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如何解释A股“熊冠全球”与“融冠全球”的骄人表现?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元年也是中国入世十周年,虽然受到外围经济低迷、国内通胀高企、楼市进入寒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仍实现较快速增长。而纵观2011年的中国股市,头顶IPO历史第一的光环,身披经济增长笑傲全球的嫁衣,却面临着上涨幅度全球垫底,大部分中小股民都伤痕累累的惨状。

         十年前,2245是一轮牛市的终结点,也是4年熊市的起始点;十年后,2245并不是“谁”,它变身为一个符号,沉痛地提醒投资者,中国A股市场刚刚经历的十年只是浮云。十年来,中国的GDP从不到10万亿增长到40万亿;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从1073家增长到2300家,创造的富翁成千上万;而同期中国股市的上涨幅度居然为负!
       
  12月30日是2011年A股市场最后一个交易日,受隔夜美股上涨影响早盘两市小幅高开,盘中震荡上行双双收高。沪指一路上破五日线、十日线,最终收在2200点之下,涨幅为1.19%。沪指再次出现了三连阳的走势,在避免了周K线8连阴尴尬的同时,也算是用红盘来为今年收官。但沪指今年以下跌21.68%将永远铭刻在中国股市的丰碑上。“6万亿市值灰飞烟灭,全年却现8249亿融资”,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重现的悲局!

  
靓丽经济却换来股市惨跌,你能明白吗?

  内地四大证券报16日一齐“发声”,称扩容不是股市大跌的主因,根据股指高低直接干预扩容节奏的做法不可取,但事实是这样的吗?强词夺理就能改变中国股市赤裸裸的“圈钱”本质吗?

  2011年,A股将无可避免地惨淡收场。截至12月29日收盘,上证指数收报于2173.56点,全年累计跌幅达到了22.60%;深证成指则报收于8781.32点,全年累计跌幅达到了29.52%。相比之下,美股三大股指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今年以来的累计涨幅分别为4.96%、-2.37%和-0.64%;欧洲三大股指伦敦富时100指数、巴黎CAC40指数和法兰克福DAX指数今年以来的累计跌幅则为6.65%、19.28%和16.53%。而在亚洲市场中,东京日经225指数和恒生指数则分别下跌了17.89%和20.21%。也就是说,继2010年之后,2011年A股的表现极有可能在全球主要市场当中再度垫底,“熊冠全球”。

  中金公司预计,2011年全年,中国GDP增长将达到9.2%。相比之下,美国只有1.7%。欧元区则为1.6%。A股市场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再度面临“失灵”的尴尬局面。这无疑与中国今年以来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的靓丽增长表现极度背离。

 
 股指暴跌背后,投资者损失惨重,你又如何解释?

  实际上,指数的涨幅并不能完全反映市场下跌的惨烈状况和投资者所遭受的惨重损失。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1年,上市公司股票总数从2149只增长到了2428只,总股本从33281.67亿股增长到了36181.36亿股,总市值却从30.5万亿元缩水到了24.6万亿元。一年之间,A股近6万亿元市值灰飞烟灭。

  从个股的情况来看,在A股全部2320只股票中,今年全年共有2119只出现了下跌,占比高达91.3%;跑输了大盘(跌幅超过22.60%)的则达到了1695只,占比高达73.0%;跌幅超过了50%的则高达274只,占比11.8%。

  一谈到中国股市此前的暴涨暴跌,许多人士认为是散户投资者的理念不成熟造成的,但即将过去的一年,作为市场稳定器的机构投资者也同样避免不了巨额亏损。根据统计,截至29日,主动偏股型基金(包含普通股票型、平衡混合型及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跌幅高达24.95%,甚至跑输大盘;而过往6年均保持整体盈利的债券基金今年也被破金身,截至昨日平均亏损3.55%,仅有约1/6的债基实现了正收益。

  
熊市全年惊现8249亿融资,你又如何来解释?

  A股惨烈下跌,虽然主要是由于今年以来通胀高企、货币政策持续紧缩等宏观基本面的原因,但证券市场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其熊市之下的圈钱行为,无疑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统计数据显示,按照网上发行日期计算,A股2011年共计进行了277宗IPO,预计募集资金1373.8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则达到了2720亿元;实施增发183起,募资合计达到了3577.9亿元;配股13起,募资合计372.56亿元;公司债79起,募资合计1201.2亿元;可转债9起,募资合计413.2亿元。总的来看,尽管市场持续低迷,但A股在2011年仍旧实现了高达8248.86亿元的总融资额,其“圈钱”能力之强,可见一斑。

  从IPO的情况来看,上述277宗IPO的平均发行后市盈率依然高达46.07倍。其中,创业板125宗IPO的平均发行后市盈率为51.42倍,中小板的110宗IPO的平均发行后市盈率则为42.68倍。相比之下,上交所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为13.22倍,深交所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则为22.65倍。

  A股惨烈下跌,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套现浪潮贯穿了2011年全年。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A股市场共计发生了6480宗重要股东(大股东、董监高以及持股比例超过5%的股东)的股份变动,其中减持方向的达到了4953起,占比76.4%。上述4953起减持的参考市值达到了980.3亿元。其中,高管减持达到了3228起,套现市值达到了183.2亿元。

 
 从融资市转向投融资市,改变疯狂“圈钱市”主导理念迫在眉睫

  在一个存在“制度”缺陷的市场,任何一次救助都是畸形化市场的发展。就像一个人的了肿瘤,若对这病人输入补品,其结果都是补到肿瘤上去了,根本就补不到身体,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休克式”疗法,切除肿瘤,然后在对人体输送补品,这时才是补到了身子骨。由于“制度”的缺陷,导致市场成为了一个只为“圈钱者”摇旗呐喊的市场,即便在华尔街投资多年的优秀基金经理,即便再有价值投资理念的参与者,只要来参与这市场,其投资的业绩也不怎的。因此,在当前股市低迷的时候,作为决策当局和监管部门而言,是尽快的改变当前市场存在的“制度”缺陷,把市场变为投资市场,让进入这市场的投资者能分享到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收益。

  “A股市场总是牛短熊长,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损失惨重,这是值得深思的。”这是任何狡辩都难以改变的事实。“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即使中国的资本市场眼下仍然是宏观看来进步不小,微观看来问题不少...”向来以“股市的审慎的乐观者”自称的全国人大前副委员长、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日前表示。

  “证券市场的表现是跟着经济走的,但是如果市场的估值水平偏离了经济增长所能支撑的,股票市场的表现就会和经济增长出现背离。过高的发行市盈率透支了股市增长的潜力”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表示。长城证券研究总监向威达表示,目前,在发行定价上,“谁想定多高都行,对于投资者而言,信息是不透明的,基本是机构和发行方说了算,这是伪市场化融资,所以我们市场总是过分强调融资圈钱。”向威达认为,在发行定价方面监管部门要有所作为,不能放弃这个责任。

  “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股市的现有问题,就必须从政策和制度建设入手进行变革。当前形势下,我们应该在提出宽松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大胆的提出积极的资本政策,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刘纪鹏提出,“应当推行以股东为主体的股权文化和以股权为代表的股市新文化,正视股民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巨大贡献,对其权益给予充分的保护。在此基础上,引导股民树立正确的投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