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商首重道义,大中绝非陈晓


天大的野心对天大的野心,不可能做朋友,肯定做对手。这是黄光裕和陈晓的宿命。只是,陈晓的运气不好,没有逮到一个公平决斗的机会,只能趁黄光裕之危。也许陈晓本不想落井下石,可天赐良机,不抓住岂不可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这样揣度陈晓,难免有小人嫌疑。算啦算啦,就当没说。

~~~~

国美乱局终于平静。我前两天在微博上说,这个安排,我理解为张大中在位,杜鹃在职,黄光裕遥控。这是黄光裕出狱之前最好的状态,如果黄氏家族内部不出什么问题,此局面可持续下去。

有朋友问,那么张大中会否步陈晓后尘,也来次宫廷政变?我断然曰:不可能!张大中和陈晓,不是一路人。我和陈晓没接触过,认识大中却有二十年了,以我的观感,张大中是位君子。如以一字概括,就是“正”。

二十年前,我在《中国工商报》做“非公经济专刊”,一次由海淀工商局个私科刘永全(老刘,好搓个小麻将,古道热肠,好张罗,乐助人,多年不见矣)帮忙组织的座谈会,认识了张大中。大中开辆波罗乃兹,风尘仆仆而来,说是刚刚自驾旅游回来。感觉此人外表和善而内心坚实。后来我和几个朋友办过个做公关策划的小生意,还挣过大中两三千块钱的业务。具体事情不记得了,印象比较深的是大中的音响店那时刚刚从羊坊店搬到西四不久,给我们业务费的时候,还送了个有礼品包装的钱包。我那时在大中店里买过四喇叭的“金钟”牌音箱,卡拉OK混响器——接录像机用的那种,在当时算是不错的家庭K歌设备了,可以天天跟着录像带唱“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后来,超音波(现在没了吧)、国美等群雄并起,大中也从开专业的音响店到开电器连锁商城,北京人民买便宜电器的好日子来了。我还曾为西四一家“艺丰电器商行”策划过会员积分活动,开京城商业之先的哦。当时《北京日报》赵靖云自己找来,写过很牛的报道。此人也是很牛的人,早就高升啦。还有《中华工商时报》当时的记者王长田,写过我们好几篇大块头报道哩。长田,现在可是更牛的人物喽。我看长田兄弟将来能超过中军兄弟。所以,建议王中军学学黄光裕,趁早把王长田的光线收购喽。哦,传说王中军刚刚改了名字,把中改成了忠。心之居中,人亦得中。子思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这些年,我自己的家电换过N轮儿,却一直对大中音响、大中电器情有独钟。即便在大中电器卖给黄光裕之后,仍习惯于到大中买东西。细想想,主要是对张大中这个人的好印象吧,觉得在大中店买东西,靠谱,踏实。万一真有啥问题了,还可以斗胆说,我找你们老板去……其实从来没找过,因为从来也没有过啥纠纷。当然啦,估计找也没用,大中哪里还会记得当年的小记者、小公关业务哩。^_^

黄光裕请陈晓来打理国美,我就疑惑过,陈晓此人,商业智谋或不在大中之下,但为人方面,就未必有大中的敦厚。也许,黄光裕是考虑张大中只熟悉北京、天津,对南方市场不熟悉吧。不管怎么说,黄光裕用陈晓,显然是养虎为患。而从陈晓立场想,和黄光裕这样一个霸气外露的老大合作,也是与虎谋皮。

一山不容二虎,黄光裕和陈晓这两个野心大过天的人,不来场巅峰对决才怪。

野心,是商界人士之必备素质。敢想,敢干,敢赌,也敢放弃。我等之所以为百姓、逸士,关键在于没有足够的野心。没有野心,就没有与人斗的动力和勇气,只能如孔夫子教诲,富贵“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天大的野心对天大的野心,不可能做朋友,肯定做对手。这是黄光裕和陈晓的宿命。只是,陈晓的运气不好,没有逮到一个公平决斗的机会,只能趁黄光裕之危。也许陈晓本不想落井下石,可天赐良机,不抓住岂不可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这样揣度陈晓,难免有小人嫌疑。算啦算啦,就当没说。

很多专家、学者讲,商业就是商业,可以谈谋略,谈规则,不要谈道义。不过,在我看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谋事即谋时,谋时在乎人。不谈人心、道义,一切都没有基础。《菜根谭》说:“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得;衰时罪孽都是盛时作得。”凡事有先后、因果,人之道义,是一切成败的根本!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所言,尤铮铮在耳!

