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e案一:建议重拳整治公务人员制服


两会e案一:建议重拳整治公务人员制服

去年,“西安城管一套制服4000多元”的新闻引起了网络的热议,而涉事单位和公司面对记者采访“喊冤叫屈”的同时,却对某些问题遮遮掩掩,更让该事件变得扑朔迷离,网民更相信“一套制服4000多元”的说法。网民之所以坚信他们一套制服就要花费4000多元,更多还是对公职人员大面积配备制服这一制度的不满。

中国公务人员超范围着装,应该和长期的“短缺经济”有关,“着装”长期被认为是一种福利,因此令各部门趋之若鹜。

公安部在2003年底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涉及仿穿公安制服的部门就包括城管、文化稽查、技术监督、环卫、环保、市政、市场管理、烟草管理、环境监察、劳动执法、农机监理、客运、畜牧检疫、交通联防、国土监察、卫生监察、物价、动物检疫、进出口商品检疫、盐业、工商行政、商品综合治理、屠宰监察等。

其实,就目前中国的法制环境而言,除了警察因为拥有限制人身自由、容易面临暴力冲突而需要有明显的标识外,其他绝大多数行业的公务员,均完全没有必要统一着装。因为没有任何一项法律规定执法人员执法时必须着制服,而仅对出示“执法证”有所规定。多年前,法官、检察官不再佩带肩章、不戴大盖帽,也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工作。

公务人员大面积统一着装,会给政府带来不好的印象,一些部门着装不规范,甚至着制服出入酒店及娱乐场所,更容易引起社会的不满。此外,着装人员也是多数不满,大部分公务员并不喜欢统一着制服,道理很简单,现在的中国人已经并不“少穿”了,多数人并不乐意成年累月穿着那毫无个性的制服,而且很多制服制作粗陋、用料马虎。此外,“上班换制服、下班脱制服”也有诸多不便。同时大面积的制服采购,也滋生出大量的腐败,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极大浪费,损害着党和政府的形象。

2004年年初,国务院曾高调清理整顿统一着装,整治“大盖帽”,规定除13个部门及人员统一着装外,其他部门一律不得统一着装。可6年过去了,着装混乱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统一着装的部门较6年前更多,统一着装人员比6年前更庞大。

因此建议,国务院应加大对公务员着装整顿的执行力度,遏制由此而衍生出的腐败。  


2010年“我的e案”:
两会e案一:对个人所得税修正案的六点建议
两会e案二:建议尽快全面推广电子发票
两会e案三:对制定公务车采购新标准的建议
两会e案四:建议取消个体营业执照,以缓解就业压力
两会e案五:建议撤减军队文体编制
两会e案六:建议废除住房公积金税前扣除制度
两会e案七:“义务兵役制”要突出“义务”
两会e案八:尽快修订“闲置土地”概念,以遏制房价飙升
两会e案九:建议修订“交通肇事罪”
两会e案十:建议修改《公司法》
两会e案十一:建议废除“嫖宿幼女罪
两会e案十二:改革选拔体制,让业余运动员优先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