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高送转总是成为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实际上中国的高送转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利益分配,所谓的配股和送股只是稀释了股份,实际投资者并没有从上市公司的成长中分到一星半点利益,只有分红才是最大的体现,但分红的上市公司少之又少。想来也是如此,既然免费的东西都有人追捧,何须拿出自家的真金白银,所以从A股二十年前开办以来,投资者就自称或互称“股民”,而绝少称“股东”。且当股东的很多权利,都被剥夺、或淡化及漠视。故A股的投资者大都不屑于当股东,也缺乏当股东起码的权利与权力意识。“红包”大派送 20家公司高送转
造成这种长期见怪不怪之奇特现象的原因,固然可以列出子丑寅卯,但监管当局应该对此负有难以推卸之责。因为当局总在处在自觉担任“主导”市场发展的主角地位。既然是主导,就应该有担当。
据去年11月底的一项统计显示,在当时1900多家上市公司中,近300家公司从未有过现金分红。剔除在去年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仍有62家上市公司一毛不拔。其中*ST金杯上市十八年来从未向股民分过现金,仅在1992至93年间实施过送股,之后再没有任何分红或送股记录。去年8月中旬的另外一项统计显示,最近三年从未有过分红的公司多达630家,占A股公司总数约三分之一。三大变数左右兔年开局!
重集资、轻分红;多集资、少分红,是A股的两大特色;且迄今也没有出现一个A股的汇丰控股。上市公司长期不分红,大致有三种原因,一、多年累计亏损大,无钱可分;二、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非常高,如股神毕非德旗下的巴郡;三、公司高层道德严重缺失。短线生死时间点已经确定!
在A股当一名长期股东,或会面临多年不分红,公司股价长期疲弱下跌的命运,这对于期盼每年靠现金分红为主要收益的养老基金和一般投资者,往往会极其尴尬。从小股东的角度,是其投入与回报的不正常与不协调;从资本市场大处来看,则是其集资功能与投资回报功能的失衡与错配。
简言之,A股绝大部分公司现金分红的回报率,都没有银行存款的利率高,绝大多数人只能靠博取差价收益。时间长了,就把股民逼向了投机恶炒之路,不再关心公司的基本面,只关心其题材、故事与传闻,还有想像空间。未来成长空间尚大 易受主力资金青睐的八只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