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亦是我国钢材消费的最大行业。其发展变化,对钢材需求的影响重大。春节过后,国内钢材延续节前“无量上涨”。钢材市场已陷入上游成本、钢厂出厂价及现货交易价循环推高的“怪圈”。但终端需求方面启动极其缓慢,而房地产方面亦不尽人意。
相关新闻:
1.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公布八条最新楼市调控政策,“新国八条”使得第三次调控最终浮出水面,其中房贷方面,二套房贷首付提至六成,限购令也推向了全国执行,可谓最严厉房地产调控政策。
2. 1月27日晚,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在部分城市进行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上海市和重庆市的试点方案同时亮相。根据方案,两地均于1月28日开始正式实行征收办法。
3. 央行决定,自2月0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新国八条”及房产税调控政策对钢材需求的影响
进入2011年以来,我国的房地产政策方面迎来了又一轮调控。由于新国八条及房产税影响,加之春节假期的影响,节日前后房地产市场成交出现了严重的萎缩。而开发商们由于去年连续的成交放量,资金普遍充足,短期缺乏降价动力,近期开发商将会减少购地金额,同时谨慎推盘,短期新房供应将缩量。因此,从供求双方来看,短期将进入新的博弈。
而对钢材的需求的影响,据业内统计,年前最后一周,上海建筑钢的终端采购量大幅回落37%以上,仅相当于年内正常水平的15%左右。年后开市,大部分工地尚未开工,市场真实成交也仍处于低谷,估计整个2月份终端采购量都将维持在低位的水平,建筑钢的库存也仍处于增仓通道。但是相当一部分贸易商认为目前的下游接盘状况是节日市场的特有情况,需求放量的时段肯定会到来,总体的市场预期尚不至于悲观。短期内供需现状难以对市场形成真正的制约,钢铁行业的上游成本、钢厂出厂价及现货交易价循环推高的“怪圈”短期内难以打破。
另外在限购政策影响下,预计投资、投机需求将进一步退出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三四线城市已经成为企业投资的主要方面,需求也将向三四线城市转移,未来有扩展空间。这对于二线、三四线城市的钢铁流通企业来说,意味着需求空间增长。其发展与变化同在。
加息影响下的房地产市场对钢材需求的影响
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加息的影响需要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实践证明:每次加息都是小小的利空,但在加息周期的前半段,总体影响较小;直到累计加息多次,比如6次左右,加息周期过半,尤其是最后一次加息完成之后,其累积效应才会显现出来。若依此规律,则当前第三次加息后,对于楼市依然属于“温水煮青蛙”,不必夸大其效果。
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分析,鉴于2011年战通胀难度和调控力度双双加大,年内仍将有2次以上的加息预期,届时影响减逐步凸显,受新国八条及加息影响,房地产商资金链条将有所收紧,后期房地产开工量将有所减少。后期房地产对钢材需求的拉动不慎乐观。
当年那些在钢材市场上摸爬滚打、兢兢业业做生意的钢贸老板们,如今有相当一部分已将在资本市场上盈利作为主要经营手段。他们以从事钢材贸易的名义从银行套出大笔资金,主要投向房地产、期货市场、股票市场、购买金融股权,甚至放高利贷等,使钢贸业务成为其从银行融资的空壳。有的钢贸企业主甚至虚假设立多家空壳公司,参与不同的联保体,向不同的银行贷款。钢贸行业出现的这种“空壳化”现象,或许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钢贸商资金链的潜在风险,亟须引起监管部门的警惕,加强调研和规避风险的力度。
进入后危机时代,钢贸行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钢材的金融属性越来越明显,受国内外形势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钢材价格频繁震荡,行情经常会出现过山车似的暴涨暴跌,实在难以捉摸。钢价倒挂也已成为常态,进货时一不小心就会被套牢,许多企业因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有的甚至破产出局。钢市的风险越来越大,钢材交易的利润率也越来越低,生意越来越难做。另一方面,从2008年末开始,政府打开了信贷闸门,贷款量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翻了一番,货币供应量在两年内增长了大约50%。国内流动性宽松,银行追着企业放贷。钢贸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业务量大,贷款额度大,年销售额上亿的企业规模也算不上大。因此,大型钢贸企业的贷款项目往往是很受银行欢迎的。在贷款利率实际为负的背景下,钢贸企业往往只要能够贷到款,就会有赚钱的机会。用钢贸老板的话来说,就是“玩国家的钱,不贷款是傻子”,钢贸企业的“壳”自然就变成了融资平台。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风起云涌,房地产、期货市场、股权融资、股市、钢材电子盘交易等投资机会不断涌现。资本市场投资回报高、赚钱快,在“一夜暴富”神话被热炒的嘈杂声中,有相当一部分钢贸企业在面临行业困境与资本市场的诱惑之间,放弃了原来老老实实做生意、踏踏实实做实业的理想与信念,对继续在钢贸行业赚辛苦钱失去了信心和耐心。其中,有的虽然还保留着钢贸业务,但仅仅是把它当作从银行融资的“壳”,让其下属去打理和维持原有的供销产业链,自己则把主要精力转向投资,从做实业向做投资转型;有的没有足够的销售渠道,就干脆以投机经营为主,利用电子盘交易仅须缴付20%的保证金,就能买到1吨钢材的交易规则囤积钢材,然后靠仓单质押向银行贷款。有的企业甚至相互间把库存钢材转借,并串通仓储企业将仓单反复质押蒙骗银行,帮助同行向银行骗贷。此外,钢贸行业的融资杠杆率很高,钢贸企业的仓单贷款抵押率在70%~80%。因此,沉淀在钢贸行业的信贷资金不在少数。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信贷资金并没有用在钢材贸易上,而是以月息2.5%,即年息30%以上借出,放高利贷,而借款方又以炒期货、炒房地产、购买金融股权、炒股票居多,导致大量信贷资金存在着潜在的浮亏,甚至有个别钢贸商因炒期货巨额亏损数亿元。
随着“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的调整,房地产、基础建设、汽车等钢铁行业的传统下游行业,对钢铁产业的拉动作用将会逐步下降。在新的一年,随着稳健货币政策的来临,货币投放量将减少,市场资金面将面临较大的改变。如今,在房地产调控的背景下,开发商资金链的潜在风险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银监会近日出台政策,要求信托公司逐笔排查房地产信托风险。银行业的坏账阴影将浮出水面。罗百辉认为,面对钢贸行业出现的“空壳化”现象以及钢贸商资金链的潜在风险,监管部门和行业内部都须进行反思。要加强规范钢铁贸易市场行为、市场秩序、市场调控和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广泛开展诚信经营创建活动和行业信用评价,探索建立企业信用和从业人员资质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形成信用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同时,还应引进现代风险管理与信贷评估程序,以规避融资平台的信贷风险。
加息、新国八条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