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邓正红“论企业生存环境”有感


 “论企业生存环境”这篇文章是邓正红先生2006年3月28日发表的,他关于企业生存环境因素的分析非常到位,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影响企业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特别是他就这些环境因素是如何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具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所展开的论述,对我们正确认知企业与环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企业如何更好地适应环境谋求发展的确很有帮助。

  但邓正红先生当时关于国企“未来”生存环境恶化的分析与预见,却与我们今日见到的重回市场霸主地位的国企现状相去甚远。

  这一方面证明了李荣融先生国企改革实践的成功和来之不易,另一方面也应证了我的一个看法:中国经济是一个怪胎,没有人能预见中国经济的未来,连政府自己也不能!

  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在当下已经体现的非常充分,把西方经济搞的今天这么糟糕的罪魁祸首正是西方经济学本身。

  可惜,中国绝大多数经济学家依然在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来评判今日中国经济的政策和现状,来规划或预见中国经济的未来。

  我一直认为在现代世界经济格局下,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的今天,谁能真正看懂中国经济,并研究出一套理论或模型,解读中国的经济现象,并指导、预测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未来,谁就会成为当代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当下是中国人创造中国经济学理论与体系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的经济学家若能够把握住这次机遇,下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他(她)的了!

  今天的中国经济依然是双轨制运行,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世界经危机中一枝独秀,除了中国本身是一个可以封闭运行的巨大市场外,双轨制绝对功不可没。

  中国经济的成功,在我看来,一方面是靠非公经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承担起了社会就业、国家税收、技术与市场创新(确切的说是“扫雷”)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靠行政化手段通过国企垄断资源和市场的方式来确保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安全,没有这样的双轨制,国企改革就不可能成功,中国经济也不可能有今天的繁荣。

  在我看来,我们完全没必要在西方世界去谋求什么所谓的市场经济地位,那些游戏规则都是人家制定的,只要足够强大,我们完全可以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只要政府搞清楚一个问题,民营企业也是自己的子民,民营企业可以在一些特殊的时期,像国企一样,为国家利益,为了大局牺牲企业的短期利益、甚至“生命”。但要想社会和谐,政府还要在不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领域,给予民营企业更为宽松的经济政策,创造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

  最后我想对中国的经济学家说一句:经济是创造财富的,政治是分配财富的,若不懂中国政治,你永远读不懂中国经济。

  我也想对政府说一句:只有共赢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只有共赢才能长治久安!

      相关链接:邓正红“论企业生存环境” http://www.boraid.com/DARTICLE3/list.asp?id=5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