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前后通常都是基金公司发红包的时节,此时基金经理们的高薪酬往往都会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之一,今年也不例外。
基金经理薪酬之所以受关注,除了基金经理薪酬高之外,也与基金经理薪酬的高度保密有关。甚至就连审计师也很无奈:“基金公司把每个员工的薪水保护得很好,我们无法看到详细名单。”正是由于基金经理薪酬的“躲猫猫”,外界对基金经理的薪酬也就更加关注。
今年市场对基金经理薪酬的关注,源自于春节前某人力资源公司公布的一份《基金业薪酬调研报告》,让基金业一贯讳莫如深的秘密薪情曝光。根据该薪酬报告,在排名处于中分位的基金公司中,基金经理的年薪在300万到500万元之间。
基金经理的年薪达到300万元到500万元,这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是他们一辈子都不可能得到的收入。
当然,在中国社会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情况下,对于基金经理们的高薪酬,我们不应该一概否定,关键是要看基金经理们的高薪酬是否合理,是否与他们创造的价值相匹配。就基金经理来说,因为他们的工作承受了较大的压力,基金经理甚至成了高危职业,所以,他们的薪酬相对高一些是可以理解的。而就基金公司来说,给基金经理们以高薪酬也有留住人才之意。毕竟基金经理的流动性很强,而基金业的发展对基金经理的需求甚大,基金公司给出的薪酬越高,对基金经理的吸引力也就越大。但尽管如此,上述两方面都不能构成基金经理们高薪酬的原因。尤其是后者,高薪并不能真正遏制基金经理的流动,有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共发生206起基金经理离职事件,比2009年的117起高出77%,这就是很好的证明。所谓高薪留人的结果,只会造成基金公司相互抬价,基金经理的薪酬越抬越高。
衡量基金经理薪酬是否合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将基金经理的薪酬与其业绩挂钩,根据基金经理所掌管的投资基金盈利的多少来计提基金经理的收入。而在这个方面,目前基金经理们的薪酬是明显不合理的。最明显的表现是2008年,虽然基金业全面亏损,460余只证券投资基金净值缩水1.34万亿,缩水幅度超过40%,每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平均亏损30亿元左右,但基金经理们仍然拿着100万元到700万元不等的年薪。虽然如今也有基金公司将业绩也纳入到基金经理薪酬的考核范围,但这种考核更多只是一种“参考”,而并未真正挂钩。只有真正将业绩与基金经理薪酬挂钩起来,基金经理的薪酬才能趋向合理,在这种背景下,即便基金经理的薪酬超过千万也是合理的,否则,哪怕基金经理的薪酬只是百万,也难有合理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