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推理
2000演绎推理
78.甲、乙、丙和丁是同班同学。
甲说:“我班同学都是团员。”
乙说:“丁不是团员。”
丙说:“我班有人不是团员。”
丁说:“乙也不是团员。”
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判定肯定是真的—项为( )。
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团员。 B.说假活的是乙,丙不是团员,
C.说假话的是丁,乙不是团员。 D.说假话的是甲,丙不是团员。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解这类题型,可以用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解题,记住“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所有S不是P”和“有的S是P”是互为矛盾的命题,记住这类的核心规律:互为矛盾的命题必有一真一假。这样我们看题干甲和丙互为矛盾命题,一真一假,既然至于一个人说假话,那么丁和乙就是说了真话,那么说明丁不是团员,乙也肯定不是团员;那么可以知道甲说了假话了,从而得出A为正确选项。
2001演绎推理
85、只有钓鱼技术高超的人才能加人钓鱼协会;所有钓鱼协会的人都戴着太阳帽;有的退休老同志是钓鱼协会会员;某街道的人都不会钓鱼。
由此不能确认的一项是:
A.有的退休老同志戴着太阳帽。
B.该街道上的人都不是钓鱼协会会员。
C.该街道上有的人戴着太阳帽。
D.有的退休老同志钓鱼技术高超。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此题让找不能确认的项,可以先找到能确认的项,用直言命题之间的包含关系和逻辑关系来推导,应用排除法。A项说有的退休同志戴太阳帽,可以从题干中的“所有钓鱼协会的人都戴着太阳帽”和“有的退休老同志是钓鱼协会会员”两句话推出,排除;B可以从题干中“某街道的人都不会钓鱼”和“只有钓鱼技术高超的人才能加人钓鱼协会”推出,这里要知道不会钓鱼也就谈不上技术高超了,所以排除掉;D选项可以从“只有钓鱼技术高超的人才能加入钓鱼协会”和“有的退休老同志是钓鱼协会会员”推出,排除掉。所以可以得到正确答案C;也可以从正面直接推导来验证,看C项,该街道有人戴太阳帽,说明该街道有钓鱼协会的人,这样就有钓鱼技术高超的人,与题干说的某街道的人都不会钓鱼矛盾,所以可以确定正确答案为C。
2002年演绎推理
56、刑警队需要充实缉毒组的力量,关于队中有哪些人来参加该组,已商定有以下意见:(1)如果甲参加,则乙也参加;(2)如果丙不参加,则丁参加;(3)如果甲不参加而丙参加,则队长戊参加;(4)队长戊和副队长己不能都参加;(5)上级决定副队长己参加。根据以上意见,下列推理完全正确的是:
A.甲、丁、己参加 B.丙、丁、己参加
C.甲、丁、己参加 D.甲、乙、丁、己参加
解析:此题正确答案为D。可以从选项出发,应用排除法。从(1)可以排除A和C;从(2)可以排除B,那么只剩下D为正确答案。然后还可以根据题干加以验证,得出只有D才符合题干给出得5个条件。
58、下面是济南、郑州、合肥、南京四城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已知四城市有三种天气情况,济南和合肥的天气相同。郑州和南京当天没有雨。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A.济南小雨 B.郑州多云 C.合肥晴 D.南京晴
解析:此题正确答案为C。此题可以利用交叉表关系来判断推理。
|
小雨 |
多云 |
晴 |
济南 |
|
|
|
郑州 |
|
|
|
合肥 |
|
|
|
南京 |
|
|
|
然后由选项入手,逐个代入判断。A如果济南小雨,那么合肥也小雨,郑州和南京一个晴天,一个多云,正好没有雨,符合题干意思,可以排除掉;B如果郑州多云,那么南京就肯定是晴,而济南和合肥就是小雨,也符合题干,可以排除掉;D如果南京晴,那么同C,也符合题干,可以排除掉;C如果合肥晴,那么济南也晴,而郑州和南京肯定就由一个小雨,与题干不符合,所以合肥不能晴,故正确答案为C。
60、某国经济以农业为主,2001年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国际有关组织号召各国人民向该国伸出援助之手。下面最可能的推断是:
A.该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 B.该国是一个经济发达国家
C.该国国民收入低,生活水平低 D.该国的经济受气候影响大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从本题题干内容可以初步判断,该国经济是农业为主,农业是最容易受气候影响的,我们可以初步认为D有可能是正确的推断;再看其他选项,A既然是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那么说农业生产力水平低是不能确定的,可以排除掉;B既然国际组织号召人们向该国援助,那么说它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也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掉;C项似乎不好判断,有一定迷惑性,但是我们从题干的意思里却不能确定该国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是否低,既然不能判断,再比较D选项,那么我们最后可以确定D为我们要选的答案。
