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抢开盘 快跑量 南京楼市高唱《忐忑》(蔡)
《南京晨报》说,昨天,南京又有两家楼盘,抢在限购令细则发布的前头,紧急开盘。比如河西的仁恒江湾城二期,昨天下午4点半左右刚拿到销售许可,两小时之后就推出全部的248套房源,很快就卖出去了近一半;而江宁的上善居也加入了冲刺的行列,150多套新房不到两个小时就卖出了70多套,售楼处门外还一度排起了长队。
这些买房人,不少都是将被限购的三套房客和外地人,虽然他们也担心签约后,因为限购令出台而无法办理后续手续,而开发商明确说了,只要是当时认购了,后面的工作就是开发商的事情了。
不只是在南京,这几天,全国很多即将出台限购令的城市,大多都在上演着一番抢签、抢购、抢推盘的大戏。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存款准备金率的再次提高、限购令的即将出台…开发商的心情,估计就像标题里那首歌名一样,很《忐忑》。
 
爬城头 踏太平 走百病(蔡)
《南京晨报》说,正月十六爬城头,是南京的老习俗。昨天,大约超过10万市民,登上了明城墙,纪念这个古老习俗。
此外,一直到下个月31号之前,中华门城堡的灯会展,都会对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开放。想看灯的老人,不妨等天气暖和一点,人流量较小的时候再去观看。
 
南京迎来最后一波返程高峰
公路航空降价牌抢着开打A4(蔡)
《现代快报》说,昨天最后一波返程高峰,旅客主要是返城的民工、返校的学生。从今天开始,随着春运的结束,公路方面,部分线路票价就要大幅降价。
航空方面,旅游淡季来临,部分机票价格开始回落, 2~3折的机票开始增多,有的线路甚至低至1折。
 
下月起沪宁、沪杭增开4对半动车组A12(蔡)
《扬子晚报》说,调整后的沪宁、沪杭高铁动车开行密度加大,沿线部分车站停站列车班次增多。不过,由于南京南站还未建好,上海虹桥始发到合武方向的动车组只经过而不停靠南京,所以这次调图对南京的影响不大。
 
小区垃圾分类将试点 协管员统一考试招聘A6(蔡)
《现代快报》说,南京市城管局昨天公布了2011年城市管理工作意见,其中今年5月南京将试点小区垃圾分类,江北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南京首座餐厨垃圾分类处理厂将启动建设,另外,还将出台《协管员管理规定》,今后各区、街道招收协管员要统一考试招聘。
 
 
元宵节过了,民工潮没有来A5(蔡)
《现代快报》说,从今年的大年初六以来,安德门民工市场就一直冷清,每天只有两三千人走进市场求职,比往年同期少了近一半,每天的就业成功率仅在10%。按照以往的情况,元宵节一过,农民工就应该大批涌向城市。可昨天,元宵节已经过了,民工潮没有来……
民工潮失约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现在经济形势好,各地都在发展,以前一些民工输出大省,都采取措施挽留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于是,出来打工的人数也就比往年少了。
 
南师附中退休教师贴钱云南支教(杨 A6)
《扬子晚报》说,这位老教师,叫孙宁生。他退休后,自愿跑到贫苦的云南山区,在一所希望中学做了一名支教老师。租住在农民的房子里,天天靠煮面条填饱肚子,不但不拿支教学校的一分钱工资,还倒贴了很多钱筹办图库。 孙老师还表示: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支教下去。
 
80岁大钟罢工了(杨 A38)
《扬子晚报》说,南京白下路与太平南路十字路口,有一座民国时期的大钟,已经80多岁了。原来路过这里的市民,不少人都喜欢抬头看一看时间。但最近这座大钟罢工了,指针不走了。原来是因为这个大钟零件老化了,但因为这座大钟型号太老,几十年前就停产了,所以零件配起来特别困难。
有市民建议,如果大钟真的不能修好,可以将指针固定到某一有纪念意义的时刻。
 
