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病毒正控制中国的智能手机


  美国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去年的一篇论文中预测,一种新型的病毒已经开始攻击中国的智能手机。

  “这种病毒正是我们在研究中曾提到的类型。”拉斯祖拉·巴若巴斯( László Barabási)说到。他是美国东北大学物理学专业特聘教授,也是美国东北大学复杂网络研究中心(CCNR)的主管。

  巴若巴斯是网络科学研究的先驱,他与其他的研究人员合写了这篇名为“了解手机病毒的传播方式”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在2009年4月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该研究团队在论文中指出,自从智能手机之间可以共享程序和数据开始,它们就为病毒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研究人员当时预测,一种病毒将会侵袭市场上主要的操作系统。并且他们还警告说,随着这些智能手机设备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这种病毒的威胁也将越来越大。

  在该研究中,该团队模仿了手机用户使用手机的方式,以此来分析蓝牙和彩信服务(MMS)病毒的潜在扩散状况。他们发现,蓝牙病毒扩散的比较缓慢,因为使用蓝牙的用户之间的距离必须要很近。而彩信服务的病毒会非常快的感染用户手机,因为用户之间共享网络,比如通讯录和邮件。最终,他们预测,一种以彩信服务为载体的病毒可能会非常快的传播。

  研究人员预测,一旦像黑莓、iPhone这样的操作系统市场份额达到10%,一些重要的智能手机病毒将会对这些设备造成严重的威胁。

  之前有媒体报道,9月份以来,“僵尸病毒”已经侵入超过百万的中国智能手机。通过这种病毒,黑客可以获得用户的智能手机信息和联系人列表,这些联系人也会受到带有病毒的短信,因为错误短信费用而造成的损失累计可达每天几十万美元。

  巴若巴斯表示,该病毒主要运行在塞班系统上,它是世界上手机设备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统(尽管它的份额在下降)。他说,初步的数据表明,塞班已经达到了市场份额的6.4%,这一数字非常接近他们研究中指出的数字10%(能引起手机病毒作案)。

  而据中国调查网今年5月在国内发起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调查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在使用诺基亚智能手机。

  巴若巴斯说,尽管为手机提供的反病毒软件已经存在了,但是许多用户并没有意识到病毒的存在。虽然手机供应商经常对病毒采取反击措施,但他们也没有主动的去思考预防的措施。

  “我确实认为,我们现在没有为预防手机病毒作好准备。”巴若巴斯说。但他补充道,所有的进步也都是发生在危机之后的。

  美国东北大学复杂网络研究中心被认为是世界上基于大学的网络科学中心里的先锋。该中心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网络是如何形成的、网络看起来像什么、网络如何发展、网络如何影响我们对复杂系统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