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美之争,在2010年9月的三篇文章后,原本不是很想关注了,但最近国美的变化再度提起了本人的兴趣,不禁要说几句。
国美电器3月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任命张大中为国美董事会主席及非执行董事,而董事会现任主席陈晓则以私人理由辞去了公司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职务。
美银美林指出,陈晓离任主席一职,显示大股东对国美的影响力较大,小股东将更关心如何提升其利益,值得留意的是,陈晓仍持有国美约1.2%的股份,未来是否出售及何时出售?
虽然在9月28日罢免陈晓的议案没有被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但陈晓依然没有能够在国美持续其辉煌,随着张大中的继任,陈晓的身影从国美系统中消失。随后,媒体、专家等长出了一口气。
残忍一些地说,这个结果颇有些大快人心的意味。
但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任何一个离去的背影都会让人增添几分感慨,不仅是对其曾经遭遇的指责而谅解,更是对其曾经取得的成就重新抬高。就如在当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总是会得到更多的宽厚与包容,最简单的原因是“人家都走了”!不管在一起的时候,利益纷争之下,如何“死掐”,也只有在离去的时候才会终极谅解,才会泯恩仇。
陈晓黯然神伤地离开国美,又开始有人对其竭尽哀婉不舍之词。比如在黄光裕锒铛入狱之后,是陈晓苦苦支撑国美这面大旗不倒,他所做的努力以及那些理应被惦记的功劳与苦劳都是不容忽视的,比如陈晓在跟国际资本沟通方面的经验以及中国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的贡献,也值得许多人进行追忆与反思。更有人从普通人应该享受到的日常生活来考虑,陈晓带带孙子、四处逛逛、享享天伦之乐也是不错的选择。
或者似乎陈晓仅仅是国际资本的一枚棋子,形成向大股东逼宫之势,不是有人赞许,在国美之争上,贝恩资本是真正的高手,竺稼是最大的赢家吗?假如真的如此,那么陈晓无非是被人提线把玩于股掌之间的玩偶罢了,玩腻了或者目的达到了,就会被弃置一旁,如此陈晓就成为国美之争中最大的悲情人物。
其实很多事情是自然有公论的。已经成为众矢之的的陈晓,即使再悲情,所得到的支持也仅仅是在相对小而封闭的圈子里。比如那些曾经得到实惠的老部下,那些觊觎大股东地位的国际资本,以及其他一些希望得到更多阴谋教诲的人,都会对陈晓带给自己的利益而感激。
但实行诡诈者注定会成为工具,在利用了之后就会被抛弃。
从另一种角度讲,其实没有任何人是生活在黑暗之中的,每个人都有其阳光的一面,同时都会留下背影,而且往往是成就越辉煌,阴影拉得越长;没有影子的只有鬼魂。即使没有任何作为都会招致非议,更不用说在其位谋其政了,而且站的越高所遭受到的非议就会越多。
毕竟有些人是靠做事情而活着,世人如何评说,自己并不过于注重,而另一些人是靠评论那些做事情的人而活着的,就如刘邦从求封到分封,甚至将分封运用得炉火纯青,才让其以“速成”的方式夺取天下。这求封与分封之间,这做事与评论之间,往往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陈晓的年龄、阅历以及心胸应该在我等绝大部分人之上,这种浅显的道理,应该是了然于胸的。
但陈晓离开国美的结果,似乎是很多人喜欢看到的。
从职业道德的角度讲,当“朝政”被权臣把持,当职业经理人把大老板架空,当管家凌驾于东家之上,往往会有让人不愿意看到的、不符合基本逻辑的事情发生,那就是前者原本应该以忠诚为核心,对后者竭尽所能地提供服务,但假如执政者用自己在专业上的经验,不仅不能给自己的主人带来收益,反而吃里扒外,甚至会给予他致命一击,这刚好是韩非子所说的“八奸”。
对八奸的提防是防不胜防,因为最危险的打击就在你的身边,最亲近的地方,那不仅是芒刺在背,让人多一些焦虑与恐慌。
八奸源自人的本能,无可避免。虽然如此,但假如社会的游戏规则刚好是让这种“八奸”横行,就很难让人从情感上接受了;假如背叛成为商业社会的逻辑,那么将不能会有忠诚;假如最信任的人竟然是身边的鲶鱼,让自己寝食难安,如何让人能从逻辑上说服自己,为他支付高额的薪金花红,甚至给予其与自己共分天下的信任呢?
——如果让最危险的人成为自己的心腹,那么就必须提防自己随时遭受致命的打击,每个人都将处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险境。
虽然总是会有人成为悲情人物,但陈晓离开国美的这个结果毕竟还不算太坏。
这个结果至少让创业者或者大股东不至于寒心。
这个结果至少让投资人对职业经理人能保留基本的信任,不至于让劳资双方互相猜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内耗而不是一致对外的竞争上。
这个结果说明,至少黄光裕在狱中并没有停止过努力,而且努力取得了最终的成果。
但离开国美之后的陈晓,职业道路变得更加清晰。或许是他终结职业经理人,不做创业者,而直接做职业投资人,才是最佳选择。
他的经历已经多次印证,其依托资本的力量与自己东家抗衡的形象,而且那种抗衡似乎总是给一些股东带来损害。
因为作为创业者,他很难做到不被职业经理人背叛,作为职业经理人,有很难摆脱截止到其国美时代所给他的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个人认为,职业经理人与创业者都很难让陈晓取得本质的成功。
这就使得他换个角度做职业投资人,寻找并利用那些可以利用的棋子,或许可以谋求最大的投资回报率。
当然陈晓未必是落寞地离开,离开了国美,陈晓或许已经开始了新一轮更辉煌的事业,毕竟是给自己留出了一些斡旋的时间,让自己的离开虽然悲情,但少了许多狼狈,而且更从容。
后陈晓时代的国美,注定不能根除内忧外患,所谓外患是国美与苏宁等竞争对手针对市场的争夺,所谓内忧将是黄光裕与贝恩之争,虽然贝恩或许出于战略投资人角度去考虑,不会谋求大股东的位置,但假如张大中将成为黄光裕前方统帅,一面应对苏宁等竞争对手,同时迎接贝恩资本对第一大股东地位的冲击。
从看客的角度看,好戏依然在继续,让我们在平静的心态下拭目以待。
贾春宝
2011年3月14日星期一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中国EMBA专栏http://www.chinaemba.com.cn/home/spac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