61、1980年美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婚姻状况中分居(包括法律上的分居和两地分居)的女性比男性多100万。以下哪项有助于解释此结果:
Ⅰ 在美国婚龄女性比婚龄男性多
Ⅱ 人口普查漏掉的分居男性多于分居女性
Ⅲ 有更多的分居男性出国居住
A.只有工 B.只有Ⅱ C.工和Ⅲ D.Ⅱ和Ⅲ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从题干中我们可以知道美国这次人口普查是分居的女性比男性多100万,本来应该差不多才对,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一个结果呢?我们看选项,I说在美国婚龄女性比婚龄男性多,但是婚龄女性比男性多不一定就使分居女性比男性多,所以这个解释不通,可以排除;II说普查漏掉的分居男性多于分居女性,这个可以解释普查结果使得分居女性多于男性;III说有更多的分居男性出国居住,这个也有可能造成普查中分居女性多于男性;由此可以判断II和III有助于解释此结果,所以选择D。
62、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在现场。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A.张三案发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
B.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
C.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王五不是杀人犯
D.许六不在案发现场,但许六是杀人犯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是C。题干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它的命题概要是肯定前件,就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不能推出否定的后件;否定后件可以得出否定得前件;肯定后件不能推出肯定的前件;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可以逐个判断选项。A属于肯定后件推出肯定的前件,不符合规律,所以排除;B属于否定前件也不能推出否定的后件;C属于否定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D属于否定后件,但不能得出肯定的前件,可以排除;这样得到正确的答案为C。
63、凡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都不是公开审理的案件。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A.不公开审理的案件都是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
B.公开审理的案件都不是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
C.有关国家机密的某些案件可以公开审理
D.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有些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是B。这个题干仍然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根据62题的规律,我们可以判断选项B属于否定后件得出了否定的前件,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规律,可以排除掉,得到我们需要的选项B。
64、一天晚上,某商店被盗。公安机关通过侦查,得出如下判断:(1)盗窃者或是甲,或是乙;(2)如果甲是盗窃者,那么作案时间就不在零点之前;(3)零点时该商店的灯光灭了,而此时甲已经回家;(4)如果乙的供述不属实,那么作案时间就在零点之前;(5)只有零点时该商店的灯光未灭,乙的供述才属实,由此可以推出本案的盗窃者是:
A.甲 B.乙 C.甲或者乙 D.甲和乙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是B。这个题可以从题干给出的5个限制条件来判断。题干中条件3和5有矛盾,从这里入手推导,5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否定前件可以得出否定的后件,因为3说零点时商店灯灭了,所以可以得出乙供述的不属实。这样从4可以得出,作案时间在零点之前,那么此结论和条件2矛盾,条件2是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否定了后件就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即甲不是盗窃者,这样既然1说了盗窃者是甲或乙,二者必居其一,那么只有乙是盗窃者了。所以得出正确答案B。
