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这是大处着眼,那么小处着手是什么意思呢,它就给你具体的生产知识的方法。那么这十多年来我个人的归纳,生产知识的方法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我用中国的文字给它表达出来,这是最近两三年我才给它起的名字,第一种叫相连论,第二种叫相似论,第三种叫相反论,第四种叫相合论。相连论、相似论、相反论、相合论,当然你还可以发展,还可以发展其他的相什么什么论。“相”这个汉字也非常容易,在古代科学里面很强调这个“相”,相连,相似,相反,相合,当然还有别的。这四种论它的背后都是四种方法,每一种方法几乎是任何初中毕业以上的人都可以马上掌握,即使你没有初中毕业以上你也可以马上掌握。这四种方法的内容现在不说,后续的课程我们要逐步进行说明,这里浅提一下,点一下,就可以了。这是我们讲的第三句话,“生产知识的知识是决定的力量。”第四句话是“知识产权化后的知识是现实的力量。”这句话实际上和知识产权有关,在这里不做解释,后续再讲。最后一句话不用解释,“知识实践化后的知识是绝对的力量。”
好,从我们第一次课程开始,到今天为止,我们完成了这门课的前提部分。我们这门课大概总共只能上十次课吧,十次课今天已经是第三次了,25%已经过去了,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在上其他任何一门课程的时候,当这门课在已经上到25%的课时的时候,仍然还没进入到第一章,有这样的课程吗?应该没有。但在我的课程上,我喜欢这样做。我特别强调前提,就像我们做博士论文也是一样,重要的不在于你的推导过程,而在于你的前提在哪儿,丰厚的基础在那儿,这一点非常重要,像盖房子一样,那个基础要打得牢牢的,剩下的砖瓦一堆堆就差不多了。关键在基础,所以前提很重要,一定要注重。好,从现在开始,我们进入所谓的本体阶段,所谓的新范式宏观经济学。
对“范式”做个说明吧,这是我们中国人给它做的翻译,“范式”—— Paradigm这个单词,一般的小型词典你还查不到这个词,起码得2万个单词的词典才能查到这个单词,Paradigm,范式。我们很多研究不是都有所谓的范式之争么?什么什么范式,是吧?而我这里前面用了一个“新范式”,啥叫“新范式”啊?不就是N—E—W么?N—E—W啥意思啊?牛!新的才叫牛,是吧?初生牛犊不怕虎啊,牛!新的才叫牛,是吧?你不新还牛什么。重复,复制,牛什么?所以英文可能是古汉字的一个分支。所以叫新范式。我这里稍微给大家说点英文吧,我这个人英文很注意研究,我跟大家说过吧?我十五年前要编两本英文工具书,最近这个工作又开始启动了,因为今年有一个硕士生,她是学外语专业的考到我们系来了,我说正好,我们两个一起合作吧。Para—,这个可以查下英文字典,它可以和很多字母结合起来,达成新的含义,而且我发现这些单词都很精彩,稍微说几个吧。天堂——paradise,是吧?还有什么,加一个dos是什么?悖论吧。很有意思啊。哦,加个—lyze,什么? paralyze,瘫痪,很重要啊,当然瘫在床上也能干事。再说一个吧,—mount,可以吧?叫什么?最高。最,中国人不喜欢最么?最大,最高,都喜欢最。还有什么,还有一个寄生虫是吧?parasite。再来一个,跟我们经济学有密切关系的,parameters,参数,多重要啊!所以这个para—有好几个,音阶好几个吧,可以形成一个词群,这个词群对搞这个专业的人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宏观经济学国内国外的版本非常多,你为什么把你所著宏观经济学叫做新范式呢?新在哪里,新在何处呢?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新在观察问题的角度上,新的视角,必须对宏观经济学的观察有一个新的视角;第二个,有一个新的架构,所以我才能够说,多少有一点胆量说,叫新范式。那你所说新视角,你究竟有哪些新视角,和一般的宏观经济学不太一样呢?或者说,重视强调的强度不一样呢?我觉得有下面几个视角,对在座的各位学习和研究宏观经济问题有帮助,也是我这本书的一章一章的内容。
第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词——制度,不是有所谓的制度经济学吗?在座的各位研究一下制度财政学,制度金融学,都可以去研究它。太重要了,是吧?三十年来中国所以能够有发展,人还是那拨人,为什么有天翻地覆,有经济规模很大的变化呢?制度改变了。这是第一个观察问题的视角,从制度的角度来观察宏观经济,第一个视角。第二个视角,我比较喜欢的,从逻辑的角度观察,宏观经济本身它一定是一个符合逻辑的东西,宏观经济学也是如此。从逻辑的角度去观察,在我这个经济学里面,有一章叫制度,有一章叫逻辑,你去看一看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学里面,有谁的经济学的专著里面,有一章叫逻辑?如果你看到有这样的东西,你告诉我,可能我没有看到。制度是第一,第二个视角是逻辑,第三个视角,我把它叫创能这个概念,这是我提出的一个概念,字典里面没有。创能,从创造、创新、创业这个角度去观察宏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学习宏观经济学,创能。这是我提出的一个概念,你可以去查一下。那么还有一个什么角度呢?当然是国际的,国际视角。在我的宏观经济里面强调国际视角,只不过我的国际和别人的国际多少有点区别,其中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学习和研究宏观经济,必须研究美国。
好,下面我们来谈架构吧,宏观经济学的新架构是个什么架构呢?宏观经济的本质在哪呢?我认为有一个概念可以概括宏观经济的本质,包括在座的各位搞财政和金融,这个词非常重要——循环。循环,流量,资金流,物质流等等。循环是宏观经济的本质,循环,整个世界几乎都是循环,但是宏观经济要从循环角度去观察,很多书里面强调了的,不是没强调,是强调的不够。那么新架构里面的第二个部分是什么呢?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进行监测。学习经济的目的是什么?要了解,要监测,是吧?社会科学嘛,你要监测。那么,第三个是什么呢?当然要做点规划了,未来嘛,不能仅仅是监测啊,还要对未来做点规划嘛,远虑和近忧嘛,对不对?最近我还想写一篇文章没时间写,我不赞成在中国编制五年计划,我认为中国应该编的是十年规划。五年计划基本没价值,它基本没价值,为什么?因为中国太大了,小国家编五年不错,没问题,但中国的经济,这么大的一个地区,它要整个的传递一遍就要好几年呢,清楚我的意思吧?所以我想写的这篇文章就是《中国应该停止编制五年规划》,真正花精力编制十年规划,超越一届政府。那么新架构里面的最后一章是仿照了凯恩斯的《通论》,《通论》的最后一章是所谓的杂论,一个哲学的思考,所以我这最后呢就叫杂论,从哲学的角度来做一点思考。这就是新范式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点,也就是有三四章加四章八章的内容组成,这就是我讲的新范式宏观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