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职场遭遇战》连载 水思源著
第6计 “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不虞 ----目标对象(敌方)的作战思想混乱一团,就无法预见判断各种突发情况
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 河水高出地面,就随时有崩堤危险,局面失控时,对方意志是最容易被攻破
【开胃菜】 以德报怨不仁供应商从此顿悟从善
有一部好莱坞电影《七磅》,男主角本由大明星威尔.斯密斯(Will Smith )扮演。
本因为开车接电话(教训),无意中制造了一起交通意外,致使7个人死亡(包括他的爱妻)。
此后的时光,本一直陷入痛苦自责而无法自拔。
最后他实在无法忍受内心的煎熬,
自杀后,用自己的器官救了7个濒临死亡的人。
本之所以能说服自己放弃生存的本能,采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赎罪。
其实是由于人类社会一条古老的 “互惠法则”造成的
互惠法则:人们有责任尽量以相同的方式,报答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这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这条“互惠法则”,也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心理。
在36计的使用中,被广泛采用。
但凡事都有个例外 。。。。。。
如果你不按“互惠法则”这个常理出牌,
比如,来个“以德报怨”,那对方又会回报你什么?
“德”,还是“怨”呢?。。。。
现在,白领黄铁就准备向供应商打出这张牌,谜底即将揭晓!
黄铁是一家生产电器开关外企的采购,
这家企业的产品,在全球行业内是著名品牌。
最近,有个零配件的供应商给黄铁出了个难题:以重组后质量提升为理由,突然要求涨价10%。
这家供应商近期发展很快,资产重组,购并了不少的同行,规模扩大了一倍。
黄铁原以为他们资源整合成本降低后,有可能降价,没想到,不降反升。
仔细一分析,这家供应商确实有涨价的理由,不过这理由就是有点霸道,不大仁义。
黄铁分析:
“因为本企业对这个零配件的用量很大,如果更换这家供应商,放眼市场,能填空这个数量级的供应商寥寥无几,而这几家供应商自己也有固定客户,富余的产能肯定不能满足;
如果用市场上其他的小企业来填空,相对最有可行性的一家企业,却刚被这家供应商给兼并了,其他企业的规模和质量各方面或多或少有些欠缺,一时肯定还无法实现完美衔接。
估计,这家供应商也是鉴于此,才有恃无恐的提出涨价要求,有点店大欺客的味道”
想到这,黄铁倒吸了口气,有点头痛了:
“这次涨价,供应商是毫无道理的,不过现在和他们讲道理,应该是一点用也没有。
一来,他们有备而来,各种说辞和方案,一定准备充分,一谈就会陷入了他们的局中,谈得最好,也就是让点步,少涨个1-2点而已。
二来,这次涨价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他们的观念:在商言利,无商不奸。他们还不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真谛:其实不管君子商人,得了不义之财,就是得了祸,失了福。如果供应商不改变这个观念,怎么说,也是无法打动他们的 。。。。。
那如何打动呢?”
黄铁突然想到了“互惠法则”这个关键心理:
“不管供应商如何做,如果我以德报怨,基于“互惠法则”,他们应该是受到感化,回报“德”。当然,也有可能恩将怨报。如果是这样的结局,那就是我没把这件事设计(Plan)好。如何设计呢?”
一连几天,黄铁都眉头紧锁,苦苦思索。
黄铁调来了和这家供应商有关的所有资料,仔细的查阅,希望能从中找出思路来,突然一条刚收到的信息吸引住他了:据东南亚市场部反应,有一批刚发到东南亚的海运电器开关,运到后检查,发现有很多的金属零配件竟然已发生了生锈现象,而这批零配件就来源于这家供应商。
黄铁马上跑去质量部门了解情况,质量部门的人员分析说:“生锈的外部客观原因,应该是海运船舱湿度大,时间又长,相对容易生锈。但如果供应商真的按规定工艺流程生产,比这还恶劣的环境条件也是不应该生锈的。所以这批新到配件,一定是供应商在生产流程上做了改变。”
黄铁听了,心里有点底了,又问:“情况既然这样,那这批货该怎么处理呢?”
