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点评药品降价和加大投入同步推进——药品降价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主要观点:
行业近况:
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自3月28日起降低部分主要用于治疗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
评论:
1.此次降价共涉及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调整后的价格比现行规定价格平均降低21%,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100亿元(见图表1)。从此次药品调价的幅度看,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调价力度较为温和。我们拿某些品种跟安徽招标价格进行了对比(见图表2),多数情况下中标价格大大低于统一零售定价,说明实际运行过程中,产品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招标定价环节。
2.抗感染和心血管是目前临床化学药第1大和第3大市场,预计未来降价将逐步到其他医保目录药品领域。但是在公立医院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情况下,单方面推行药价管制无法根本性解决医药卫生体制问题,预期其他领域的降价不会出现大跃进。
3.降价涉及较多、直接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享受单独定价的品种,尤其是已经过专利期的药品(如阿托伐他汀、美罗培南等,降价幅度约10%)。此次单独定价品种价格下调,对于外资原研药企业的影响大于国内企业。
4.心血管药物市场比较集中于外资企业品种,对国内上市公司直接影响很小。排名前5名的药物分别是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和阿西莫司,2009年市场占有率分别是43.8%、22%、5.9%、5.3%和5.1%,合计占有82.1%,其主要参与者均是辉瑞、默克等外资公司,国内上市公司涉及不多。
5.抗感染类药物市场比较分散,地方性普药企业受到直接影响,但单品种收入较小,影响不大。该市场绝大多数是普药,前5种药物分别是头孢替安、头孢米诺、左氧氟沙星、头孢孟多和头孢呋辛,2009年只占有抗感染药物18.5%市场份额。降价涉及较多的以地方性综合性大型企业为主,如哈药股份(头孢替安)、头孢米诺(华北制药)、左氧氟沙星(浙江医药)。目前大型药厂基本上都是综合性普药生产企业,单个药品收入占比低,降价对业绩影响较小。
6.政府继续加大保障投入,最近宣布将新农合人均120元/年的标准提高到200元/年,医保支付比例和覆盖范围持续提高,这些实质性举措将会在未来几年内继续为药品需求带来增长动力。医药行业稳定向上的发展趋势不变,改革持续推进过程中将会出现结构性机会。医药板块年初以来走势较弱,降价政策出台有助于市场心理压力释放。短期市场关注点在于低估值板块,医药板块估值相对于市场整体溢价仍在高位,需要时间消化。建议稳健型投资者长期持有优势企业,以时间换取空间。我们维持稳健型组合配置,“恒瑞医药、东阿阿胶、云南白药、华东医药、康缘药业”;成长型组合配置选择“康美药业、双鹭药业、科伦药业、沃森医药、新华医疗”。“海正药业、华海药业”等出口型企业不受政府定价影响,可以适当关注。
高华证券 中国:医疗保健:医药:降价通知影响温和;政策不确定因素已基本消除
主要观点:
消息:国家发改委3 月7 日发出通知,决定自2011 年3 月28 日起下调162 种主要用于治疗感染和心血管疾病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平均下调幅度为21%。发改委表示,价格调整后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人民币100 亿元。
分析:
1.我们认为此次降价的幅度符合市场预测,我们研究范围内股票所受影响将较为有限。我们认为此项通知消除了政策不确定因素,同时我们看到降价力度相当温和。我们的分析显示,部分药品的下调后最高零售价较地区中标价平均高10%,假设医院对基本药物目录以外药品加价至多15%,那么这可能会导致制药企业的价格下滑5%-10%。
2.因此,我们认为此次调价举措旨在缩小零售价和中标价之间的差距。此外,在我们看来,与去年12 月份上一次调价相比,此次设定新最高零售价对全球性制药公司的影响也将较为温和(参见我们2010 年11 月30 日发布的研究报告发改委要求自12 月12 日起降低17 种药品最高零售价)。
影响:
1.我们认为此次降价对于行业总体利好,因为市场此前预计产品均价将下降15%-25%,此次相对于中标价较为温和的价格调整奠定了有利基调。 我们在图表1 中对比列出了香港上市医疗保健企业部分药品新的最高零售价和中标价。
2.我们重申对中恒集团(600252.SZ,位于强力买入名单)、云南白药(000538.SZ)、华海药业(600521.SS)、神威药业(2877.HK)、医疗设备制造商上海科华生物(0020022.SZ)和医疗服务企业药明康德(WX)的买入评级。主要风险:推行更多降价政策、原材料成本上升。
里昂证券点评:发改委宣布调整162种药物最高零售价
主要观点:
