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撑


  重庆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撑

  2011年重庆的发展是“快中见好”:GDP增速预计增长16.7%,总量接近万亿,人均GDP预计达到5200美元,是2007年的2倍。进出口预计全年总额接近300亿美元,增幅140%。利用外资可突破100亿美元,进入全国前八。规模以上工业销售值过万亿,增长40%。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00亿,比2006年增长了5倍。此外,我市公租房建设量、配租量、入住量,森林覆盖率增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城市最低工资标准增幅等,均位居全国前列。

  2011年重庆市经济工作会确立2012年重庆经济工作预期目标,归纳为“七个增长、两个保持、一个控制、三个缩小”。“七个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以上;社零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均增长18%;进出口增长5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3%和18%。“两个保持”: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在100亿美元以上;对外投资规模保持在50亿美元左右。“一个控制”:CPI涨幅控制在5%左右。“三个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缩小到3∶1和2.15∶1,基尼系数缩小为0.4左右。

  在全国银根抽紧背景下,重庆2011年新增资金融通总量超过4000亿,实现了社会融通资金需求的基本平衡。 支撑明年重庆经济发展的4500亿从哪来?重庆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撑点在哪里? 黄奇帆市长解读是:支撑明年经济发展目标,预计需要新增4500亿元社会融通资金量。通过银行新增贷款2500亿,引进外资100亿美元,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渠道融资800亿,引进国内外各种资金550亿。 按照计划,初步考虑通过银行新增贷款2500亿元;通过引进外资100亿美元;通过小贷、租赁、私募、风投以及各类财务公司,股票上市、发行债券等非银行渠道融资800亿元;通过引进国内各类资金550亿元。

  2010年底重庆市银行总数为48家,2011年11月已达到61家,增加13家,增幅达27.1%;证券公司2010年底35家,2011年11月为49家,增加14家,增幅40%;保险公司2010年底36家,2011年11月40家,增加4家,增幅11.11%,增幅居西部省市第一位,在规模上有了较大突破。此外,投资公司、基金公司、小贷公司、租赁公司等创新金融以及外资金融机构等等也全方位进入重庆,重庆地区的风险投资基金、小贷、金融租赁、担保、私募股权投资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体系,其增幅甚至超过东部沿海许多省市。今年,我市通过小贷、租赁和私募风投、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产生的融资已超过8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