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岗位上“暗睡”的官员更该被免职


周明华
15日,网上出现一篇热帖,称湖南祁东县政府召开的一次政法工作会议上,参会的部分干部打瞌睡达10余分钟,并附带有照片为证,引发网友热议,有人称这有损官员形象,也有人称会议枯燥睡着也可以理解。16日,祁东县委书记曾祥月称确有其事,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后,决定给予三人免职处分,三人分别是县司法局两位副局长和县检察院政工室主任。(3月17日《潇湘晨报》)
的确,在严肃的会场上,这几名官员竟呼呼大睡,已影响了领导干部形象,在干部队伍中也造成不良影响,已不再适合继续当领导干部。三名“睡会”官员的所受处理,并非以往我们所熟视的“批评、警告、记过”之类,而是被快速免职,这种行动很正确,百姓也会赞成。不过,窃以为,我们不仅要处罚“睡会官”,也该让那些召开催人入睡之会的人反醒一下,缘何“会让其睡”?并且,有人在会场上公开睡觉,更多的人却在岗位上“睡觉”,对这些“暗睡”着的官员,更应完善动态究责机制。
先说官场需检视一下 “文山会海”的问题。现在一些机关干部,都在热衷于轰轰烈烈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糊里湖涂拟公文,呼尔嗨哟去开会……各级各类各时间段的真人开会、电视电话会、专题汇报会、迎检送检会、情况沟通会等实在太多太频了。而此类大会小会,不像是安排工作,倒像是一种流程式的工作会议展示。我纳闷,现代信息传播如此快捷的今天,果真需要这么多会议来“研究落实工作”吗?一些可以通过通信网络解决的可开可不开的会,一些领导总是喜欢大伙儿台下听讲,自己在台上宣讲文稿的工作方式。
而且在会上,领导手拿秘书“东凑西抄”的长篇讲话文稿照本宣科,一念就是几个钟头,在暖洋洋的春阳从窗口照进来之下,所有听者全都神清气爽、毫不睡意,那才怪了。抑制力稍差点,或者说头一天晚上睡晚一些的官员,此时“睡会”就在所难免了。这便有,“睡会”者众,但追究“催睡”者却鲜有。“睡会”着“睡脱”了自己头上的宝贵乌纱,受到强力惩罚,但炮制“会海”来催着参会者难忍睡意的人,却从未得到过追究,甚至一丝愧疚之意也从未有过。所以,笔者认为,也该趁势好好检视一下当前官员频频出现的“催睡”机制了。
另外,我在行文结束前,再说一句看似与“睡会”不搭界的题外话,我们在对当众“睡会”的官员痛下究责之手的同时,别忘了那些在岗位上“睡觉”的官员。这方面的实例不少。单拿最近百姓面临食品安全不安的“内外夹击”来说,谁让被检出亚硝酸盐超标的80.44吨从法国进口的依云天然矿泉水进入国门的?我们的“把关人”睡着了吗?双汇集团被曝光使用瘦肉精猪肉,我们的站在相关食品监管环节上的官员,难道都未置身监管现场,都躺在洁净、温暖而宽敞的办公室里睡大觉了吗?所以,对这些“暗睡”的官员更应立马免职,决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