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们还年轻



   

   眼前这张老照片(左四是我),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们下乡插队后回城过的第一个春节——1969217日的那天早晨。
    
在那个多雪的冬天,在那个寒冷的早晨,我们开原高中的12位同学,相约来到了开原站前广场。我们簇拥在毛主席画像前,面向着东方,仰望着蓬勃升起的太阳,激情满怀,浮想联翩。在短暂的沉默中,不知是谁触景生情,高声吟诵起英国诗人雪莱的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听后,大家的心情酸酸的,许久没有人说话。非常感谢当时的“长征”照相馆老摄影师曹师傅,及时准确地把我们的表情定格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那时我们还年轻,每个人都怀着一颗青春的心,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虽然当时的政治氛围很压抑,生活环境很艰苦,日常生活很困难,但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着美好的理想。我们向往着未来,我们憧憬着明天。此时此刻,我们脚下踏着皑皑白雪,耳边响着爆竹声声,我们激情满怀地面对着冉冉升起的太阳,一致赞同为这幅照片题词为“太阳升起的时候”。

回想起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经受了太多的坎坷磨难。正值少年,饱受了三年“自然灾害”的煎熬,长时间的饥饿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发育成长;中学时代,放不完的“农忙假”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好不容易考上了当时招生很少的开原高中,又遭遇了“停课闹革命”的摧残;五彩缤纷的大学梦,一夜之间竟成了泡影……尽管如此,我们都没有悲观失望,心中仍燃烧着理想的火花……命运多舛的我们这一代人,对磨难有着惊人的忍耐力,对生存有着超强的适应力!我想,这种精神将是我们的后代永远望尘莫及的。
    
一晃42年过去了。当年朝气蓬勃的我们,如今都已年过花甲,到了退休养老的时候。我们这些人,退休前有的担任过企业领导、担任过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而大多数则是普通的机关干部、普通的企业工人,有的在农村终身务农。现在,大家都成了老年群体中的普通一员,都过着平凡平静的幸福生活。非常令人惋惜的是,照片中(左六)那位手捧着《人民日报》的同学,16年前从企业下岗后到南方经商失踪,至今杳无音信!而(左八)那位背着书包的企业高级工程师也于几年前英年早逝!
    
经历了41个春风夏雨、霜雪秋冬,人能不老吗?看着眼前这张发黄了的老照片,遥想起当年那些青春故事,不免感慨万千。是啊,为什么我们一听到老歌就感到亲切,就心潮澎湃?也许只因为我们老了,才觉得这种歌美,也许青春热情幼稚的歌声也很美,只是我们再也没有那种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