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晚年为何说要去“卖年糕”?


毛泽东晚年时,有几次和身边工作人员感慨地说:我老了,看来得去“卖年糕”了。
   

看到这里,读者可能不禁要问,泱泱中华的伟大领袖还需要去卖年糕?

    

原来,这是毛泽东的幽默自嘲,“卖年糕”之说来自传统相声《歪批三国》。

  

在这个经典相声中,苏文茂以其“独家”的“苏批三国”版本考证出张飞他姥姥家姓吴(吴氏生非),三国里有三个做小买卖的(如赵子龙:赵子龙他老卖年糕),还有三个数学家(如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等,其中有这么一段:

   

甲 哎,对。姜维唱的几句流水板,把赵子龙这点儿家底儿,全给抖搂出来了。后人才知道他是卖年糕的。

乙 哦,姜维是怎么唱的?

甲 这样唱的。

乙 您学一学。

甲 (唱)“这一般,五虎将俱都丧了,只剩下那赵子龙他老迈年高!”说赵子龙是“老卖年糕”。也就是说一辈子没卖过别的。

    ……

这个相声段子毛泽东很喜欢听。他一直以来对相声兴趣颇浓。

   

从西柏坡迁入北平后,毛泽东曾多次观看梅兰芳、马连良等京剧大师表演京剧折子戏,还建议由侯宝林等相声演员表演几段轻松幽默的相声。

  

有一次,当时的北京市领导叶剑英、彭真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准备了一台文艺晚会。当毛泽东得知安排了侯宝林新创作的相声段子时,高兴地说:“侯宝林是个人才,我很想听听他的相声。”

   

侯宝林多次进中南海为主席说相声。旧段子很快说完了,为了使毛主席听的相声不重复,侯宝林开始搞创作,自编自演。要毛主席喜欢的相声,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含量,这很不容易。这就逼着侯宝林阅读大量古书作为养料。有一次他编了个调侃诗人的相声,讽刺腹中空空,又要附庸风雅的俗人。作诗曰:“胆大包天不可欺,张飞喝断当阳桥,虽然不是好买卖,一日夫妻百日恩。”听着这前言不搭后语的“歪诗”,毛主席笑得弓下腰,半天直不起来。

  

毛泽东对相声演员马季也非常喜爱。1959年至1963年,马季所在的广播说唱团经常去中南海演出。毛泽东最喜欢听马季表演的两个段子:一个是揭露江湖医生骗人伎俩的《拔牙》,一个是张寿臣创作的《装小嘴儿》。1963年,马季下乡到山东文登县进行创作,写出了三个相声段子:《画像》、《黑斑病》、《跳大神》。毛泽东知道后很高兴,说“那好,演一演,我听一听。”看完演出后,他还握着马季的手说:“还是下去好!”

  

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八大军区司令员互相对调,并且提议邓小平参加军委领导工作,这是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周恩来随即部署有关事宜,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军委会议。

  

1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的游泳池里,接见了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46位高级将领。

   

此时,毛泽东已年届八旬。

  

毛泽东即席讲话的开场白出人意料,他说:“送君送到阳光路,你也苦,我也苦,手中锣儿敲的苦。”刘继兴查阅了大量资料,始终查不到是引用的哪一段戏文,可见毛泽东的学问太渊博了。

  

毛泽东并不理会那些面面相觑的将军们,继续沿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这一般五虎将俱都丧了,只剩下赵子龙老迈年高。我年老了,也要去‘卖年糕’,要到福州去卖年糕。南京不去,南京太热了。”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在正式场合里提到“卖年糕”,幽默之中夹杂着一丝伤感,但更多的还是抒发了他“虎老雄心在”的暮年壮志。

   

1975年5月,毛泽东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吟诵了清代严遂成的《三垂冈》中的两句“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接着说“这就是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晚年时,毛泽东还特别喜欢吟诵屈原的《离骚》,谢庄的《月赋》,庾信的《枯树赋》,李白的《梁父吟》等。《离骚》中的“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更是时时拨动他的心弦。

   

“不吾与”、“老泪多”与“卖年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折射了毛泽东晚年“英雄迟暮”的沧桑情怀,以及对时光无情飞逝的无限感慨。(刘继兴)

 

 

刘继兴之毛泽东系列毛泽东鲜为人知的幽默诗 毛泽东心目中最能打仗的帝王是谁? 毛泽东的黄河情结 

毛泽东欣赏的“党内一支笔”   毛泽东交往最多的老同学  《水浒传》让毛泽东赢了蒋介石?

