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这个题目有些混账、无厘头、标题党,请博友看后不要骂我。
据美国媒体9日报道,新泽西州日前惊曝家庭惨剧:现年40岁的旅美华裔女化学家李天乐(音译)涉嫌利用放射性金属铊毒死小她一岁的丈夫王晓业(音译),留下2岁的儿子被当局带走并安置到寄养家庭监护。看了这则新闻,联想到前日关于“美国虎妈”的评论,我寻思着是不是将我那句“大事小事人间事事事人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人人事人”禅语名言,应该改写成“中国家事美国家事都是家国教育大事,跨文化人间事皆涉世界公民教育天下大事”谶语真言?
据悉,李天乐和王晓业分别毕业于北大和清华,李当年在北大曾有一男友,后被王“横刀夺爱”,随后两人双双赴美留学并结婚定居于新泽西州,然而两人婚后很快便出现问题,夫妻经常吵架招致警察几乎每周都要上门调查。据爆料,李活泼聪明能干,性格很强势,特爱较真,曾经做过很多出格的事,比如,她曾骚扰昔日男友的老婆,工作上的矛盾不闹到公司领导那里不甘心,生活中的琐事不闹到法院和警察局不罢休,而她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是受害者,觉得这世道对她不公正;至于那位真正的“受害者”王晓业,生前则善于为人处事,认识的女孩很多,据说是一位”花心丈夫“,从1998年起就不断传出绯闻。
这本是一个极端个案,但是由于当事人的特殊身份和跨文化背景,被中国媒体以“旅美北大女化学家涉嫌用重金属毒杀清华老公”、“旅美北大才女疑‘铊杀’清华老公”等作为新闻标题,格外引人注目、也不能不令人沉思瞎想:在中国最高学府接受过“优质教育”的才女才子,不远万里越洋过海来到千百万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美国,过上了奢华富丽的“美(国)好生活”,为什么还是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觉得“这世道对她不公正”呢?
在我看来,如果抛开极端个案发生几率等非典型代表意义不谈,在“中国家事美国家事都是家国教育大事,跨文化人间事皆涉世界公民教育天下大事”的胡拉八扯通要意义上,真正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只追求“成才”而不注重“成人”的畸形应试教育环境中被“中国制造”出来的“才女才子”、“龙子凤女”,例如当年霸道泼辣的这位“北大才女”、横刀夺爱的那位“清华才子”,为什么即使身体长大成了令人羡慕的“人上人”但在心理精神层面却永远成了一个不健康、不健全的“残疾人”,女的成了不可理喻的“母虎蛮妇”,男的成了随心所欲的“花心丈夫”?这是极端孤案还是带有普遍性的典型个案?
我的回答是,哪怕有些“牵强附会”,我们也应该从这样一个具有浓厚悲剧色彩的家事个案应该引申出来一些“宏大”的国家国际意义来!在中国最高学府北大清华接受了“最优质教育”的龙子凤女,竟然在花花世界以“高科技、很专业”方式,一个自以为是受害者去害爱她的人,一个横刀夺爱却被爱人取走了性命,虽然是可悲可叹的个人悲剧,如果说这是一幕与中国应试教育制度没有任何瓜葛的个人恶作剧,我是有些不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