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利(Bitly)公司的短链接服务可以预测网络的下一波趋势,而与瓦里塞恩(Verisign)的合作将使这一力量大增。
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使用比特利公司的链接缩减服务,将繁琐不便的网页链接缩短,以更方便地在Twitter及其他社交网站上共享。但没有几个人意识到,在使用该公司的服务的同时,他们同时也在帮助这家纽约公司一窥网络的未来。比特利公司对其每天生成的8亿个短链接所指向的页面进行分析,来预测公众对于人和企业的态度变化。现在,比特利获得了一条获取新数据的途径,这使得公司的水晶球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未来。
比特利已与位于弗吉尼亚州杜勒斯市的瓦里塞恩公司达成一项数据共享的协议,后者的作用有点像互联网上的电话号码簿。在浏览器上输入的任何地址,都被发至瓦里塞恩或其他大量组织的服务器上,将这些URL地址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地址,来找到所需的网页。
瓦里塞恩公司每天要查找500亿个URL地址。所以,和比特利一样,两家公司都对人们在网上做什么有所掌握。尤其是,瓦里塞恩的数据能知道人们在社交类网络之外的活动情况。比特利总经理安德鲁·科恩(Andrew Cohen)拒绝透漏实现这一目标的细节,但他表示将考虑研究将该数据用于其公司的名声监测系统。
就算没有瓦里塞恩公司的帮助,比特利已经可以预测某公司的名声行将下降了。科恩举了个例子,一家名为昂星(Onstar)的汽车追踪器公司(并非比特利的客户),在上个月陷入了一桩隐私权纠纷。事情开始于公司的一名客户发的一篇博客,称在服务政策中发现,已经取消服务的顾客仍然被跟踪。随着这篇博客在社交网站中广为传播,比得利公司的算法显示,针对昂星的公众愤慨将逐步增长。“我们看到了点击量的增加,”科恩说,如果昂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就能够预测到之后的大麻烦了。这是当然,后来主流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此事,导致昂星遭到参议员的批评,公司被迫更改了服务政策。
科恩将比特利比作烟雾探测器。他说,“它响的时候不多,但只要一响,就是出大事了。”瓦里塞恩数据很可能使比特利能够对这类数据进行更好地量化,因为它可以测出一家网站的正常流量和偏差流量。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的计算机专家约翰·鲍伦(Johan Bollen)说:“这使比特利能够更好地把握网络的脉搏。”
鲍伦补充道,比特利还可以用这些数据来提高自身监测系统的时间精确度。从链接被比特利缩短,到收到链接的用户点击之间总存在延时,但瓦里塞恩的数据提供的是人们访问互联网网站的实时日志。
升级版的“网络水晶球”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