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粮食生产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的十项政策措施(2月9日 新华网)。
这十项政策措施主要是针对接近四个月的中国夏粮主产区严重大旱而出台的。去年秋末冬初以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山西、陕西、甘肃等冬小麦主产区旱情持续发展。据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华北、黄淮地区降水仍比常年同期偏少,主要江河来水总体将继续偏枯。夏粮生产特别是冬小麦生产遭遇干旱威胁,已经直接影响到今年粮食产量。如果今年夏粮出现大幅减产,不仅对国内而且对世界粮食供应、物价走势以及通货膨胀都将带来严重影响。
要走出大旱了才想起打井的怪圈 温家宝总理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粮食生产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的十项政策措施(2月9日 新华网)。 这十项政策措施主要是针对接近四个月的中国夏粮主产区严重大旱而出台的。去年秋末冬初以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山西、陕西、甘肃等冬小麦主产区旱情持续发展。据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华北、黄淮地区降水仍比常年同期偏少,主要江河来水总体将继续偏枯。夏粮生产特别是冬小麦生产遭遇干旱威胁,已经直接影响到今年粮食产量。如果今年夏粮出现大幅减产,不仅对国内而且对世界粮食供应、物价走势以及通货膨胀都将带来严重影响。 此前,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河南等地旱情时忧虑地说,如果夏粮减产,那么,对于通胀将是雪上加霜。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出警告称,作为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中国正面临严重干旱,而这可能给世界粮食市场造成影响。从股市反应看,干旱已加重了市场对粮食减产和涨价的预期,导致农业股上涨;从期市看,郑州商品交易所小麦期货前期出现暴涨行情。 中国粮食生产抵御大旱、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力仍然十分低下。特别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造成两个结果:洪涝时没有大坝等水利设施抵御,眼看着遭灾;干旱时没有水库可供灌溉、没有机井可供浇灌,眼睁睁看着农作物干枯、粮食减产甚至绝收。虽然我国粮食总产已经连续七年丰收,但
此前,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河南等地旱情时忧虑地说,如果夏粮减产,那么,对于通胀将是雪上加霜。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出警告称,作为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中国正面临严重干旱,而这可能给世界粮食市场造成影响。从股市反应看,干旱已加重了市场对粮食减产和涨价的预期,导致农业股上涨;从期市看,郑州商品交易所小麦期货前期出现暴涨行情。
中国粮食生产抵御大旱、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力仍然十分低下。特别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造成两个结果:洪涝时没有大坝等水利设施抵御,眼看着遭灾;干旱时没有水库可供灌溉、没有机井可供浇灌,眼睁睁看着农作物干枯、粮食减产甚至绝收。虽然我国粮食总产已经连续七年丰收,但是,其中一个因素是天公作美。如果遇到诸如今天的大旱仍然束手无策。总之,中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仍然没有走出靠天吃饭的境地。目前,中国小麦产区干旱面积已经达到1.12亿亩,但是,灌溉的仅仅一千多亩。主要是缺乏机井等水利设施。
这几年扶持“三农”力度不小,对农业“多予少取”政策发挥了作用、取得了成效。但是,在财政收入8万多亿和土地出让金收入2.7万亿,两项合计近10万亿政府收入情况下,对农业投入特别是对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仍然不足。并且往往是发生严重洪涝时才想起修坝筑堤,出现严重干旱时才想起打井修水库。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地方出现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在粮食连续7年增产后,盲目乐观情绪有所滋长,麻痹懈怠倾向有所抬头,对保持粮食继续增产的困难和挑战估计不足。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出台了十项措施扶持粮食生产,特别是增加了国家财政帮助农民克服和解决干旱对粮食生产影响的资金投入。纵观这十项政策措施,一是几乎都是应对干旱问题,二是实实在在,每一项都涉及财政下拨、补助资金问题,都有国家具体配套资金的扶持。笔者希望中央财政这些资金要做到两点:首先,用最短时间落实到农民手中和田间地头。旱情还在蔓延,时间不等人,一定要与旱情争时间、争产量。其次,严防国家财政补贴资金在下拨中被挪用。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不要低估一些地方、基层官员的“变通”能力,比如:十项措施中的(七)扩大旱区县级抗旱服务队补助范围。在原定受旱严重6省600个县级抗旱服务队设备购置补助的基础上,在增加补助旱区200个县,每县补助200万元,用于购置抗旱应急拉水车辆、移动抗旱浇地设施等。要防止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将拉水车辆变成小轿车。
这次几十年罕见的大旱正在威胁着中国粮食安全。如果这场大旱能够警醒一些地方对中国粮食安全的盲目乐观情绪,能够警示中国粮食安全存在的巨大隐患,进而采取措施从根本解决靠天吃饭问题,那么,这场大旱也有好的一面。值得欣喜的是,国家未来将投资4万亿元建设农村水利设施,希望越快实施越好。
要走出大旱了才想起打井的怪圈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