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自11月12日的暴跌令市场始料不及,300点的急跌令不少10月份开始追高的投资者"损手烂脚"。而基金仓位在达到历史高位后,基金经理在大跌中主动割肉,但在实际操作中,基金内部已出现分歧,部分前期仓位较低的基金已开始逆势加仓,年内一直"轻装"上阵的上半年状元--嘉实主题精选(070010)基金则已把仓位增至40%以上,其基金经理邹唯已发现扫货良机。但昨晚央行10日内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举动让不少基金经理领略紧缩的寒意。
基金整体减仓应对市场大跌
据德圣基金研究中心11月18日仓位测算数据显示,各类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主动型基金继续小幅减仓。可比主动股票基金平均仓位为88%,相比前周降低1.75%;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2.45%,相比前周降低1.76%;配置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73.78%,相比前周降低2.21%。测算期间沪深300指数下跌10.31%,被动增仓减仓效应明显。
本周基金仓位水平分布显示,整体平均仓位重心下移,高仓位基金减少,主要集中在较重和中等仓位水平:重仓基金(仓位>85%)数量大幅下降,占比51.74%,相比前周降低7%%;仓位较重的基金(仓位75%~85%)占比21.24%,相比前周增加1%;仓位中等的基金(仓位60%~75%)占比为9.07%,占比上升5%;仓位较轻或轻仓基金占比16.6%,相比前周下降0.2%。
基金内部操作现分化 邹唯趁机扫货
基金整体减仓应对始自上周五的暴跌,但具体到各个基金,其操作策略分化开始明显呈现。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测算数据显示,扣除被动仓位变化后,119只基金主动增仓幅度超过2%,其中24只基金主动增仓超过5%。另一方面,测算数据显示主动减持超2%的基金数量达到127只,其中48只基金主动减持幅度超过5%,减仓基金较上周明显增多,市场操作分化明显。
在整体减仓趋势中,小基金公司减仓速度和力度明显大于中大型基金公司。本周减仓力度较大的基金公司有新华、中银、信诚、中邮等中小基金公司,平均主动减仓达10%以上。而嘉实、富国、南方等旗下风格积极的基金减仓力度也较快,平均减仓6%,大幅避免了市场风险。
部分仓位较低的基金有明显的逆势主动加仓。债券基金方面,博时、万家、信诚、长盛等债券基金逆势加仓5%以上,股票型方面易方达、广发、华宝等旗下部分基金主动增仓6%以上。这些基金公司中多因为前期仓位较轻,如易方达价值、华宝消费以及债券基金。
本报记者注意到,因一直将仓位保持在接近基金合同30%的下限而踏空7月-10月反弹行情的嘉实主题精选基金经理邹唯,本周已将其所管理基金的股票仓位增至42%,虽然横向比较基金仓位仍处于低位,但可看出其独特的反向操作策略。
在市场悲观时重仓,在市场乐观时轻仓,这是特立独行的邹唯领跑今年上半年的原因。日前邹唯向本报表示,自己"喜欢站在少数人的那一边",并指出自己看好明年的投资机会,其中军工和大农业是看好的两大板块,"两个板块有点贵,所以我在等,等市场给我一个好的价格。"
10日内两提准备金率 基金领略寒意
私募基金方面,根据北京展恒理财基金研究中心对私募基金的调研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7日,被调研私募基金公司的平均仓位已大幅下滑至60%左右,下跌幅度达到20-30%。极端者减仓至10-30%,但展恒理财同时分析指出,低仓位未必代表私募都看空股市,只是其操作手法使然,不少私募基金经理仍然看好中长线的市场。
年内收益排名第一的阳光私募基金--世通1期基金经理常士杉对于短期大盘走势则直接、明确地指出,"头部特征非常明显,仍要谨慎。仓位要控制,年前大行情已经结束,系统性机会已经结束。暴涨暴跌的机会没有了,市场可能维持在2800到3000点之间振荡。"
另外,昨晚央行再次提升存款准备金率的突然措施则令部分基金经理感到紧缩的寒意。
大成基金认为如果通胀继续维持高位,未来紧缩的步伐会加快。但由于市场对以政策趋紧已经有一定的预期,所以短期市场还是以震荡为主,不会因为此消息有过于明显的跌幅。
北京京富融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海向媒体表示,央行连续上调准备金率或与过高估计通胀影响有关。他认为,此次央行上调准备金率增加了加息预期,时间和幅度是关注的重点,如果幅度较大,则A股市场不容乐观。
知名第三方基金研究机构德圣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江赛春同样看空,其认为如果通胀难以抑制,那么适度通胀形成的利好会被紧缩预期所取代,对A股市场是利空。
基金仓位操作现分歧 邹唯趁机扫货
评论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