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格欺诈事件”看企业的“信”与“利”


从“价格欺诈事件”看企业的“信”与“利”

近来,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大型连锁超市虚构采购价格,以低价招徕顾客,而以高价结算的事件在全国的各大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虽然被查出欺诈的门店均已接受罚款,并就此进行了公开道歉,但是这个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其所给人们带来的思想上的震动却远远没有停止。
没有人知道人类社会第一句谎话出自哪个年代,哪种目的,出自何人之口,何种情景,但其不外乎为了某种“利”。纵观我国近年商业环境,打假广告的、卖假货的、偷税漏税的、金融诈骗的、价格欺诈的等等林林总总的不诚信行为比比皆是,其目的也都是为了获取额外的利润。
在“信”与“利”之间,经营者们往往更倾向于“利”,认为“利”是企业的血液,多获得一滴血,就多获得一份营养,多一点发展的机会。却往往忘记企业的衣食父母是客户,而“信”正是搭建企业与衣食父母之间的纽带,失了“信”就会断了衣食,多吸的那几滴血给不了你持续的生命。
      没有人愿意成为骗子的朋友,也不会有人愿意成为一个骗子企业的忠诚顾客。很多企业抱着仅此一次,不会被发现的美丽幻想,实不知贪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有了第二次就会有第三次。美国前总统林肯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的人。”骗局终究会被揭穿,而那些不以诚信经营的企业也必然会被他们的衣食父母所抛弃。
 
企业管理咨询业的领导者-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亚太最具影响力的咨询公司
发布者:钟潇 | 标签:企业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