长点。

  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专注:公司在细分领域已建立起先发优势和品牌效应,并以此为依托不断寻找产品的新应用空间。公司具有深厚的技术底蕴,主要管理层均为技术出身,十分重视研发投入,10年和11年中期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分别为3.71%和9.82%,我们认为公司在技术和研发上的投入有助于持续提升竞争力,丰富的产品储备将成为公司进军新领域的利器。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11年至2013年EPS分别为0.48元、0.62元和0.82元,PE分别为56X、43X和33X,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核电行业规划出台时点推迟;公司新产品推广进度受阻。

  晋亿实业:扣配件业拐点已确认,企业面临转型

  晋亿实业 601002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天相投资 分析师:张雷 撰写日期:2011-10-18

  2011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1亿元,同比增长2.34%;营业利润1.53亿元,同比下降41.90%;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12亿元,同比下降44.32%;基本每股收益0.15元。

  受高铁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影响,高铁扣配件增速拐点已现。

  本期公司一般紧固件同比仍保持增长;高铁扣配件同比有所下滑。按季度分析,一季度主营业务同比增长136.37%,其中高铁扣配件增长136.37%;二季度主营业务同比下降32.50%,其中高铁扣配件下降54.56%,三季度主营业务同比下降26.32%。自二季度高铁业务业绩出现下滑以来,公司业绩拐点在三季度得以确认。考虑到全国高铁大规模基础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加上近来多次事故引起决策层下令暂停高铁新建项目等负面政策影响,预期与高铁相关的扣配件、紧固件业务增速将持续放缓。

  业务拓展初见成效。目前公司已经完成自动热打螺母成型机由直棒式改为盘圆式送料、球化退火炉自动控制、钨钢小冲模和吊环模具工艺革新等技术改进项目7项,开发新产品36项,年内已经量产19项,产品主要涵盖轨道交通、风电、核电、工程机械、汽车、家用电器等六大系列,尤其是配合相关厂商成功开发洛阳风动、中科风电、金风科技等大型风电厂商34种热成型螺栓新产品。体现了公司较强的业务拓展能力。

  从制造向服务型企业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公司已在泉州、沈阳等地区筹建物流中心,规划在国内主要地区将建立物流中心,覆盖全国市场。拟建成集研发、制造、系列配套、物流配送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的产业集团。通过为客户提供紧固件相关产品的一站式服务以提升紧固件附加值,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预测2011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51.83%。2011-2013年公司EPS分别为0.15元、0.17元和0.22元。按照10月17日公司收盘价12.70元计算,市盈率分别为84倍、73倍和57倍。由于高铁招投标进度的放缓,高铁扣配件市场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维持“中性”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高铁行业政策风险;新业务拓展风险。

  沈阳机床:需求出现下滑迹象

  沈阳机床 000410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天相投资 分析师:张雷 撰写日期:2011-10-20

  2011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18亿元,同比增长9.58%;营业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109.23%;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下降29.56%;基本每股收益0.22元/股。

  2011年3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46亿元,同比下降6.17%;营业利润3,460万元,同比增长161.66%;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008万元,同比增长182.11%;基本每股收益0.06元/股。

  紧缩政策导致需求下滑。受紧缩政策的影响,主要下游汽车和工程机械需求下滑继而影响其设备采购的需求,公司3季度业绩出现下滑。我们对4季度的需求情况持较为谨慎的观点,短期看不到政策放松的迹象,主要下游也没有转向积极设备投资的迹象。

  毛利率有望持续改善。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0.7%,同比上升2.24个百分点,是营业利润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公司毛利率仍有望持续改善:1)普通机床有望维持国内龙头地位,毛利率有望稳中有升;2)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及立式加工中心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将大幅降低功能部件的采购成本,同时高毛利的加工中心将改善公司产品结构,公司数控机床的毛利率有望继续提升。

  政府补贴大幅下降导致净利润显著下降。此前公司净利润主要来自于政府补助。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外收入仅为2,153万元,而去年同期高达1.52亿元,这是公司在营业利润显著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下滑的原因。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3年的EPS分别为0.35元、0.5元和0.65元,按照10月19日的收盘价9.96元计算,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28倍、20倍和15倍,维持公司“中性”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2)机床行业下游投资增速放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