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让速度回落的治胀妙方!


据:中广网北京24消息(记者张棉棉):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判断,我国的通胀形势已经转变为成本型通胀。

  厉以宁: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有四种原因造成:第一,原材料短缺,因为短缺而价格上涨。第二,农产品供不应求,农产品的供不应求引起了整个成本上升。第三,因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引起了物价的上涨。第四,土地价格和房产价格上升,关于土地价格和房产价格上升,使成本增加。

  那么,如何来应对这种成本型通胀压力?由于现在国内普遍认为目前的通胀形势还是一种货币现象,因而政策依然是采取了从紧的调控手段。但是厉以宁认为,实际上,紧缩的宏观政策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目前的问题,无法完全有效应对成本型通胀压力。

  厉以宁:宏观紧缩政策不能解决原材料的短缺,也不能解决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问题,也不能把劳动成本上升的问题消除掉,可能对房价的上涨、土地价格上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既然已经上升了,成本还在推动着总价格的上升。

本博作者认为:稍微往前追溯一下,就很清楚那些成本上涨的原因是什么。那就是之前的过度投资!所以,再抛出一个“成本型通胀”的说辞,毫无必要,只能起到转移调控方向的“作用”。

之所以,又有新的说法,其政策主张是很显然的,不要紧缩,而要宽松。宽松当然会有某些短期效果,但长期呢,岂不是又去创造一个更大的泡沫?!

有句流行语说得好,是债总是要还的。经济学家不要总认为,更不要总让宏观决策者产生错觉,有那种不需要经过经济速度回落,就能够治好经济病症的“妙方”!经济学界,最好也不要有包治百病的“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