放不下最后7户老主顾 刷马桶老太放弃受捐不弃马桶刷(杨 A3)
《扬子晚报》说,南京有这么一位老太太,叫冯桂芳,今年已经79岁了,61年前,她就开始替南京近百户人家倒马桶,每家每月收费3毛;如今,61年过去了,她还在替人家倒马桶,可是主顾只剩下了7家,一个月挣200元。前些日子,有网友拍了她一张照片,发上了微博,这位刷马桶的老人很快就感动了众多网友。之后,有爱心人士提出每个月资助她200元,直至她终老,前提是:要她不再倒马桶。但她拒绝了,她说:我不倒马桶,老主顾们咋办?
她的理由让人心生温暖。祝福这位老人。也希望社会能给老人一些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帮助。
 
北京公安局微博晒警察舞技   A9    方
《现代快报》说:前天,北京市公安局平安北京微博晒出了警察街舞迎新春的视频,5名男民警和7名女民警大跳街舞和Nobody,此举引起网友热烈转发和讨论。警方介绍,这是去年底公安内部联欢时拍的片子,通过微博平台发出来是为了更全面展示民警形象,也是宣传上的一种尝试。
网友对这事儿褒贬不一,我觉得,警察开联欢会,大家表演个节目,再正常不过。民工兄弟跳街舞,大家能看得热泪盈眶激动万分,看警察跳街舞,不激动也就算了,不鼓掌也可以理解,但是总没必要上来就拍板砖吧。胆子不小,敢袭警…
 
有了iPad、iPhone早教机,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学习?(杨 B1)
《现代快报》说,现如今,这苹果iPad和iPhone在小孩子中间,也流行起来了。很多家长原本是想把iPad当教育产品,下载一些教育软件,让孩子能随时随地学习。但现实很残酷。虽然苹果手机和平板电脑中,不少游戏的说明都是英文的,但孩子们在玩游戏上面几乎都是天才,他们只要摸索一阵,就无师自通了。当家长们发现iPad已沦为孩子们的游戏机时,他们还能那么淡定吗?
不过有专家就说了,苹果平板电脑的触摸屏模式,符合孩子直接、直观地针对物体操作的要求,对开发小孩子动手、动脑都有好处。
 
3年级女儿寒假作业难倒父亲 语文老师仍未答对(杨 自选)
《东方早报》说,郑州市有一位王先生,小孩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前几天,小孩拿了寒假作业中的一道题,来问爸爸,却把在报社当了多年文字编辑的爸爸给难住了。怎么个题目呢?问12个小时,用一个汉字表示是啥?就这道题目,却考了很多人,连郑州大学的语言学教授和中国社科院的词典专家也给不出标准答案。
不过有孩子用下面的秘密武器来搞定寒假作业。我们倒是不敢推荐。来看下面一条--
 
中小学生上网搜索答案写寒假作业(杨)
有媒体(《东北新闻网》)说,沈阳有个小男孩,今年初中一年级,眼看着快要开学了,寒假作业还有一大半没完,于是就动了这么个歪脑筋,上网搜答案,结果真是事半功倍,很快就搞定了作业。
我在网上看了一下,发现:从小学到初中,甚至高中,都有不少学生在网上发帖,求寒假作业答案,甚至还有提出给答案就付现金,或Q币的。与此同时,这些发帖子、写微博的学生还不忘大吐苦水,说:寒假赶上过年,父母还给报了好几个辅导班,这么多寒假作业,哪有大块时间完成呀。寒假作业只好挑着写,剩下的想别的办法。
 
医院输液时上网每小时5元 被批为人民币服务(蔡)
《广州日报》说,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最近推出了病人输液时可以上网的服务,收费5元/小时。有网友说,5元/小时的上网费,充分发扬了宰人不见血。和为人民币服务的精神,并戏称这家医院是最会挣钱医院……
前天,这家医院说,当初推出该服务是为了满足部分年轻输液患者的需求,而且5元/小时的价格也不算贵,已经过当地物价部门的审核。这只是周瑜打黄盖的事情,又经过当地物价部门审核,而其他地方还有更多不合理的强制消费。不过,如果上网费用能低一些,会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