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产商跨世纪囤地赚取暴利


    李嘉诚还没有去世,已经成为一个长期的神话。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除非是死人。已经死了的人,人们会想起他的很多优点,原谅他的一些缺点,人都已经死了,还抱怨什么?因此有些死人就是完人,拿郭德纲的话来说,完人就是快要完了。连毛泽东都不是完美的人,李嘉诚怎么可能是呢?

当然,李嘉诚可不是郎咸平,李嘉诚是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人,做了很多实事的人。他的一些经典的投资之作,我就不用再讲了,这非本文的重点。李嘉诚最大的不足,就是他相当多的财富,包括取得其他财富的资本金,来自于香港的土地财政制度下的房价泡沫。中英签订了香港回归的协议后,规定了香港在1997年回归前的10多年的时间里,每年只能卖50公顷土地。这明显是远远供不应求的,于是香港几大富翁不断买地,盖楼,取得暴利。

 

有兴趣的人,可以关注一下,去年香港GDP增速超过7%,为什么还有人游行反对香港的财政预算案。甚至特首曾荫权在街道上还被市民打伤。象李嘉诚这种人通过房地产大赚特赚,可是多数香港中产阶层终生都未必买得起房。据说在香港90平方米的住宅,就是“豪宅”。而一些稍微有些钱的百万或是千万港元级的小富人,虽然可以通过投资房产赚钱,都这是在房产商已经赚够了的情况下买到的房产。并且这种投资还要靠运气,1997年香港房产泡沫破灭后,直到现在也没有回到当时的最高点。

本来这只是香港人的痛苦,可是香港地产商把在香港囤地增值拉抬房价的那一套把戏在大陆玩了起来。

李嘉诚广州的项目黄沙地块,东莞厚街海逸豪庭项目,前者是1994年由和记黄埔圈下,直到200511月才正式开工;后者囤地达到95个月,2007年被征收7915万元的土地闲置费。但和记黄埔2006年年报的计划是海逸豪庭项目计划完工时间为2017年。2017年才完工,也不知那时候李嘉诚是否在健在。那时候中国已经在搞“十三五”了。这是一个典型的跨世纪囤地项目。

 

李兆基旗下的恒基兆业于上世纪90年代拿下的广州海珠广场地块,2007年曾传出将于2008年动工的消息,但之后就没了下文。这是另一个跨世纪囤地项目。

 

另一港资房企天安中国在内地同样大面积囤地。2004年取得的惠州淡水地块,总建筑面积783000平方米,开工比例为01998年获得的肇庆高尔夫度假村,总建筑面积500000平方米,开工比例2.34%1998年获得的福州登云山庄项目,住宅部分总建筑面积604500平方米,开工比例1.69%1994年获得的武汉崇仁路地块住宅部分,总建筑面积83500平方米,目前仍处于规划及涉及阶段,开工比例为02007年取得的常州天安数码城项目,住宅部分总建筑面积371700平方米,开工比例为0,商业部分总建筑面积458400平方米,开工比例11.95%。天安中国在内地的这些未开工或低开工率的项目,土地取得时间普遍较早,甚至包括了多幅2000年以前的土地,最早取得的地块追溯到了1994年,至今依然零开工率,土地在手时间长达近17年之久。同样也是跨世纪囤地。

 

跨世纪囤地的结果,当然是暴利。墨西哥的毒贩,索马里的海盗,虽然能有暴利,可也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非法生意,风险非常高,而且名声非常差。要是看到香港房产商在内地囤地的暴利,恐怕要两眼泪汪汪了。

以天安中国在上海的天安豪园为例,根据官方渠道披露的上海市有偿使用地块汇总表(200314月)显示,上述项目所在的七宝镇52号地块[闵字(2003049]地块面积136340平方米,容积率1.4,中标价为112889520元,实际出让金为33866856元。就是说,该地块以中标价计算的楼板价为591/平方米,若以实际出让金价格计算,仅有177/平方米。8年之后,如今七宝地区的房价早已突破20000/平方米,此间楼板价上涨超过113倍。

顺便说一下,七宝镇是上海有千年历史的一个老镇,好象《碟中谍》有一集的某一场戏,就是在那里拍的。可惜在上海的时候,没有去看一看。

 

就是这些无良房商,在大陆大面积,大量囤地,有些地块还被“跨世纪”囤积,推高了国内的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