2003演绎推理(A类)
26.当一个高压锋遭遇一个低压锋时,通常会发生降水。气象学家通过测量两个相向移动的锋的速度,可确定它们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相遇,借此来预测降水。
据此可知( )。
A.气象学家的职责是预测降水
B.低压锋总是向着高压锋方向移动
C.降水不一定需要低压锋的出现
D.某些降水的预测是基于高、低压锋的一般反应
解析:正确答案为D。应用排除法,选项A说气象学家的职责是预测降水,不符合题干的意思应该说预测降水只是气象学家的职责之一,首先排除掉。B题干也没有说低压锋就一定向高压锋移动,所以不能确定,排除掉;C不符合题意,排除掉;只有D最符合题干的意思,所以选择D。
27.世界食品需求能否保持平衡,取决于人口和经济增长的速度。人口增长会导致食物摄取量的增加;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会促使畜产品消费增加,改变人们的食物结构,从而对全球的谷物需求产生影响。
据此可知( )。
A.人口的增长将影响全球的谷物需求
B.改变食物结构将降低全球的谷物需求
C.经济的增长可降低全球谷物的需求
D.人口的增长会导致世界畜产品消费的增加
解析:正确答案为A。可以应用排除法。选项B不符合题意,题干只是说改变食物结构,会对全球谷物产生影响,并未指出是降低还是增加,所以不能判断,可以排除掉;同样C也可以排除;选项D显然不符合题干的本意,题干是说经济增长会促使界畜产品消费的增加,而不是人口增长。所以排除掉;选项A最科学,也符合题干的内容,所以为正确答案。这里需要注意我们不能依据我们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判断,要根据题干的内容和含义来推理,这是做演绎推理题最根本的原则。
28.最近15年,世界技术有很大革新,尤其在通讯、信息和电子等方面。无疑,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得到了改进,加强技术力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 )。
A.最近15年世界经济增长迅速 B.技术革新可以推动生产发展
C.生产发展对技术进步有反作用 D.技术进步决定了经济的增长
解析:正确答案为B。可以应用排除法,抓住题干关键句,A因为题干只是说最近15年世界技术有很大革新,并未指出经济增长是否迅速,因此不能确定,首先排除掉;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掉;D题干只是说加强技术力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所以不能确定,也要排除掉;只有选项B符合题干的内容,是正确答案。
29.一方面由于天气恶劣,另一方面由于主要的胡椒种植者转种高价位的可可,所以,三年以来,全世界的胡椒产量已经远远低于销售量了。因此,目前胡椒的供应相当短缺。其结果是:胡椒价格上扬,已经和可可不相上下了。
据此可知( )。
A.世界市场胡椒的储存量正在减少
B.世界胡椒消费已持续三年居高不下
C.胡椒种植者正在扩大胡椒的种植面积
D.目前可可的价格要低于三年前的价格
解析:正确答案为A。题干说胡椒产量远远低于销量,所以存量肯定在减少。B题干说三年来,胡椒的产量低于销售量,目前胡椒供应相当短缺,不能推出三年的消费居高不下,所以也要排除;选项C说种植者正在扩大胡椒种植面积,虽然从题干中可能推理出来,因为目前胡椒供应相当短缺,价格上扬,这样很可能导致种植者扩大种植面积,但是也可能推断不出来,因为价格因素虽然可以影响胡椒的种植,但是天气也可能影响,所以这个答案的可能性没有把握,故排除。D项说目前可可价格低于三年前价格,这个不能从题干中推出,题干只是说目前胡椒价格和可可差不多了,所以排除掉;
32.广告业的真理之一是,在广告中很少需要使用有内容的词句。广告所要做的只是吸引可能的顾客的注意力,因为记忆会促成一切。以产品的销售量而言,顾客对某项产品的记忆比对产品某些特性的了解还重要。
该段文字可知:( )。
A.广告业对它所促销商品的了解并不多
B.要吸引可能的顾客的注意力并不很困难
C.人们不需要对某产品有深入的了解就能够记住它
D.只为吸引可能的顾客的注意力的广告缺乏真实性
解析:正确答案为C。解本题关键要抓助题干的关键句“记忆会促成一切和顾客对某项产品的记忆比对产品某些特性的了解还重要”,就可以得到本段文字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人们不需要对某产品有深入的了解就能够记住它。而其他选项并非题干文字要表达的最重要的观点,可以排除,选择C。
37.四个小偷(每人各偷了一种东西)接受盘问。甲说:每人只偷了一块表;乙说:我只偷了一颗钻石;丙说:我没偷表;丁说:有些人没偷表。经过警察的进一步调查,发现这次审问中只有一人说了实话。
下列判断,没有失误的是( )。
A.所有人都偷了表 B.所有人都没偷表
C.有些人没偷表 D.乙偷了一颗钻石
解析:正确答案为A。这类题还是要应用矛盾关系来解答,甲和丁是互为矛盾的命题,而甲和丙也是互为矛盾的命题,这样我们要选择一个好判断的来推理,应该选择甲和丙这对矛盾,必有一真一假,所以乙和丁都说了假话,丁说的是假话,说明所有人都偷了表,从而判断A为正确答案。
