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氏国际板”更符合中国国情


     

    “两会”上有关国际板的提案毫无悬念地被参加“两会”的委员们提了出来。全国政协委员、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继去年提出“加快进程,推动国际板早日推出”的提案之后,今年又再次提出了“力争在今年上半年开设国际板”的提案。而与李剑阁委员的“孜孜不倦”相比,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贺强对国际板的提案显然更有建设性,更符合中国国情。

    贺强委员递交的是一份自称是“贺氏国际板”的提案:《关于建立一个具有真正国际意义、对外开放的国际板市场的提案》。在这份提案里,贺强委员建议国际板应当以吸收国外业绩优良、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企业为主,同时可以考虑把现有的B股转入国际板。并且,贺强委员建议国际板股票以美元为面值,把美元作为计价、结算单位等。对于目前正在积极筹备的国际板来说,贺强委员的国际板提案更有现实意义,更应该被采取。

    目前筹备中的国际板,股票以人民币为面值,实际上只是A股的一个“附属板”,与A股市场的一个“某某板块”相类似,更象是一个“国际板块”,而不是一个独立于A股之外的国际板。贺强委员的提案大胆地打破了国际板人民币面值的设计,建议以美元为面值,以美元作为计价与结算单位。这对于目前筹备中的国际板是一个突破。这个突破对于国际板意义重大,它不仅符合中国国情,更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首先,贺强委员的“贺氏国际板”提案显然是对中国股市历史的尊重,同时也有利于解决中国股市的历史遗留问题。众所周知,中国股市其实是有“国际板”的,这个“国际板”就是B股市场。比如沪市B股,以美元为股票面值,其投资者不仅有使用美元进行投资的国内投资者,也有国际上的投资者。可以说,B股市场就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国际板”。而如今,如果我们推出国际板却把B股市场抛到一边置之不理,这显然是对中国股市历史的不尊重,也不利于解决B股市场的发展问题。贺强委员把B股市场转入国际板的建议,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次,贺强委员建议国际板股票以美元为面值,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国家外汇的安全投资问题,有利于国家利益。我国是一个外汇储备很高的国家,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2010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面对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外汇的安全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而根据美国财政部最近修正的数据,去年我国持有美国债1.16万亿美元,这也意味着我国外汇储备有4成投资于美国国债。如此重仓美国国债,这显然不利于外汇投资的安全。如果国际板能以美元为计价与结算工具,并且国际板以引进国外业绩优良、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企业为主,那么,外汇储备中将有相当一部分可以转化为对国际板上市公司的投资。这显然更有利于外汇投资的安全。

    此外,贺强委员的“贺氏国际板”提案更有利于减少国际板推出对A股市场的冲击。毕竟“贺氏国际板”以美元为面值进行交易,A股以人民币为面值进行交易,这样A股市场投资者不能直接投资国际板,而必须将人民币兑现成美元后才能参与国际板的交易,这显然有利于减少对A股市场的冲击。而且,投资者对于国际板沦为“圈钱板”的担心也会因此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