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奇人陈公哲国术迷踪谱


                图:杭州内西湖                2010年摄

晚清奇人陈公哲国术迷踪谱

 

 

晚清广东香山商人陈公哲(1890-1961)本为纨绔子弟出身

后拜章太炎为师,与荡寇孙逸仙、学者王云五及作家吴研人等过从甚密

陈自幼嗜好南拳技击之术,适逢洋人在上海摆擂

便于1909年3月,聘请了河北农民病拳师霍元甲(绰号:黄面虎)

至沪比武,陈担任向导追随左右。霍胜出后,便商榷办一个尚武集团

广纳门徒以救国。他目睹了几次霍角斗时的秘密招式

及东瀛人送药之蹊跷。据陈回忆,霍是反气功的:

霍说自己早年曾因练气功,吞气横阙而伤肺,便患咯血症

因此病导致脸色蜡黄。半年后,霍便因咯血症而去世。但陈并未放弃

1910年后,陈公哲与革命党陈其美、旦冒申以及虚无党党员“虚吾”(此人化名,不知真相)

还有袁恒之、聂云台等人共谋在闸北、绍兴等地建立精武会及分会

1915年,陈又与姚蟾伯、陈凤元等共同投资再开精武主堂于上海

占地约一万四千二百平方尺,建筑费仅8939.56元

陈凤元乃革命党遗孤,其父被清兵乱枪射杀于一口古井中

而精武会成立于霍元甲去世之后,其实并无直接关系

后来又请赵连和、张富猷、霍元庆、霍东阁、吴鉴泉、罗刚玉等拳师

分别任教,遂开精武会于各地。如:

上海第一、第二、第三分会

汉口分会

广州分会

香港分会

佛山分会

汕头分会

厦门分会

新加坡分会

越南分会

吉隆坡分会

此后,列国军舰包围下的国术一度也成燎原之势

 

陈公哲本是商人世家,也是“白花油”发明人

还是作家、考古学家、书法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和武术家

故他的学术体系异常庞杂,而精武会的结构如同迷宫,云集过数万人

他仿佛要独自将天下学问传承下去。会馆教育图表计有:

国术系统——五虎枪

            夜战枪

            达摩剑

            功力拳

            十字战

            降龙棒

            单刀

            节拳

            醉拳

            螳螂拳

            杨式太极拳

            潭腿十二路

            潭腿挂图二百零四式

            武术发展史

            武术中兴史

            吴陈比武讲解

摄影——测光捷径

        计光表

        计光方法

        反光箱近镜装置法

        运动影片(即陈公哲亲自摄制的黑白默片电影,包括霍元甲和众多会员在内的全部活动影像资料,可惜

                  均在1938年毁于中日闸北战火,现留五卷存目)

电报——公哲电符

        实用电符

        用字母代电码通电法

书学系统——行草神韵

            书学讲义

            行草章法

法帖系统——哲本兰亭

            哲本急就章

            哲本月仪帖

            哲本章草三帖

            钢笔千字文

            书学纲要帖

            声母千文帖

            行草字汇

            变换字帖黑白法

            象形文字范

            书法运动图案

            水墨绘画

音乐——梵铃(小提琴,司徒梦严)

        七弦琴古调五线谱(古琴、减字谱、五线谱)

        铜乐(西洋小号、圆号、唢呐、铜锣等)

兵操——郑灼臣(原上海万国商团义勇队队员)

体育——足球

        篮球

        绒球

        乒乓

        单双杠

        木马

        举重

        拉弓

        射箭

        袖镖

        跳高

        跳远

        飞锤

        捻石

        秋千

        哑铃

        骑马

        溜冰

        田径等

国医——罗伯夔任讲师

狩猎——由陈公哲,徐振民教猎枪射击术

戏曲——京剧(武秀魁、卓仁机任讲师)

        粤乐(陈铁笙任讲师)

演讲——罗泮辉任讲师

史地——香港指南

        香港丛编

        香港考古发掘中英文本

文学——武跸

        白首青春集

        千文究释

        书学薪传

        音译声母千文

文字学——拼形活字说帖

          形声字辩

          看图识字

          归纳近代字汇形声

          拼字牌

课本——古今文析

        英语中读法

        文章分析法

        游桃花源

        小学图文

        识字识解识文识写合一施教法……等

 

但悲不见九州同。世事沧桑,近代史乱如一口大热锅

文痞、军阀、汉奸、遗民、共产主义思潮和西学东渐

纷至沓来,重机枪和轰炸机消灭了每一个还在梅花桩上压腿的国学家

陈公哲的迷踪建筑终于被岁月遮蔽,他于1961年在香港死去

整个毛泽东时代虽曾“文攻武卫”,但听不到一点精武会式微的消息

而八十年代后,人们宁愿相信陈真、李振藩、黄元申和李连杰的蒙太奇

也不关心精武的真相与百科全书式的涵义

2002年,陈氏所写《精武会五十年》再版三千册

公哲之子陈哲文先生因与我父系家有世交(此时他也已年近八十了)

忽然从沈阳给我写信,留电话,希望我能协助他

再出版一些陈公哲的遗著。他对世风歪曲会馆历史很愤怒

但我一个人势单力薄呀,又无权势,愧对他老人家的嘱托……

如今,我于雪夜展卷,再览旧书,唯有对那位清末民国年间的奇人

产生仰慕。我掩卷冥想:为什么当初陈公哲拍摄的“黄面虎”

在上海生活的纪录片,不先拿到西方或南洋去上映

若有影像拷贝资料作为第一手文献,这些年来出现的那些

荒谬传说、谎言和演义,不就能烟消云散了吗?

 

 

                                                    2011-3-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