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基金法草案有望打破基金业发展的瓶颈等


新的基金法草案有望打破基金业发展的瓶颈
知情人士透露,新的基金法征求意见稿已于1月中旬下发相关机构征求意见。草案拓展了对“证券”的定义:“证券投资,包括买卖未上市交易的股票或者股权、上市交易的股票、债券及其衍生品,以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投资品种。”之前并不受监管的私募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风险投资基金(VC)、券商集合理财计划、信托投连险等,均被纳入监管体系。并且私募基金在符合一定条件之后,可以开展公募业务。公募基金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基金管理人在建立申报、登记等制度,避免与其管理的基金的投资人发生利益冲突的基础上,基金管理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其本人、配偶、利害关系人可以买卖证券及其衍生品。公募基金投资托管行股票、股东承销股票和证监会规定的其他重大关联交易被豁免。修订草案还对公募基金股东范围做了适当放松,不完全限定于“金融机构”。此外,在基金的组织形式上,做了重要的修改,在原先契约型的基础上,添加了公司型和合伙型。在证监会批准的条件下,基金还可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有望打破束缚基金业发展的瓶颈,基金业有望迎来一轮新的发展。

 

特殊利益集团干预政策的能力实在惊人
利益集团是现代社会中正常的存在,他们为自己的利益而进行政策博弈。不过,国内有很多特殊利益集团,对政策的影响力往往惊人。前不久《财经》杂志报道的中石化前董事长陈同海的故事中,特殊利益集团的能量就可见一斑。陈同海主政的中国石化自2006年起推出了大规模的卖壳整合计划,其旗下7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四家拟定了初步卖壳对象。如S*ST化二、石炼化分别卖壳给两家证券公司,“隐庄”早已提前布局。在得到陈同海帮助后,身为众多高官情妇的李薇调集了数亿元资金,通过上百个资金账户提前布局上述股票。利益方所涉之深令人侧目,陈同海一位至交在银行贷款1000万元,用于投资上述两股票,其疯狂程度可见一斑。2007年3月,陈同海涉嫌严重违纪问题线索被呈报高层。但在2007年2月26日,石炼化股东大会以96%的高票通过借壳方案;同年3月13日,化二的重组方案亦已成行。如果借壳化二、石炼化的方案因陈同海案而中止,有关方面将血本无归。一名目睹庄家失态的市场人士说,“头发真在一晚上白了!”据透露,这个利益共同体动用了一切资源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游说,其中最成功之处在于陈同海案由2007年3月初查拖至6月主动辞职,再到10月在中共十七大会上通过被“双规”。前后近8个月的时间差,为上述股票的腾挪提供了足够的时间。此后,腾壳、瘦身、注资、股改四步一气贯通,业内评价为“手法流畅,堪称经典”,但很少有人体会庄家们的惊心动魄。石炼化变身后,上市公司市盈率一度冲高到100倍,股东获得了超过13倍的市值回报;其后仍长期保持在30倍以上的市盈率水平。这样的高收益,得益于卖壳方的“慷慨大方”——让上市公司回购所持股份并注销。

 

银监会主席称利率市场化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近日市场传出部分银行近期已进行中短期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初步试点,最终被央行否决。上周末,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目前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推出还没有时间表。刘明康称,利率的市场化建设虽然是一个过程,但是早就开始了。“我们坚定不移走下去,先从贷款开始,然后再从存款做起。因为存款目前牵涉到一个无序竞争的问题,我们现在整个的银行目前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我们严格的审慎的流动性管理。所以为了避免引发存款的大战,大家各自提高存款利率不计成本,这个要和银行的公司治理、体制改革、风险的内控进展和进程相一致,也要和银行自己战略调增相一致,所以这个过程时间要比贷款方面会长很多,目前还没有时间表。”中国目前设有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存贷款利差约为3个百分点,这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去年10月底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其实成功的利率市场化未必是政策决定的,美国、日本都是在进入发达国家后才开始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利率市场化政策推荐成熟的时点,是政策对市场没有显著的影响,银行的经营可以平稳过渡。

(本文内容来自安邦咨询评论,仅用于学习,任何人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违者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