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不应再有短期刺激政策


  今年的车市陷入零增长的低迷状态,这是世界经济环境与国内经济压力的体现,同时也有一些前期的短期刺激政策的影响。

  随着中国车市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而且中国车市仍面临散乱差的局面。我认为车市应该用长期性的导向政策取代短期刺激政策。

  一、今年车市低迷

  11年的车市低迷超乎预期,年初时大家对今年的车市预期都很高,15%左右是很多主流机构的判断。但随着车市的多灾多难,现在的车市增长已经是接近零增长,而且月度已经是持续的负增长。

  二、经济环境又在重复?

  近担忧中国经济下滑的声音颇多。最近的数据显示,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正在快速下滑,众多机构下调了全球及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个别机构甚至悲观地预期,明年中国出口将下跌,经济增长可能跌至8%左右,极端情况下,如果欧元区出现严重的衰退,中国增长将难以超越7.5%。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也下调了中国经济增速。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则是连创新低,投资者信心丧失殆尽。

  世界经济已经到了危险境地,经济学家担心全球经济出现二次探底,因而欧元区和美国都在寻求推出新的经济刺激计划,而中国市场也对政策充满期待,不少市场人士期望政府能够放松宏观政策,甚至有人主张政府应该采取刺激措施。

  三、短期刺激政策仍以出现后遗症

  北京机动车发展这两年经历了大热大冷。2009年政府大力鼓励私人购车,小排量车还给补贴,2010年汽车销售创了天量。而到了2010年末,因为堵车,政府一方面实行限行,一方面实行限购,其结果导致北京汽车销售急剧下滑,同时大幅增加了居民用车成本。

  北京车市的一热一冷,都是短期刺激政策的影响,因为刺激政策往往都是短期见效,且对未来发展带来诸多问题。

  四、政策传言不可信

  今日看网上又在报道汽车下乡等政策要重启,感觉这是倒退性的措施。今年的微客市场严峻下滑,其中的前期政策力度过大是值得反思的。

  1、中西部市场透支

  尤其是现在出现的问题是中西部市场也出现透支性增长,大家都想向中西部走,而走过去的想法不同,核心的想法是增量和炒地皮。厂家想增量,经销商想圈地。这样的不是符合增长规律的做法对车市平稳发展没有太大好处。现在的中西部城市的经济发展一般,很多城市多年的城市面貌变化不大,但车辆保有增长很快,导致交通矛盾急剧突出。尤其是城市规划落后,而高楼大厦也出来很多,导致交通流量与道路容量的严峻矛盾。

  2、厂家的盲目扩容

  微客市场最为典型,随着09年的政策刺激,市场爆发后的微客市场突然成为各家的必争之地。长期不被看好的微客市场突然成为09年的热点,其中的问题就是数量决定地位的大而不强的思想在作怪。

  如果明年的汽车下乡继续推动,近期的市场力量下的产业调整又将要夭折,随后不得不推进得行政性的兼并重组调整将付出很大代价,且一般没有好结果。

  五、长期的导向政策取代短期的刺激政策

  政策需要可持续性。面对市场的压力,我们的汽车行业政策需要可持续性的导向,也就是用长期的导向政策取代短期的刺激政策。

  面对近期的自主品牌发展出现的问题和车市豪华花的趋势,我们应该统筹考虑。

  1、抑制大型奢华的趋势蔓延。

  我们车市的大型奢华化趋势不可阻挡,其中的政府行为不可推卸。我们的外交政策就是做交易,让欧美汽车巨头的进口车大量进口来中国,同时换取我们的出口欧美的产品不受打击。这样的买卖人做法短期可以,但长期的政府行为就会有问题。政府外交对国内消费的不正确导向影响很大,至今商务部仍把促进汽车进口作为进出口平衡的筹码。

  2、政策需要公平

  短期政策容易导致利益失衡。在政府主导下,刺激政策往往将资源向国有经济倾斜,不仅“挤出”民间投资,而且加大国有企业垄断力量,并进而加大分配领域利益失衡,激化社会矛盾。

  政府配置资源是通过官员之手进行的,给谁不给谁都是关系说了算,效率低下不说,寻租更是家常便饭。一个项目可能肥了一伙人,而一揽子刺激计划就会肥了一群人。

  3、鼓励自主品牌应务实

  我们每次的政策调整的出发点都是鼓励自主和创新,但实际的政策肯定被收买了,比如1.6升以下的刺激政策,实际就是鼓励A级车的政策,与政策初衷完全变形。

  因此现在对出台鼓励自主的政策已经很难心存侥幸了。而且最可悲的是我们行业内的人担心,而行业外的根本不信政府的政策。

  记得公车采购政策的调整,没有记者认为这是鼓励自主的,似乎都看明白了-政府官员不可能坐国产车。这样的社会感觉需要政府官员反思了。

  六、应有的政策导向

  1、鼓励自主创新。

  对真正自主创新的产品给予持续的支持,而且是合乎规范的。比如政府采购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辆。

  2、鼓励绝对性的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不是比豪华车中谁省油少一点。不是让10升的高技术车型取代5升的小排量车型,而是鼓励大家生产和购买5升一下油耗的产品。政策的变形应该恢复本来面目。

  3、鼓励社会公平

  现在的汽车政策是保护有车人的利益。有车的可以占用道路、石油等社会资源,而无车族就需要排队等待入门。这是对购买权利的不公平。

  如何形成平等的购买与使用政策,这是应该考虑的。毕竟发达国家没有几个是摇号购车的。这是最不公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