最早预见毛泽东成为领袖的人是谁?  毛泽东钟情的三项体育运动   毛泽东笔下的两个汉奸文人

毛泽东最爱读的一部幽默小说  毛泽东评点最多的古人  唯一敢对毛泽东蒋介石都多次直谏的人 

毛泽东与蒋介石晚年的默契“合作” 毛泽东唯一写文革的诗 毛泽东与鲁迅彼此是如何评价对方的? 

毛泽东为何说人民军史要从叶挺写起?  毛泽东六赞刘伯承  毛泽东为何1943年才正式成为全党最高领袖?

毛泽东写给女性的六首诗词     毛泽东晚年为何说要去“卖年糕”?  毛泽东的四次“上兵伐谋”

毛泽东八评赤壁之战  毛泽东比蔡和森“略输文采”?    毛泽东的幽默纸条竟然救了一位名医

毛泽东邓小平都爱看的一部小说   毛泽东两代人婚姻“亲上加亲” 毛泽东最敬重的国民党大才子

毛泽东是如何将《周易》运用于战争的?  对毛泽东影响很大的七位老师   毛泽东曾用过的二十六个名字

毛泽东痛失几位亲人时的千古绝唱   毛泽东诗词中的27个谜语  毛泽东为何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毛泽东特喜欢的三首讽刺散曲  毛泽东铁面反腐处死七个贪官 毛泽东为何对军衔制立而又废?

毛泽东与国民党的两次诗词大PK  毛泽东是如何看待中医的?  毛泽东眼中最厉害的帝王师是谁?

 

刘继兴文化文章:  妙笔生花的老报纸标题  “乱七八糟”源自史上两大内战 五首雷人的经典啰嗦诗

农村春联的冷幽默  书生气:文化名士们的真性情 不可不看的一组超短妙文!  古代食文化的经典之作   

谁是蒙古征服史中最难啃的骨头? 三国赤壁究竟在哪里?  史上最绝妙的名人联 飞扬文字之浪漫集结

《西游记》:长盛不衰的成功学读本    太平天国的两大藏宝之谜       鲁迅鲜为人知的两首打油诗  

李自成的百万大军瓦解于鼠疫?   一则妙趣横生的文化谜语   中国人寿竟然老用错成语“一言九鼎”

中国古代十首经典艳情诗 挽救了许多生命的六个字 文人遭遇的离奇骗术 历史上最早的“十三太保”

《执政能力》中“葛优书记”原型是谁?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刘继兴精品文章之历史牛人系列      大老粗们的那些豪迈诗   曾国藩曾因天赋不高遭小偷奚落

灭元军最少的朱元璋为何能一统天下?   少林寺走出的两位开国将军    吴佩孚的幽默批示太有才了

李自成:史上最牛的下岗工人   第一个火线牺牲的我党早期领导人是谁?  王明与张国焘的两次较量

杜月笙鲜为人知的四个侧面       章太炎捧杜月笙臭脚使国学蒙羞?  最荒淫无耻的民国军阀是谁?   

金庸笔下有违科学的三处硬伤     金庸不熟悉科技史闹出六大笑话   历史上打仗最厉害的竟是文弱书生  

秦始皇:中国旅游开发第一功勋     李白:主业开矿副业写诗        美色当前,令孔子大跌眼镜两将军

鬼谷子:史上培养奇才最多的牛人  从奥运明星中走出的军事天才     史上最搞笑的大国首脑         

唯一被国共两党都开除党籍的牛人  削发为僧的两大绝代风流才子     拥有40位妻妾的民国风流将军

中国近现代最博学的人是谁?       比周星星还能扯的搞笑皇帝       风流成性的大汉奸周佛海

令蒋介石戴笠杜月笙胆寒的杀手    钱钟书《围城》之外的俏皮话     达·芬奇:空前绝后的多学科通才

李敖最羡慕的风流男人是谁?    历史上最恶毒的文痞之骂           文人赠给盗贼的三首绝妙诗

林彪早年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从奥运明星中走出的军事天才        "民国第一写手"的传奇文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