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50亿元减排,再显治理污染给力


乌市50亿元减排,再显治理污染给力
2011年乌鲁木齐市计划投资50亿元,其中政府投入资金不少于30亿元,主要用于落实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各项措施,计划实现拆并分散燃煤锅炉5000台,减排二氧化硫5000吨。(见1月30日《天山网》)
众所周知,乌鲁木齐市由于三面环山的特殊地理环境,加之冬季大量锅炉烧煤取暖,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使之大气污染严重乌市是全国乃至全球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多年来,乌市因空气污染严重,成了各届领导的心病,治理环境的步子也从未停止过,从今年又投资50亿治理减排,就可以看出,政府为了营造乌市一个干净的蓝天,为了百姓有一个洁净的生活空间,不论是从财力上还是力度上都加大了治理步伐。搞好乌市节能减排工作,不但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情,而且对新疆当前的开发建设也有莫大的好处。因此,乌鲁木齐2011年拟投50亿减排5000吨二氧化硫不仅是一个利疆利民的好计划,而且意义十分深远。
 
首先,燃煤锅炉散发出来的污染是乌市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因此,投入一定的资金拆并分散燃煤锅炉,是减排二氧化硫的一个重要措施,治理也治到了源头上,只有将这些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的燃煤锅炉加以改造和治理,才能起到有效的治理环境的作用。而这也是最受百姓欢迎的惠民措施,因为,治理好了环境,百姓身体少受污染,身体也就更健康了,身体健康了,百姓心情自然就了舒畅,心情舒畅了,精神也就好,那么与政府同心同德建美好新疆的干劲就会更足。因此说,投资50亿治理减排是为了子孙后代的长久发展、是为了增加人们的福祉,是惠民的好举措。
 
其次,新疆大开发,乌市要建成西北国际商贸城,打造成西部明珠,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也难以留住人,吸引人。而要想招来“金凤凰”,只有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现在新疆正逢百年难遇的大好时机,中央政策支持,各省市大力援疆,“软环境”万事俱备,而“硬环境”因空气污染尚差强人意。然,有了一个好的“软环境”,必定还要有一个与之相应的“硬环境”,只有这样,对新疆的大开发、大发展才能相得益彰,才能相辅相成,才能更快更好的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因此,新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今年投资50亿治理减排,是构建新疆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乌市的必然选择。
 
二〇一一年一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