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接到来自安徽阜阳的电话,当地食盐供应发生了恐慌。一些百姓上街买盐,却发现已经断供。一个亲戚惊恐打电话来问我,是怎么回事。他家的盐明天就吃完了,还不知道这盐能缺多久。我想起昨天媒体称浙江、广东发生了抢购碘盐现象,没想到这个内地城市也受到了波及。
根据媒体的报道和亲属的反映,此次一些地方发生的食盐恐慌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一些消息灵通人士宣言核辐射危险来临,并称碘盐具有防辐射作用,因此引发一些人最先抢购;
第二、蝴蝶效应发生作用,更多的人不明真相,群起抢购;
第三、一些不法商人、销售企业推波助澜,趁机囤积,哄抬价格,加重恐慌。
针对以上原因,要消除恐慌,保障正常的生活秩序,当地政府不能袖手旁观,必须动用各种手段和力量,迅速介入。
首先,必要的信息公开、科技知识普及是非常必要的,战胜谣言的第一步;
其次,迅速动用物价、工商等行政力量,严打囤积居奇,惩处借机涨价行为;
另外,扩大市场供应,必要的情况下对购买者进行限购,以避免部分居民发生断盐的问题。对于谣言的传播者在必要的情况下启动公安力量,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食盐供应属于百姓生活的最基本必需品,食盐恐慌极大地影响民众的情绪和社会秩序,因此,当地政府应本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担负起责任。上级机关也应藉此作为考核当地政府应对公共事件能力和政治觉悟的一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