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危情升级 东京上演大撤离


昨天下午的东京成田机场,俨然1940年的敦刻尔克。

当地时间昨日下午16点左右,每隔一两分钟就有一辆大巴抵达成田机场。这些大巴多是要撤离东京的外国人。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东京都当地时间昨日下午13时发表核辐射监测报告说,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的核物质已经飘至东京,东京地区的放射线量已经超过了往常的20倍,而且继续处于上升的趋势中。

当天,福岛第一核电站多个机组再现险情。东京电力公司说,前一天发生氢气爆炸的三号机组反应堆上方有白色蒸汽冒出,四号机组出现爆炸并发生火情。北京时间5时多,二号机组发出爆炸声。

日本首相菅直人指示,居民避难半径从第一核电站周边20公里扩至30公里。

次生灾害未了,地震又再次袭来。

当地时间昨晚22:30左右,东京附近的静冈县东部地区发生强震,日本气象厅称起初测得的震级为6.0级,后上调至6.4级,一小时内发生6次有感地震。日本气象厅表示这起与一直预测中的“东海大地震”没有关联。

消极信息接踵而至,令距离地震重灾区遥远的东京充满着恐慌和紧急的气氛。对于一些在东京的外国人来说,“快速撤离”成为关键词。

“情况可能会继续恶化”

昨日下午,从一辆大巴上下来的德国交换生施弗茨告诉本报记者,他住在仙台已经半年,现在因为福岛核电站发生多起爆炸事故,仙台的情况太危险,因此,不得不离开。

“德国大使馆14日派出大巴到仙台,把当地的德国人以及一些其他外国人接到东京。”施弗茨的同伴鲍林对记者说,“仙台在地震以及海啸中遭到的打击已经很大,但现在看来核泄漏更加危险。”他说,这些天不断收到来自德国的父母和朋友催促回国的邮件,所以决定飞回德国,然后等待局势的发展。“很可能不会再回来。”他说。

据鲍林介绍,目前仙台市各个部门还在运转。“离开的时候,我们住的地方还有电、有气(天然气),但已经断水。”他说,“据我了解,由于输气管道在地震中被毁,仙台市内有的地方已经断气。同时,市里的公共交通也已经停运,人们只能靠步行。”

鲍林对局势表示悲观:“我觉得情况可能会继续恶化。对我来说,现在离开是一个选择,再过一段时间,你可能就没有选择,无法离开。”

除了德国外,从14日开始,包括法国、澳大利亚、中国等在内的多国政府均陆续采取紧急措施安排本国公民离开日本重灾区。居住在东京的澳大利亚人比特告诉本报记者,澳大利亚驻日本大使馆正在安排在日本地震灾区的澳大利亚公民撤离,同时澳大利亚政府也说计划包机将在日澳大利亚公民从名古屋接回国内。

“会有更多的人离开”

“我尊重日本政府和日本民众,他们看起来都很镇定,没有令气氛更加恐慌。”比特担忧地说,“但核辐射的威胁是存在的,这种危害你可能不会立即感觉到,但它潜移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才会显现出来。”

“同时我觉得危险的不仅仅在于余震和核辐射。”他继续说,“由于大地震的影响,日本的水、电、煤供应越来越少。出租车司机告诉我,因为汽油供应紧张,14日东京的道路远没有13日拥挤。如果能源供应持续短缺,车辆越来越少,交通物流受到巨大影响,将无法运送食物等必需品,城市运转系统会逐渐瘫痪,届时,东京将会变成一座进出困难的牢笼。”

因为有此担心,航班日期是16日的比特15日下午就提前来到了成田机场,而机场里还有不少和比特有相同想法的外国人,宁可提前到达,在机场打地铺度过一晚。

海外媒体报道,由于对日本核污染的担忧加剧,亚欧各大航空公司纷纷做出反应,停飞赴东京航班。德国汉莎航空称正在将航班转移至东京南部的大阪与名古屋。法航荷航集团将机组人员撤出东京。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也在3月12日宣布取消部分飞往日本特别是东京的航班,理由是“基于对方机场保障能力的考虑”。昨天,国航否认了此前媒体关于“因日本核泄露取消赴日航班”的报道。

“我感觉未来几天的情况会变得很糟糕,也会有更多的人离开。”比特面色凝重,“明天以后交通会越来越困难。据我向一些旅行社了解,15日下午以后的机票非常紧张。”

“核辐射扩散的范围越来越大,非常危险。”因采访日本大地震而来到日本的瑞典电视台记者也搭乘昨日的班机离开东京飞回国内。

在东京一家科技公司见习的英国人塔米尔也是紧急撤离东京的外国人之一。“来自各方的建议都希望我赶快离开东京。”塔米尔无奈地说,“我有一个在仙台的法国朋友,他告诉我,现在非常紧张和害怕。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会再回来,希望情况能够得到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