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名列竞争力第二很可怕


北京名列竞争力第二很可怕

 

今天的《新京报》报道说:“中国社科院开展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显示,上海、北京、江苏继续在全国名列前三。”

北京名列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第二,这个消息传来,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好消息,反而很可怕。

我虽不是北京人,关于北京的发展我写了许多评论,我不是不爱自己的首都,北京的这种发展也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应该质疑的是社科院排出的是“综合竞争力”,北京还有这样的竞争力吗?

2009730日中国产经新闻载文分析:“北京属于严重缺水城市。资料显示,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在减少,北京的人均水资源量从1949年的1000立方米下降到2008年的不足23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值的1/13。有国外媒体称,‘北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大城市之一’。” 2011126日大公网报道:“由于北京人口已经超负荷,加上干旱情况不断恶化,北京一直存在的缺水问题迅速加剧,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危机。因此,北京正计划引黄河水入京,缓解用水紧张。

远远不止这些,关于北京人口2011221日有报道说:“北京常住总人口破2020年控制目标,超资源承载极限”。也就是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确定的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更大大突破了北京‘十一五’规划末常住人口1625万人的控制目标。”

至于北京的交通拥挤的状况地球人都知道,以至于在北京买新车上牌子要摇号决定。

最近也有报告说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杭州房价跃居榜首,北京紧随其后位居亚军。不过这个数字是20101-6月份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杭州房价极差小,实际上还是北京房价首屈一指。

林林总总,社科院把北京列为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显然有悖于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含义。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口极度膨胀、交通拥堵、住房价格过高怎么会成为最具有竞争力?

凤凰网在一篇报道中说:“所谓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指一个省(区、市)域在全国范围内对资源的吸引力、对市场的争夺力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带动力。据课题组介绍,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9大指标体系,涉及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财政金融、知识经济、发展环境、政府作用力、发展水平和统筹协调等指标。”

中国社科院认为京沪人均GDP1万美元 已到发达国家水平。

凤凰网的报道还说:“‘财政金融竞争力’、‘知识经济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一。据分析,这与跨国公司总部和高校、科研院所汇集首都有关。”

看到这样的解读心中越来越害怕,因为今后的北京水资源不足将越来越严重、人口极度膨胀越来越严重、交通拥堵也会越来越严重、住房价格也会越涨越高!

这就是社科院的科学发展观——难道不更可怕吗?

二〇一一年三月一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