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媒体 本土广告公司全业务布局


  2010年分别在海外和境内上市的昌荣传播集团和广东省广告公司都是本土广告公司,两家本土广告公司的上市,重新燃起了很多本土广告公司的上市梦,引力媒体就是其中的一家。这家成立于北京的本土广告公司在中国广告行业还很年轻,但仅仅不到6年时间,却在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济南等城市设立了多家分支机构,服务网络覆盖华北、华东、华南等经济发达的区域。

  “广告公司不是不想上市,而是受制于规模、核心竞争力不足,绝大多数公司都达不到上市的要求,主要还是自身条件达不到。”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表示。经过五年的高速发展,引力媒体已经具备了上市的要求,2011年3月引入上海复星、银河投资等战略投资者数千万美元的融资,目的就是借助资本的力量进一步扩充实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上市做准备。

  从省级卫视开始突围

  在公司成立的最初几年,引力媒体是一家侧重媒体策略和购买的公司,但是和其他媒体购买公司不同的是:引力媒体走的是“偏门”,“我们的媒体购买业务重点不是在大家都很关注的央视,而是以省级卫视和地面频道为主。” 引力媒体总裁罗涛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通过多年的合作,引力目前已经与湖南卫视、安徽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等30多个省级卫视和300多个地面频道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从未来发展看,省级卫视有着更高的增长速度,在市场份额方面也超过了央视的频道,仅仅湖南卫视一年的营收规模就接近50亿元,我们从成立开始就把目标定在对省级卫视的开拓,从现在的结果看这个战略是非常正确的。”罗涛表示。

  经过多年的拓展,引力媒体如今已经成为湖南卫视、安徽卫视最大的广告代理商,其他省级卫视的代理额也都位于前列。但是罗涛似乎并不满足于目前所取得的成绩,他一直在探讨本土广告公司如何能够在稳定增长之后寻求进一步的突破。

  于是,在2010年的4月到6月,罗涛的足迹遍及美国和欧洲,他先后拜访了欧美的多家传播集团,如WPP、宏盟等,通过对这些国际传播巨头业务模式的深入研究,罗涛更加明确了引力媒体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上市并不是企业发展的终极梦想,通过并购迅速地将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业务模式的转型才是引力媒体的终极目标。”

  罗涛告诉记者,纵观国际传播巨头,没有一家不是通过资本并购实现裂变式增长的,以全球500强WPP集团来说,其上世纪80年代还只是个做超市小推车的公司,但通过其创始人马丁·索罗一连串眼花缭乱的收购和兼并,使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在十几年间时间内跻身全球500强企业,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传播巨头。而诸如法国阳狮、美国奥姆尼康、日本电通无不是借助上市融来的钱进行大规模的兼并,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做大做强。

  “上市是传播公司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黄升民表示。但是,中国广告业的现状却并不能令人开心,2010年中国广告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却分布在20万户广告企业中,平均一家广告企业的规模才5个人,而人数超过100人的广告公司在全国范围还不到2万家。过度分散和企业规模小依然是发展了30年的中国广告业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在中国只要有一定实力的公司,WPP都会找上门谈合作或者收购,引力媒体也不例外。“ WPP曾经找我们谈过,欲进行收购。但我考虑如果中国的广告企业不做大,未来不是被收购就是被淘汰,如果能在短期内上市,借助资本的力量规范管理,扩充实力,更灵活地收购并购,就可以大大地扩展自己的空间。”罗涛说。

  规模化地进行产业链打造

  上市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可以很好地利用资本市场的资金,企业可以获得高速的增长,如果利用不好,反而会成为企业的负担。中国广告行业的上市案例中就体现了这样的状况。像中视金桥、广而告之这样的资源型广告公司在海外和香港上市后,股价长期低迷,受到资本市场的冷落,证明了仅靠央视,依靠媒介销售的单一广告经营模式并不被资本市场看好,而且这两家公司在融资后,也没有任何的业务转型和收购行为。

  在引力媒体助理总裁王骞看来,以客户为依托,综合实力强的企业才能够最终被资本市场看好,从广东省广告公司和昌荣传播集团目前的股价就可以看出来。对于引力媒体而言,在夯实媒体策划和购买业务的基础上,从2009年开始引力媒体开始新的业务布局,将系统集成式整合营销作为公司的发展方向,布局了六大事业板块,分别是媒介代理、策略与数据、品牌管理、娱乐营销、渠道推广和数字营销。

  互联网营销的高速发展让很多传统广告公司有些无所适从,既畏惧又向往。引力媒体总裁罗涛对数字营销却看得比较清楚,所以从2008年就开始布局数字营销业务,组建了30多人的数字营销事业部,从事互联网媒体购买、发布、网络公关、SEM(搜索引擎营销)、口碑互动业务。据悉,下一步的全媒体视频业务也正在规划之中。

  以内容营销来说,早在2009年时引力媒体便开始进入影视植入广告的运作和投资领域,除了独家代理电视剧《心术》的植入广告外,还投资建党献礼片《开天辟地》。罗涛希望通过内容营销业务,引力媒体从媒介采购和传播服务进入媒介类产品的生产领域,为实现公司在传播领域中的全产业链条的拓展打好基础。目前,公司已与国内200多家权威制作公司结为战略合作伙伴。

  融资之后,在布局全业务格局的基础上,罗涛还在思考未来广告公司的业务模式,欧美的多次考察之行让罗涛找到了未来传播行业的业务发展模式,这一点从当今几大传播巨头的业务模式中可以看到端倪:以WPP集团为例,在其收入构成中以市场服务为主的收入占到集团整体收入的65%,传统广告业务的收入比重在进一步下滑;而法国阳狮集团2010年折合人民币504亿元的收入中,SAMS(公关、客户关系管理、直销、事件营销、健康传播、数字营销、品牌标识等内容的总和)的收入也占到47%。可见,国际传播集团盈利模式的多元化和以数据、信息服务为核心业务的高速增长,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很显然,国际广告传播巨头借助资本的力量,加上不断完善的新技术,已制定了全球广告行业的发展标准,并拥其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中国的广告业即将进入整合、资本竞争的时候,WPP的经验,毫无疑问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罗涛说。

  对于引力媒体而言,引入战略投资者是为上市做准备,而上市融资后就开始谋求收购境内外的广告公司。罗涛说,引力媒体一方面会完善业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公司业务框架布局,将系统集成式整合营销作为公司的主要业务模式。另一方面,公司还将尝试将业务拓展到海外。据悉,近期引力媒体正在与一家海外的广告公司洽谈收购事宜。

  投资物语

  上海复星集团高级副总裁乔志城:

  广告行业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行业,新的进入者不断加入,而老的公司又不断分化,虽然充满了活力,但很多公司普遍长不大,不能持续成长,这其中的一个因素就是团队不稳定,客户不稳定。在我看来,引力媒体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核心团队一直比较稳定,客户也相对稳定,续约率比较高,而服务的综合能力在不断提高;此外,引力媒体在购买第三方数据方面也舍得投入,每年都投入很多资金购买数据,并进行专项研究,这些增值服务也是企业客户很看重的。

  专家观点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传播学院院长黄升民教授:

  资本市场对广告公司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从最初的技术、资源到现在的服务能力,资本市场对其的了解和认识也在逐渐深入。事实上,广告公司在品牌服务、营销创新、创意制作方面的服务能力逐渐成为资本市场认可其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今后,引力媒体还需要在技术、资源、服务等三个指标上进一步强化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