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春节前,楼市调控新国八条震撼面世。
其中的第(六)条,就是限购条令!要求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原则上对已有1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
那么,京、津、沪、渝4个直辖市,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再加上27个省会城市,明确将要实行限购的城市就已经达到了36个。除此之外,按照新国八条另加“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限购政策,从目前市场的情况来看,在全国范围内施行限购政策的城市很可能将达到60个,几乎是现在施行限购城市数量的两倍。
要说原先国十条对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是个笼统或朦胧的概念,那么,现在新国八条对于限购令的城市提出了量化要求,即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36个。
另加的“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恐怕就是楼市较热的部分三四线城市吧!现在还没有点名,也许以后随着事态的发展,会先点70个大中城市的名,再点全国城市的名,最后甚至是县域城镇的名!
可以说,春节后是各地限购令的群发期!
还有,随着新国八条的出台,政策的时滞效应将在3-6个月后魔力般的凸显。第一季度,抑或是退房潮的潜伏期或给力期;第二季度,抑或是退房潮的发病期或成交的休克期。
当然,限购令出台前,不少地方也会出现抢购的怪现象,就是俗话说的“限购令”俨然成了短期的“促销令”!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月份,昆明主城四区成交套数接近2010年全年成交套数的五分之一,成交面积和成交金额也均接近2010年成交面积、成交金额的20%。即在昆明及国家“限购令”出台后几天,迫于政策压力下,昆明购房者加快了房产备案登记,导致整体成交量上调,成交量在短期内实现暴涨。不过此后,由于政策效果释放,昆明出现退房现象。退房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限购令出台之后,银行贷款政策紧缩,首付款比例增加,超出买受人承受能力,买受人也只能办理退房手续。
诚然,2011年的一季度退房潮袭击各地势不可挡。一般情况下,首付款每提高10%,楼盘成交量会同比下降20%,这是除去加速原理的效应的,否则,楼市成交会不很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