2003演绎推理(B类)
40.大熊猫正在迅速从大自然消失,因此,为了保护大熊猫,应当捕获现存的大熊猫,放置在世界各地的动物园里。
如果正确,下列哪项会对上述观点提出疑问( )。
A.在动物园中,熊猫通常比在野生栖息地有更多的后代
B.动物园中的熊猫与野生的熊猫有相同数量的成熟后代
C.动物园中新生的熊猫死于传染病的机率大为降低
D.动物园中,熊猫无法得到唯一的食物——足够的竹子
解析:正确答案为B。如果AC正确,则我们会毫无疑问的支持上述观点,如果D正确,我们会毫无疑问的反对上述观点,只有当B正确时,我们会对这种观点提出疑问,注意,疑问不等于反对。
2004演绎推理(A)
72.1998年度的统计显示,对中国人的健康威胁最大的三种慢性病,按其在总人口中的发病率排列,依次是乙型肝炎、关节炎和高血压。其中,关节炎和高血压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乙型肝炎在各个年龄段的发病率没有明显的不同。中国人口的平均年龄,在1998年至2010年之间,将呈明显上升态势而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最为恰当?( )
A.到2010年,发病率最高的将是关节炎
B.到2010年,发病率最高的将仍是乙型肝炎
C.在1998年至2010年之间,乙型肝炎患者的平均年龄将增大
D.到2010年,乙型肝炎的老年患者将多于非老年患者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本题是要求从题干推出结论型的题目,这样我们先看题干的内容,从第一句可以知道1998年发病率最高的是乙型肝炎;而后面两句是说关节炎和高血压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998年至2010年期间,平均年龄明显上升,可见这期间关节炎和高血压发病率可能增加,但是我们无法判断到2010年发病率高的是哪种病,所以不能推出A和B;从乙型肝炎在各年龄段发病率没有明显不同,不能推出到2010年老年患者就多于非老患者,排除D。所以只剩下C是正确的答案。因为1998年到2010年期间,人口平均年龄将明显上升,所以可以推出此期间乙型肝炎患者的平均年龄将增大。
81.以前有几项研究表明,食用巧克力会增加食用者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而一项最新的、更为可靠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食用巧克力与心脏病发病率无关。估计这项研究成果公布以后,巧克力的消费量将会大大增加。
上述推论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
A.尽管有些人知道食用巧克力会增加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却照样大吃特吃
B.人们从来也不相信进食巧克力会更容易患心脏病的说法
C.现在许多人吃巧克力是因为他们没有听过巧克力会导致心脏病的说法
D.现在许多人不吃巧克力完全是因为他们相信巧克力会诱发心脏病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本题是前提型题目。题干的论述涉及三段论。题干的结论是巧克力消费量将大大增加;小前提是使用巧克力与心脏病发病率无关。找另一个大前提我们看选项,只有D说许多人不吃巧克力是完全相信巧克力会诱发心脏病,现在既然研究显示巧克力与心脏病无关,这样以前不吃巧克力的也会吃,带来销量的变化,所以D正是我们要找的大前提。其他选项均不是论述的前提假设,所以应排除掉。
83.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案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应用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来解题,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必有一真一假,上述命题中乙和丁是互为矛盾的命题,可见必有一假一真,而题干说明四个人的口供只有一个是假的,那么甲说的是真的,可见丙肯定是案犯;丙说的也是真话,那么可以判断丁是主犯,所以可以推断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所以选择B。
84.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1)有人会使用计算机;(2)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3)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这三个命题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地表示厂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 )
A.12人都会使用 B.12人没人会使用 C.仅有一人会使用 D.不能确定
