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此景,对于抱有中国房价不会下跌心理的既得利益者来说,无疑是一记闷棍,然对于意欲购房之普通民众而言,却是一个福音。
作为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应以什么样方式应对市场变局呢?
笔者认为,任何一个希望能继续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淘金”的开发商,都该早日认清有关形势,采取主动降低房价的方式,重新迎接楼盘销售的春天和夏天。
现在形势究竟如何?为何一定要采取降价的方式呢?
首先,我们不妨先从国家形势谈起。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巡查、考评、约谈和问责制度,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还指出,“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并明确讲道,“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
在全国两会前夕,在全国两会上,且一周之内,国家领导人一再明确强调房价问题、民生问题,而且将“民生问题”上升到“也是重大政治问题”之至高点。这是极其罕见的,甚至是从未出现过的。
凡此种种,其实无不透露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这就是国家已经充分意识到中国房地产的畸形发展,不但“恶化”了民生,而且还对社会稳定,以及对政治安全等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有鉴于此,中央目前对国家发展战略做出了重大调整,即将民生问题上升为“也是重大政治问题”之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并按照战略调整之需求对未来做了明确的规划。换言之,未来中央财政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和迷恋性,于主客观上都将会越来越弱,而地方财政亦会随着中央财政的步子前进。也就说,将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对房地产开发商的扶持方式和力度等都将会有所变化,且定然“使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诚然,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土地财政”一时难以退出中国财政,但国家发展战略已经做出重大调整,所以未来国务院和地方政府都必将是站在“也是重大政治问题”的高度,去指令各有关方面全力一一去落实。即“土地财政”必然会逐步减弱,甚至最终退出中国财政(未来政府退出土地市场,而由各有关方面自行依法“交易”而交纳税费)。
其次,我们再简单看看民间形势。
在国家一再强调抑制房价,而把“民生问题”视为“也是重大政治问题”的新形势下,面对房价已经开始出现松动的现实,“房价会降低”正在形成亿万民众的共识,而有能力购房者又因地方“限购房政令”之约束,不能成为实际的购买者。久而久之,全国任何一家房地产企业都会无法支撑下去。尽管其也会售出房子。
当然,大凡开发商,一般而言都明白这些,但是明白了不想法积极地去解决,那也毫无现实意义。
是的,开发商可以继续拿钞票去借“商用专家”的嘴发声,也可以给其他某些方面“上供”银子以供维系“高房价”。
但是,面对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面对包括住房等在内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面对中国楼市事实上已经遇冷而房价开始松动的现实,以及楼市继续降温的趋势,谁还能让其原有的“魔力”得以尽情发挥,而让民众相信房价不会下跌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国开发商应认清形势,早日抛掉某些幻并主动地降低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