去年99日,我发了篇博客,《黄光裕认错,赞;陈晓不仗义,鄙视!》。我对黄光裕的评价是:“黄光裕从一个小裁缝做到今天,其聪明、智慧、毅力、信念、运气等等,比我等常人要强太多太多。分析此人的模型,乃是内心草根(坤卦),外表强势(乾卦),所以做大之后,难免有违天条,致使上下不通,在遇到关键时可能因逐小利而失大局。如果他早能做到‘日三省吾身’,也不至于如此。都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江湖之广大,也不是只有华山一条路的。所以,黄光裕过去因为一意孤行而导致灾祸及身,今天的反省、认错和道歉,如果是发自内心的,则至诚如神,可能让他把错位的乾坤逆转回来,由否而泰。” 文中对陈晓的评价是:“无论用怎样复杂的财务逻辑来解释,陈晓们行为之目的,可谓路人皆知——借机拿下黄光裕的控制地位。这种行为,难道不是背后捅刀,落井下石么?恻隐之心何在?辞让之心何在?如此不讲义气,就丝毫都不觉得羞耻和内疚么?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本末颠倒,总归要再颠倒过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黄光裕以及N多首富们之前的行为,无数次验证这一天条了,陈晓们岂能除外?我个人看,陈晓们的行为不会成功。有朋友问我,陈晓真的弄成了,如何?我说,那我个人以后就不再去国美买东西了呗。一群对合作伙伴和老东家都不仁不义的人执掌的企业,对顾客能讲诚信么?”

附该篇博客文章的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 49363f340100kww3.html

 

时过境迁,陈晓终于离开国美。不知他乘坐黄光裕当初送给他的迈巴赫绝尘而去时,心里在想什么。壮志未酬乎?报仇未遂乎?还是得其所哉,心愿已了?这些江湖枭雄们的心思,不猜也罢。

现在,有张大中辅弼,国美当可无恙,甚而有机会再展宏图。不过,经陈晓一局,企业精气受损,魂魄有失,需固本培元。我有一些建议:

对国美。国美的根本要务,是构建价值观。其实黄光裕名字出自《三字经》“光于前,裕于后”。张大中名字出于《中庸》。我希望,国美应该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础构建企业文化,其核心是价值观,要自上而下形成共识。《中庸》里的一段话,建议认真领悟之:“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国美当前还有个重要问题,就是统一形象。国美乱局,从《易经》角度说,和LOGO、形象的乱用有关。其实,我们讲国美的能量问题已有几年了。呵呵。参见2010927我的博文《国美之乱的能量原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63f340100l8he.html

对黄光裕。趁难得之闲,不妨系统地研习经史子集。黄光裕有有潮州人的经商天赋,但霸道而不王道,所以难免有此一劫。荀子说:“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强夺之地。”黄氏最大的短板,在治人。其实管人即管心(陈峰语),这方面,柳传志、张瑞敏、陈峰、任正非,皆王道老大,可多参详。为人方面,黄宏生也很值得推崇。至于王石之辈,吾不语矣。呵呵。

对杜鹃。中国银行确实是个好系统,出美女人才。我的前老板徐新(投资界风云美女)也是中国银行出身。母仪天下,最重要的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对张大中。大中兄宅心仁厚,转让大中电器得36亿现金后,纳个税6亿,为中国企业家首屈一指。闻大中兄曾在陈黄争夺最紧要关头出手力挺黄氏,且表示仅为图报,利息也不要,真君子也!其实大中兄乃有王者之风,之前“不敢为天下先”,今后,义而后取,也未尝不可。

 

唉,说来说去,商界博弈,其实不过人心耳。曾子云:“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而最为要害的,就是那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