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很小,蝴蝶很轻
地球如果没有震动那么它就真的死了
何鑫业
3月11日14点22分
当日本太平洋沿岸遭到第一波海啸袭击的时候,我在城西蒋村到密渡桥路口的186路公交上,我用手机求证,得到的是法新社的最新消息,当地时间11日下午2点46分,日本发生里氏7.9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10公里。
3月11日14点44分
我进入电梯,实时新闻又说,美国地质勘探局将当天发生的地震震级修正为里氏8.8级。到办公室后,查了一下,当年我国汶川地震的初报级别为7.8级,后修正为8级,日本初报为7.9级,后修正为9级,足足高出了整整一个级别。有专家称该次地震的强度相当于当年关东大地震的30倍,汶川地震的20倍,威力相当于 1.1万颗原子弹。而,日本宫城、福岛、岩手等8个县的灾民秩序井然。
3月12日13点45分
我在广电新大楼一楼的审片室审片,HTC手机的电视软件里,有五家卫视仍在重播昨夜的热播剧《借枪》——《借枪》说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天津城委特科刺杀日本宪兵司令加藤的故事——近年来,中国的战争类或谍战类电视剧,多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包括最近还在热播的《风语》《雪豹》《中国远征军》和稍早一些的《亮剑》《中国兄弟连》等。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视剧中,往往有日本本土艺人担纲出演,以《借枪》为例,饰演加藤、中村、太田、佐佐木的,就都是日本籍的演员,它们分别是涩谷天马、山崎敬一、木野雄仁和斋藤卓野。
3月14日11点03分
里氏9.0级地震导致福岛县两座核电站反应堆发生故障,其中第一核电站中一座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导致核蒸汽泄漏。180人冒死坚守核电站,他们中七成人员有可能会在2周内死亡。
3月15日9点12分
万物皆有成因,万物皆有利弊,万物皆有来去,一大早,美国亚特兰大的同事就给我发来Facebook链接,说美国科学家集群思考,引发新的地震理念,让我在微博上贴出他们对地震的新理解,呼吁人们原谅并正确看待地震:
1、人类的话语权在地球
2、海啸证明地球是一种活着的生命
3、所有不符合地震规律的东西都不应该出现在地球上(譬如核电站)
4、地震的力量方向不在地壳,地震是来自宇宙的能量
3月16日23点12分
我起床,用微波炉热毛巾擦脸,收集两个可以解构这次地震的事例,准备写这篇文字,这两个事例,都与地震有关。
一个事例是,今年的1月1日,央视九套正式更名为纪录片频道,开始播出《玉石传奇》《帝国的兴衰》《美丽中国》等大型纪录片,以及《水世界》《天启》等大型舶来片,气势磅礴,寓意深刻。其中,演绎秦汉统一的《帝国兴衰》,第一次抛出了地理与地貌决定大国统一的新理念,这个地理和地貌决定中华民族必然统一的作用体就是黄河:
“在世界上,一条夹带5%泥沙的河流已属少见,而黄河的带沙量竟然达到过46%,于是黄河经常淤塞河床,引起溃决泛滥。公元前651年,齐侯召集诸侯在葵丘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工程——‘葵丘之盟’反映了这样的问题,要想治河,最好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它有能力动员一切资源,又能指挥所有人众,唯有如此,才能治服这条奔腾的大河。
在几千年的时间里,统一中国的观点因为与黄河的斗争而逐渐酝酿起来,直到儒学亚圣孟子提出天下必须‘定于一’后,大一统的观念终于成形。”
也就是说,是黄河这个强势的地貌以及巨大的能量,逼迫着中华民族诸侯诸国日久生情地结下大一统的美丽联姻——同样是地貌与能量,放射到这次的日本大地震,可想而知的——也同样是说,是地震这个强势的地壳特征以及巨大的无常能量,逼迫着日本大和民族数千年来和超常的忍耐超常的坚强超常的苦难超常的秩序联姻。
大国悠闲,小国焦虑,想想当年的硫磺岛和中途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日本这个民族的超常性和近代战争史中的集体焦虑、集体扩张和集体无意识——这就是地震模式下的日本人民,他们的一切特性都注定与地震这个作用体有关。
我收集的可以解构这次地震的另一个事例,大家可能都很熟悉,是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在汶川大地震后,写下的诗歌《蚂蚁和蝴蝶》,诗中说:“蚂蚁因它们的小而幸存,蝴蝶因它们的轻而没有受伤……”
蚂蚁很小,蝴蝶很轻,它们奋力一跃,振翅扶摇,便可脱离灾难;而,地球上,65亿人,那么多的房子,那么多的汽车,那么多的欲望,那么多的梦想——啊,人类这个种群,太沉重了,无论怎么腾挪,都不可能在苦难中幸免!
3月17日3点11分
不久前,在广电的800演播厅,矢野浩二,日本大阪人,电视剧《狙击手》《大刀》的主演,在卫视《快乐蓝天下》串戏,当时,作为评审的我,就感慨我们的电视剧老是拿日本说事儿,反倒是日本演员大器,他们,不但由你评说他们的国家,还帮助你演绎。
3月17日15点03分
日本静冈县发生6.4级连锁地震,中国记者在名古屋,记录下一位女店员鞠躬送别客人的影像——这位女店员在剧烈的地表晃动下,“非但动作没有任何停顿,连弯腰的角度都依然到位”,彬彬有礼地向客人作揖,道别,似乎地震在别处——向这位日本女店员致敬啊,向日本人民致敬。
3月18日3点12分
1910年,在日本留学的周作人,非常喜欢日本诗人松尾芭蕉的诗:“闲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 这首诗其实是俳句,它们通常十七个音,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我在这里,也写一个类似的断章,献给3.11地震后的我们自己:“在夕阳中抱残守缺,然后进门,忘记花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