“这种质量按规定应该全部退回供应商,不过,这么一大批货,退回去是无法再加工了,再加工就又太厚了,只能当废品处理掉,供应商的损失是巨大的。本着与人为善的道理,我们不退也是可以的,只要把这批产品发到北方寒冷干燥的区域使用,那就绝对不会生锈了”。
黄铁听了,眉头顿时舒展开来:
“看来使用‘声东击西’这条计策,应该就以解决供应商的涨价难题了。”
黄铁先把供应商代表找来,把这个情况向他们通报,希望了解生锈的原因。
供应商代表知道后,大吃一惊,急忙回去调查,
几天后,供应商代表红着脸来解释:
“原来他们最近引进了风险投资,兼并了几家企业,高层也有了一些人事调整。
新来高层老大的理念是投资回报利润至上:
一方面,产品能涨价的,就尽量涨,另一方面,成本控制能省的,就尽量省。
结果,在此理念熏陶下,生产部门把防锈镀层工艺打了折扣,少了时间和数量,才造成这种情况。
不过,现在已经恢复过来了,今后的配件一定不会有问题了”。
黄铁点了点头:“原因找到了,那这批货如何善后呢?”
供应商代表紧张的望着黄铁:“这次的质量问题全是我们的责任,你怎么处理都应该,不过,这批配件的数量实在太巨大,全部退回会让我们大伤元气,还请您想想办法,能不能按次品的较低价留下”。
黄铁微微一笑:
“我们是不收次品的,这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能用的,一分钱不少。不能用的,就只能退了。而且这次事件,让我们很担心你们利润至上的经营理念,抱着这种理念经营企业,难保将来不会再次出现类似情况。这样吧,处理的事先放放。我们一起先去救火,善后那些东南亚客户吧”。
供应商代表听了,更加忐忑不安了:“看来不是善后这么简单,弄不好,供应商的资格都会被取消。这个行业这么小,如果由于这个原因被取消资格,以后,谁还会敢要他们的货啊。。。”
供应商代表越嘀咕越害怕,赶紧把情况向厂里汇报了。
几位高层,一听也晕菜了,严令不惜一切代价搞定这件事情。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供应商代表就像黄铁的贴身膏药一样紧跟着,点头哈腰,端茶递水。
通过这几天的观察,供应商代表发现:黄铁处理东南亚的客户,非常公道合理,问题货全部退回,重发了有保障的货,并赔偿了客户的延误损失。
处理完了,黄铁终于坐下来和供应商代表面对面了。
这时候,供应商代表已经是紧张得脑子一片空白,两眼直直的瞪着黄铁,黄铁嘴角一动,供应商代表全身都要哆嗦一下。黄铁看了暗自好笑:火候差不多了,该直接切入正题了。
黄铁推心置腹的和供应商代表沟通:
“商场并不是战场,客户和供应商也并不是对手,而是并肩作战的伙伴、兄弟。
中国的企业,因为历史原因,寿命最长的,也不过几十年。而国外有很多百年企业,这些百年企业里,很多企业很可能一百年来,就只为一个客户供应产品,供应了一辈子,而且还要继续供应下去。
所以,为商之道的最高境界,不是暴利而是长寿。
现在你们暂时遇到了困难,也知道了原因,并已经解决,所以我们一定会继续支持帮助你们。
这批货,我们不退还给你们,因为我们可以发到北方干燥的地区使用,钱也一分钱不少你们。
你们只需承担善后东南亚这些客户的损失就可以了。
你看满意吗?”