1.国家发改委今天宣布了涉及162种药物(主要为抗生素和心血管药物)的降价文件。抗生素和心血管药物占据整个中国制药市场的的30%,我们预计未来仍将出台针对其他种类药物的降价措施。尽管降价文件今天才宣布,但A股的医药板块从上星期四便开始先知先觉地开始调整。不过因为降价较为温和,并未超越市场预期,所以文件宣布后整个板块调整并不大。
2.降价文件包括了两个目录,一个是单独定价品种的降价目录(主要是跨国企业和国内龙头企业的品种),另一个是统一定价药品降价目录。以下是本次降价中几个重要的变化:
3.这次涉及的药品平均降价幅度为21%。我们抽样选取了几个跨国企业的品种,降价幅度在15%-16%,低于平均降幅。所以我们认为国内药品此次降价的幅度应该在25%-30%,接近此前市场预期的10%-30%降幅的上限,但仍在预期之内。
4.由于是基于之前的招标价,两个名单中出现的相同品规的药品价差居然有30%到400%之巨。
5.我们主要检查了名单中涉及上市公司的品种,其中联邦制药(3933 HK, 未覆盖)的品种被涉及较多,公司数个主要品种降价幅度在10%左右。不过由于其60%的销售收入都来自于中间体和原料药,此次降价对其收入的影响并不大。不过对于利君国际(2005 HK, 未覆盖)来说,结果就大相径庭了,由于主要的抗生素品种(25%的收入贡献)降价达到15%-20%,此次降价对其影响甚大。至于香港上市的心血管药物龙头四环医药(0460 HK, 未覆盖),其拳头产品桂哌奇特没有出现在名单之中,预计在其专利到期之前,四环仍将免受降价大潮的影响。还有值得一提的是罗欣药业(8058 HK, 未覆盖),尽管没有出现在单独定价品种的降价名单之列,但由于主营业务集中于抗生素领域,此次针对统一定价抗生素的降价,仍将极大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6.从2010年底以来一直萦绕于医药板块的降价担忧终于靴子落地,我们认为此次降价基本位于市场预期之内(21% vs.10%-30%),目前医药股的价格已经反映了该次降价的影响。随着年报行情的到来,医药板块有望再现超越市场的靓丽表现。
7.其中我们最为看好那些不受降价影响的子行业,包括医药流通(首选上海医药601607 CH, 目标价27.6 - 买入),生物医药(华兰生物 002007 CH 目标价57 - 买入)和医疗器械(乐普医疗300003 CH, 买入)。
8.当然,诸如四环医药和恒瑞医药(600276 CH, 未覆盖)等享受单独定价的国内化药龙头也是不错的选择。
中投证券点评3月7日发改委降低抗生素及循环系统药品价格
主要观点:
3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从3月28日起降低部分主要用于治疗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调整后的价格比现行规定价格平均降低21%,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100亿元。
我们对降价的分析:
价格调整分三个部分:
1、单独定价品种价格调整——大部分是外资药,一共82个品种,上市公司涉及12个,降幅20%左右,受影响有限:
单独定价品种的降价对相关厂家将构成负面影响,但从具体产品来看,平均降幅18.5%,影响在可控范围内,相关产品占涉及公司金额也有限,部分企业的产品的量的放大将弥补价格损失。
2、非单独定价品种价格调整——涉及面广,但大部分药品经过价格竞争,最高零售价已经虚高,降价构成压力有限:
非单独定价品种体现出最高零售价出现更大幅度的下调,但实际上的影响在之前已经消化,以头孢克肟为例,100mg*6规格的胶囊剂型本次制定最高零售价17.9元,较之前的价格下降62.7%,幅度巨大,但实际上2010年广东省招标的最高临时零售价已经有12.24元的,大幅低于本次调价后的价格。
3、取消单独定价品种——全部都是外资品种,跟国内企业无关。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本次降价对行业影响有限,其影响不会超过历史上历次降价对行业的影响。
从未来趋势来看,药品价格下降是行业大趋势:
短期,降价过程还将持续,处方药企业仍将承受压力,建议短期医药行业投资重点重点放在医疗服务、器械、出口等不受影响的板块。
中长期:能够抵抗药品降价的莫过于创新药企业,在药品降价过程中恒瑞、恩华、恒瑞、华东、益佰等处方药公司跟随板块出现大幅调整,恰好给我们提供了买入良机,从中期角度来看,完全具备买入价值。
平安证券简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部分抗微生物类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
主要观点:
事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从3月28日起降低部分主要用于治疗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调整后的价格比现行规定价格平均降低21%,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100亿元。
点评:
1、据悉,此次降价的治疗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为2010年医保目录调查的首批药物。因此,后续将有其他医保目录价格降价政策出台。
2、另从部分专家,针对2010年新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国家也在酝酿其他降价政策。据悉,该类药品按固定终端零售价报销是正在李克强总理层面讨论的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