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可以应用直言命题的反对关系来解题,我们知道题干中的(1)和(2)是属于下反对关系,互为下反对关系的命题可以同真,但是不能同假。根据题意,三个命题中只有一个是真的,那么(1)和(2)必然有一真一假,那么(3)就肯定是假的,说明所长会使用计算机,那么(1)就是真的,(2)就是假的,所以可以推断出该所12人全会使用计算机。所以选择A。
85.亚里士多德学院的门口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懂逻辑者不得人内”。这天,来了一群人,他们都是懂逻辑的人。如果牌子上的话得到准确的理解和严格的执行,那么以下诸断定中,只有一项是真的。这一真的断定是( )。
A.他们可能不会被允许进入 B.他们一定不会被允许进入
C.他们一定会被允许进入 D.他们不可能被允许进入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题干说“懂逻辑”是“进入”的必要条件,联结词是“不……不……”。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是肯定前件不能因此肯定后件,当然也不能因此否定后件。因为当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真时后件可真可假。因此,只能推出具有可能性的结论。即:来的这群懂逻辑的人可能会被允许进入,但也可能不会被允许进入。选项B、C、D都太肯定了,所以正确答案为A。
200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演绎推理真题及解析(B)
71.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对象的一半作为实验组,食用了大量的某种辣椒。而作为对照组的另一半没有吃这种辣椒。结果,实验组的认知能力比对照组差得多。这一结果是由于这种辣椒的一种主要成分——维生素E造成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有助于证明这种辣椒中成分造成这一实验结论?( )
A.上述结论中所提到的维生素E在所有蔬菜中都有,为了保证营养必须摄人一定量这种维生素E
B.实验组中人们所食用的辣椒数量是在政府食品条例规定的安全用量之内的
C.第二次实验时,只给一组食用大量辣椒作为实验组,而不高于不食用辣椒的对照组
D.实验前两组实验对象是按认知能力均等划分的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本题属于前提型题目。让考生找出支持实验结论的选项,我们看题干中结论是实验组认知能力不如对照组,小前提是实验组吃了含维生素E的辣椒,而对比组没有吃。找出大前提,我们从选项可以知道,D选项是说两组的认知能力实验前均等划分了,这样结论就会是因为吃辣椒所引起的,所以,只有D是有助于证明实验的结论。此外凡是能加强题干信息的内容,都可以有助于证明,例如,对照组所食用的食物中,没有大量的维生素E。其他选项都无助于证明实验结论,所以选择D。
73.由于近期的干旱和高温,导致海湾盐度增加,引起了许多鱼的死亡。虾虽然可以适应高盐度,但盐度高也给养虾场带来了不幸。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提供解释以上现象的原因?( )
A.持续的干旱会使海湾的水位下降,这已经引起了有关机构的注意
B.幼虾吃的有机物在盐度高的环境下几乎难以存活
C.水温升高会使虾更快速是繁殖
D.鱼多的海湾往往虾也多,虾少的海湾鱼也不多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本题是解释型题目。题干给出了“虾虽然适应高盐度,但却给养虾场带来了不幸”似乎矛盾的现象,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肯定还存在一个原因使虾在这样的环境虾难以生存,我们看选项,A是无关选项,排除掉。B是可以说明这个结论,应该是正确答案;C不仅不能解释,反而更矛盾了,所以排除掉;D也无关,所以排除掉;因此,我们选择B。
76.高脂肪、高糖含量的食物有害人的健康。因此,既然越来越多的国家明令禁止未成年人吸烟和喝含酒精的饮料,那么,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对待那些有害健康的食品呢?应该明令禁止18岁以下的人食用高脂肪、高糖食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建议?( )
A.许多国家已经把未成年人的标准定在16岁以下
B.烟、酒对人体的危害比高脂肪、高糖食物的危害要大
C.禁止有害健康食品的生产,要比禁止有害健康食品的食用更有效
D.高脂肪、高糖食品主要危害中年人的健康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本题属于削弱型题目。题干建议明令禁止18岁以下的人食用危害人们健康的高脂肪、高糖食品。要想削弱这个建议,就必须说明这些高脂肪、高糖食品对18岁以下的人危害不大,可见只有D是说这些食品主要危害中年人健康,对18岁以下的少年危害不大,所以没有必要明令禁止食用,所以,选择D。
79.面试在求职过程中非常重要。经过面试,如果应聘者的个性不适合待聘工作的要求,则不可能被录用。
以上论断是建立在哪项假设的基础上的?( )
A.必须经过面试才能取得工作,这是工商界的规矩
B.面试主持者能够准确地分辨出哪些个性是工作所需要的