供应商代表听了,惊呆了,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回去后,供应商高层也惊呆了,特别是那个利润至上的老大。
老大不愧为老大,智商就是高,震惊之余的反思,让他很快就顿悟了。
他特地去见了黄铁,表示感谢,同时,也宣布收回涨价的要求 。。。。。
【剥笋壳】:
看完上面的故事,读者可能有点疑问,为什么黄铁听完质量部门的情况介绍后,就能想出使用“声东击西”这条计策呢?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剥笋壳,来看看黄铁的思考过程:
剥笋壳1:黄铁期望得到什么样行为结果?
回答1:供应商因为经营理念的转变,自己主动放弃不合理的涨价要求。
剥笋壳2:供应商凭什么主动放弃不合理的涨价要求呢?
回答2:如果让供应商亲见(Personal):黄铁以德报怨相待于他,基于“互惠法则”的关键心理,他也存在以德来相回报的可能。
剥笋壳3:如何让供应商的“以德来相回报”的可能,变为一定呢?
回答3:那就要对黄铁的以德报怨进行设计(Plan)了,最好的计策就是“声东击西”。
剥笋壳4:为什么“声东击西”是和当时情况最相符的计策?
这就需要分析“声东击西”这条计策里的2条设计(Plan)准则:
设计(Plan)准则1.敌志乱萃,不虞,
(目标对象(对方)的作战思想混乱一团,就无法预见判断各种突发情况)
这个准则强调使用时:目标对象处于的思维状态(思维混乱到无法正常预测判断)
黄铁案例里:供应商因为发生质量问题的这批货数量巨大,退与不退都是两难,由于没有好的解决方案,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黄铁很清楚,在自己宣布处理结果前,供应商除了等待,别无他法,思维就会一直处于混乱状态,而这种思维状态,完全符合使用该计策所需的条件。
设计(Plan)准则2.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河水高出地面,就随时有崩堤危险;因此局面失控时,对方意志是最容易被攻破的)
这个准则强调使用时:目标对象处于的环境局势(像崩堤之前高于地面的洪水,非常危急)
黄铁案例里:如果这次由于质量原因,供应商的资格被取消。那么,这个行业这么小,以后谁也不敢要他们的货了,供应商可能面临灭顶之灾,情况将非常危急。因此黄铁只是暗示:有可能取消供应商的资质,马上就可以让供应商处于符合这条计策所要求的环境局势了。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判断,黄铁当时的情况,完全符合实施“声东击西”这条计策的设计(Plan)准则。因此,选择“声东击西”是水到渠成的事。
剥笋壳5:“声东击西”这条计策实施过程中,该如何巩固(Plus),确保最后成功?
回答5:虽然当时的情况,已经符合了“声东击西”的设计(Plan)准则要求。
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黄铁还是安排供应商和自己一起去善后东南亚的客户。
以便在过程里,以身为例,让客户亲见(Personal):供应商与客户的公平合理关系
这个事件的巩固(Plus),对黄铁最后那次推心置腹的沟通成功,帮助是非常大的。
【回味豆】:
通过上面的剥笋壳梳理,我们很容易就解析出“声东击西”这条计策的“P4”:
●
●
●
●
黄铁案例中,
我们知道了:真正打动别人、改变别人的不是设计(术),而是亲见(Personal)的本(德)。
术当然也很重要,也很关键,它可以帮助德(本)获得成功,并且还可以提高成功的效率。
为此,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喜欢研究术。
术是一个好的做事工具,我们应该经常使用,
但使用中,切忌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忘了自己做人做事的初衷,忘了本(德)。
一个思想阴暗自私的人,术的技艺再高,也是无法能真正打动和改变别人的。
因此,我们在日常行为中,要经常修炼自己的德行,所谓:
见人善,就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 ,无加警。
看见别人品质优良,就要像这样的人看齐;即使有差距,只要坚持追赶,一定会慢慢赶上他们
看见别人品质恶劣,就要自我反省;如果自己也有这些缺点;就努力改掉,没有,则经常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