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报道,2月12日,约5000名也门民众12日在首都萨那举行针对政府的示威游行。大量便衣警察试图驱散示威人群,许多人在警方试图驱散人群过程中受伤。
最近由于通货膨胀严重和物价高涨,不少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政府的经济政策,不少城市出现了骚乱。
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南部地区西迪布吉德一名26岁的街头小贩遭到城市警察的粗暴对待,该青年大学研究生毕业,但因经济不景气无法找到工作,在家庭经济负担的重压下,无奈做起小贩。在遭到粗暴对待后,该青年自焚抗议,因伤势太重,不治身亡。这名青年的过世,在激起突尼斯人同情心的同时,也激起了突尼斯人长期以来潜藏的对失业率高涨、物价上涨以及政府腐败的怒火。事后当地居民与突尼斯国民卫队发生冲突,冲突进而蔓延到全国多处,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社会骚乱,并造成多人伤亡。茉莉花是突尼斯国花,这次政权更迭也被称为“茉莉花革命”。
突尼斯“茉莉花革命”之火延烧埃及。2011年1月25日开始,由于不满物价上涨、失业率高和腐败等问题,埃及多个城市发生民众大规模集会,要求总统穆巴拉克下台。埃及首都开罗的示威游行活动主要在位于内政部大楼和执政党民族民主党总部附近的解放广场进行。2月3日,穆巴拉克总统接受美国广播公司记者专访时说,他已“厌倦”总统职位,愿意现在就辞职,但由于担心国家陷入混乱,他不能现在辞去总统职务。2月5日,民族民主党执行委员会集体辞职。
在阿曼,约200人走上街头,要求政府停止贪污腐败。在苏丹,喀土穆和杰济拉大学的学生也走上街头,抗议政府削减石油和食糖津贴。约旦和阿尔及利亚也在本月早些时候,发生反政府示威
开罗美国大学的社会学家阿明在《埃及新闻报》上载文指出,埃及全国6500万人口可以分为3个阶层,第一个富裕阶层占人口总数的20%,但他们拥有的财富却占社会财富总量的55%。第二个阶层是中产阶层,这一阶层20%的人口占有了27%的社会财富,而剩下60%的人口构成了第三个低收入和贫困阶层,他们拥有的财富仅占18%。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前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在接受《卫报》采访时严重警告称,“突尼斯式”的暴力行为在埃及是不可避免的,尽管GDP在快速增长,但大部分人口在过去20年中一直生活在贫困线下。加之政府行政缺乏透明度,专制独裁,以及某些政府工作人员个人丧失职业道德和操守,埃及社会已被腐败所笼罩。
“尼罗河永远奔流不息,乍一看——却象凝然不动。一望无际的河水倾泻奔流,是如此雄浑,又如此安详;可是只要稍微激怒,汹涌的水流便池沫飞溅,带着雄狮般的怒吼,掀起惊涛巨浪。”(埃及诗人艾哈迈德·邵基)看似“太平盛世”的埃及,其实已是危机四伏。
纵观中东地区近来的骚乱,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导致独裁者倒台的原因包括缺乏自由、社会不公正、腐败盛行和国家的军事化,而同样的原因在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也存在。在埃及,近一半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高食品价格、高贫富差距以及高的失业率,都使民众越来越绝望,唯有反抗才是出路。
古诗有云:足寒伤心,民怨伤国。一个民怨沸腾的社会,就像喷发前的火山,什么力量能扑灭那销金熔铁的翻滚奔涌的岩浆?什么样的权谋和伎俩能消弥被盘剥被奴役者的冲天怨怒?韩和元(微薄)在谈及埃及的形势时指出,对埃及的未来还是不敢抱太大的幻想,这次公民抗命的行动真的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真能实现民主?纵或实现民主,会否重蹈台湾民进党对国民党的轮替之覆辙?但一点无疑是值得我们肯定并值得尊重的,至少这种行动可以给那些视权利为私产,视人民为刍狗的当政者,传递出一种信息——民为水他即可载舟亦可覆舟——请记住——天下为公,人民最大。
为政之道,在于於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如果一个政府“视民为水,他即可覆舟”,如果它践踏民意,最终会受到历史的惩罚。人民的忍耐力是有限的,不会对贪污腐败、侵吞掠夺民财的不作为总是漠视下去。
中东局势动荡背后的启示:足寒伤心,民怨伤国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