C.面试的惟一目的就是测试应聘者的个性
D.若一个人的个性适合工作的要求,他就一定被录用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本题属于假设前提型题目。题干中从“应聘者的个性不适合待聘工作的要求”推出“不可能被录用”得结论,还需要假设一个大前提“面试主持者能够准确地分辨出哪些个性是工作所需要的”,即要找到一个能够把题干中的小前提和结论联结起来得选项。选项A是无关项,C是讲面试的目的,D是说的意思和题干的前提一样,都不能把前提和结论联结起来,不能起到保证题干论证能够成立的作用。所以正确答案是B。
80.政府应该不允许烟草公司在其营业收入中扣除广告费用。这样的话,烟草公司将会缴纳更多的税金。烟草公司只好提高自己的产品价格,而产品价格的提高正好可以起到减少烟草购买的作用。
以下哪项是题干论点的前提?( )
A.烟草公司不可能降低其他方面的成本来抵消多缴的税金
B.如果它们需要付高额的税金,烟草公司将不再继续做广告
C.如果烟草公司不做广告,香烟的销售量将受到很大影响
D.烟草公司由此所增加的税金应该等于价格上涨所增加的盈利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本题是前提型题目,使用了三段论,论证的结论是政府应该不允许烟草公司在营业收入中扣除广告费用。整理成“政府不允许烟草公司扣广告费”。前提是烟草公司会提高产品价格抵消多缴税金。我们要找另一个大前提,很显然应该是烟草公司不可能通过其他渠道来抵消多缴税金,所以A是我们找的前提条件。B、C、D选项均为干扰项,不是前提,排除掉。所以选择A。
81.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甲说:“我是A型。”乙说:“我是O型。”丙说:“我是AB型。”丁说:“我不是AB型。”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的话是假的。
以下哪项成立?( )
A.无论谁说假话,都能推出四个人的血型情况
B.乙的话假,可推出四个人的血型情况
C.丙的话假,可推出四个人的血型情况
D.丁的话假,可推出四个人的血型情况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应用图表代入法解题。
血型 人 |
A |
B |
O |
AB |
甲 |
是 |
|
|
|
乙 |
|
|
是 |
|
丙 |
|
|
|
是 |
丁 |
|
|
|
非 |
把选项代入逐个验证。选项B说乙说了假话,说明乙不是O型,其他三人全是真话,那么甲说真话是A型;丙说真话是AB型;丁说真话不是AB型,那么可能乙和丁分别是O型和B型,这样不矛盾;再看C,如果丙说了假话,那么丙就不是AB型,其他都是真话,那么甲是A型,乙是O型,丁不是AB型,因为四个人血型不相同,所以丙和丁都不是AB型,是不可能的,所以矛盾,排除掉;选项D,丁说假话,那么丁是AB型,其他三人是真话,丙也是AB型,所以矛盾,也要排除,可见A也应排除掉,所以只有B项成立。因此选择B。
83.正是因为有了充足的奶制品作为食物来源,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牧民才能摄入足够的钙质。很明显,这种足够钙质的摄入,对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牧民拥有健壮的体魄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哪项情况如果存在,最能削弱上述断定?( )
A.有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牧民从食物中能摄入足够的钙质,并且有健壮的体魄
B.有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牧民不具有健壮的体魄,但从食物中摄入的钙质并不少
C.有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牧民有健壮的体魄,但没有充足的奶制品作为食物来源
D.有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牧民没有健壮的体魄,但有充足的奶制品作为食物来源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本题是削弱型题目。题干构建了一个必要条件:充足的奶制品是牧民健康体魄的必要条件。如果有特例存在就可以削弱题干的推论。C项是说有的牧民有健壮的体魄,但是没有充足的奶制品作为食物来源,说明奶制品不是强健体魄所必须的。所以只有C是最佳选项。A显然是支持。B并没有明确食物和奶制品的关系。D改变题干的必要条件。
84.一次聚会上,麦吉遇到了汤姆、卡尔和乔治三个人,他想知道他们三人分别是干什么的,但三人只提供了以下信息: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推销员、一位是医生;乔治比医生年龄大,汤姆和推销员不同岁,推销员比卡尔年龄小。
根据上述信息麦吉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A.汤姆是律师,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医生
B.汤姆是推销员,卡尔是医生,乔治是律师
