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学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学习
在今天的政治学习例会上,主持会议的秦延华副校长学习传达了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每年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同时也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风向标。它的任务是:总结一年来的经济工作成绩;应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情况的变化;制定宏观经济发展规划;部署明年的经济工作。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4日于北京闭幕,来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方向和主要任务已经明确,“稳中求进”的2012中国经济发展轮廓清晰显现。通过学习,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本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位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这一要求无论是对进一步解决群众关心的生活问题,还是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从“三个怎么办”看明年经济工作着力点
  解决好怎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怎么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怎么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三个怎么办”问题,是明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重要着力点。
 
三、来年中央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稳中求进
  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四、五大任务:
任务一:宏观调控: 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特别是要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
任务二:“三农”工作: 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任务三:经济结构调整: 一是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二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四是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任务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保持外贸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出口平稳增长,推动出口结构升级,加强和改进进口工作,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任务五:改善民生:要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布局优化。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扶助。
五、回顾即将过去的2011年,我国的经济有六大热点:
热点一:房价  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热点二:股市 十年来,A股的涨幅几乎为“零”。中国股市不仅回到了自己的原点,跟全球其他股市相比,更是大幅跑输。
热点三:加息: 今年三次加息的叠加效应将在明年体现。一套贷款50万元、贷款年限20年的住房,明年每月需多还326元。
热点四:肉价 专家指出,大量进口“洋猪肉”将是常态。但国民要吃到低价猪肉已不太可能,因为养殖成本已高企。
热点五:通胀  除对通胀的考虑之外,会更进一步考虑经济增长的问题,这就促使宏观决策部门对于未来政策将更谨慎。
热点六:人民币升值 有分析认为人民币汇率预期由升值转为贬值,热钱加速撤出,将给国内的楼市和股市带来压力。
六、展望2012年,我国的经济有十大看点:
看点一货币政策:“稳健”二字内涵颇丰货币政策更显灵活
  原文: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
  解析:业内认为,明年经济走势尤其是外围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如果过早地全面放松货币政策,将给经济埋下通胀重启、资产泡沫重来的隐患,不利于经济平稳运行。而“稳健”二字内涵颇丰,短期内可引导货币政策在不确定的宏观大势里灵活变换,回归常态,长期来看则可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看点二金融改改革:人民币基本稳定态势未变利率汇率改革节奏
  原文: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解析:对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有专家认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在加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的同时,促进金融机构完善定价机制,提高微观主体的风险定价能力。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则主要是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
看点三财政政策:不再强调保增收结构性减税一马当先
  原文: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解析: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对此表示,2011年实现全国财政收入“超收”1万亿元已无悬念,近年来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长,为接下来实施结构性减税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减税空间,今后应重点推行减税而以同时达到调结构和保民生的目的。至于具体的财税改革思路,今年已经初步开展试点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明年将继续推进,资源税改革也将全面铺开,同时环境保护税改革研究也提上议程。
看点四扩大内需:扩内需就得"有钱花"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成抓手
  原文: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解析:“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剧锦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逐步提高这部分人的收入水平,才能实现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从过去过渡依赖外需向主要依靠内需转变。不过眼下,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目前还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看点五通货膨胀:价格反弹苗头岁末重燃控物价仍是重要一环
  原文: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控物价,就是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
  解析:专家表示,随着CPI涨幅逐步回落,“稳增长”已经取代“控物价”成为主基调。但未来物价走势仍有不确定性,物价稳定的基础还不牢固。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尽管有利于稳定物价的因素增多,但在全球货币宽松的情况下,通胀预期短期难以轻易改变。
看点六楼市调控:没有最严只有更严房产税扩容“板上钉钉”
 
  原文: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要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研究推进环境保护税改革。
  解析: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对记者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重申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已在预期之中。“明年房地产调控仍延续现有高压政策,且房产税试点范围肯定会扩大。”“住房中可以有商品,但绝不能商品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指出,住房不应成为极少数人牟取暴利的生产资料,中国房地产去投资化趋势还将延续。
看点七投资规模:重磅刺激难再投资“马车”或双轨运行
  原文:要保持适度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抓好在建和续建工程,确保国家已经批准开工的在建水利、铁路、重大装备等项目资金需求。
  解析:“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的信号,2012年将是政策性投资和市场性投资相互交替的一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向记者表示,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转,不排除加大政策投资力度,以弥补市场性投资在外需和房地产市场下滑背景下产生的缺口。
看点八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权重大提升
  原文: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严格产业政策导向,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兼并重组,推动产业布局合理化。
  解析:业内人士指出,与2011年相比,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权重明显上升,意味着相关产业在2012年有望获得更多“真金白银”的支持。“如此排序直观地说明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重要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教授剧锦文指出,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次序还被排到提升传统制造业、以及加大服务业规模的后边。
看点九节能减排:今年目标恐难完成节能减排祭出“狠招”
  原文: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要严格目标责任和管理,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强化节能减排政策引导,加快建立节能减排市场机制。要加强环境保护,重点抓好大气、水体、重金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要坚持建设性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和合作。
  解析:市场人士指出,节能减排继续作为调结构重要抓手的同时,众多行业也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
看点十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积极作用突破"股强债弱"格局
  原文: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
  解析:专家分析,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整个经济体制转轨密切相连,近年随着多层次市场体系逐步完善,直接融资工具大为丰富,资本市场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的作用逐步显现。另外,专家认为,明年的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工作除了股市融资功能发挥、中小板、创业板规模继续扩大外,还应创新和尝试多样化的投融资工具,丰富直接投资的方式和渠道。
 
俗要深度学习研究,请点击:http://gb.cri.cn/27824/2011/12/27/Zt5551s34980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