C.汤姆是医生,卡尔是律师,乔治是推销员
D.汤姆是医生,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律师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应从题干出发,乔治比医生大,说明他不是医生,排除A;汤姆和推销员不同岁,说明汤姆不是推销员,排除B;推销员比卡尔小,说名卡尔也不是推销员,排除D,所以我们看,不用再继续推断了,只剩下C是正确的选项。
2005(一)
88.针对某种溃疡,传统疗法可在6个月内将44%的患者的溃疡完全治愈。针对这种溃疡的一种新疗法在6个月的试验中使治疗的80%的溃疡取得了明显改善,61%的溃疡得到了痊愈。由于该试验只治疗了那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溃疡,因此这种新疗法显然在疗效方面比传统疗法更显著。
为更好地对比两种疗法的效果,还需要补充的证据是( )。
A.这两种疗法使用的方法有何不同
B.这两种疗法的使用成本是否存在很大差别
C.在6个月中以传统疗法治疗的该种溃疡的患者中,有多大比例取得了明显改善
D.在参加6个月的新疗法试验的患者中,有多大比例的人对康复的比例不满意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所需要的证据是为了说明新疗法在“疗效”方面胜过传统疗法,所以证据必须是和“疗效”有关的,这样A、B可以排除;而D项所表达的“人们对新疗法的效果不满意”的意思显然与论点相悖,也被排除;题干中提到了新疗法在改善和使患者痊愈两方面的作用,而只提到传统疗法的治愈率而忽略其改善病情的能力,所以在文中可以增加,也就是C的内容。
2006行政(一)演绎推理
81.《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规定,能效五级是最低的能效标准,是产品上市的最低要求,低于这个要求就不许生产销售。而节能标识和能效标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目前节能空调和节能冰箱的认证标准是能效二级,所有的节能产品必须达到二级能效标准以上。但这也并不是说所有标有二级或一级能效标识的产品就是节能产品,这样的产品只有再经过认证才能决定是否属于节能产品。根据以上信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节能产品肯定标有二级或一级能效标识
B.所有能效标识的产品都是节能产品
C.达到二级能效标准就可以认为是节能产品了
D.能效五级的产品是质量合格的产品,也是节能产品
【解析】A为正确答案。根据“所有的节能产品必须达到二级能效标准以上”,可知节能产品肯定标有二级或一级能效标识,故选A。
82.一般病菌多在室温环境生长繁殖,低温环境停止生长,仅能维持生命。而耶尔森氏菌却恰恰相反,不但不怕低温寒冷,而且只有在0℃左右才大量繁殖。冰箱里存储的食物,使耶尔森氏菌处于最佳生长状态。由此可以推出( )。
A.耶尔森氏菌在室温环境无法生存
B.一般病菌生长的环境也适合耶尔森氏菌生长
C.耶尔森氏菌的最佳生长温度不适合一般病菌
D.0℃环境下,冰箱里仅存在耶尔森氏菌
【解析】C为正确答案。一般病菌在低温环境停止生长,而耶尔森氏菌在冰箱存储的食物里却处于最佳生长状态,因此可知耶尔森氏菌的最佳生长温度不适合一般病菌,故选C。
83.在同一侧的房号为1、2、3、4的四间房里,分别住着来自韩国、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四位专家。有一位记者前来采访他们。韩国人说:“我的房号大于德国人,且我不会说外语,也无法和邻居交流”;法国人说:“我会说德语,但我却无法和我的邻居交流”;英国人说:“我会说韩语,但我只可以和一个邻居交流”;德国人说:“我会说我们这四个国家的语言”。那么,按照房号从小往大排,房间里住的人的国籍依次是( )。
A.英国 德国 韩国 法国 B.法国 英国 德国 韩国
C.德国 英国 法国 韩国 D.德国 英国 韩国 法国
【解析】C为正确答案。选项A中,德国人和韩国人相邻,可以互相交流,不符合韩国人的说法,应排除;选项B同理排除;选项D中英国人可以和德国人及韩国人交流,不符合题干说明。故本题只能选C。
85.航天局认为优秀宇航员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丰富的知识;第二,熟练的技术;第三,坚强的意志。现有至少符合条件的之一的甲、乙、丙、丁四位优秀飞行员报名参选,已知:
①甲、乙意志坚强程度相同; ②乙、丙知识水平相当; ③丙、丁并非都是知识丰富;④四人中三人知识丰富、两人意志坚强、一人技术熟练。航天局经过考察,发现其中只有一人完全符合优秀宇航员的全部条件。他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C为正确答案。根据第三个条件可知丙、丁两人中必有一人知识不够丰富,而根据第二个条件,乙丙知识相当,则丙必为知识丰富,否则会出现两人知识不够丰富的情况,违反第四个条件,排除丁;甲、乙两人都是意志坚强,则丙、丁两人不够坚强,即丁的知识不丰富,意志也不坚强,其一定是技术熟练,但是如果丁的技术熟练,那么就不可能选出优秀宇航员,因此只能是甲、乙两人意志不坚强,而丙、丁两人意志坚强,因为丁已经被排除,故只有丙符合要求,所以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