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15亿接盘 万豪国际金融中心谋变
甘刘林/文
提要:曾经“无意让人仰望”的万豪国际金融中心,在经历了两易其名、三变规划、四换控股股东并多次烂尾之后迎来了华熙国际。只是在目前国家大力调控房地产的背景之下,华熙能否让这个曾经的烂尾楼重生还是悬念。
走出重庆渝中区CBD(中央商务区)内豪华的五星级万豪酒店大门,一处体量庞大的未完工建筑物会突然闯入你的视线。只是这座体量庞大的建筑在经历了将近10年坎坷并已停工4年之后,重新披上了施工防护网,正在拆除曾经花费了4年才修建好的8层楼。
正所谓“不破不立”。曾经作为重庆形象的万豪国际金融中心的烂尾不仅同其姊妹楼万豪酒店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是正在大力建设的“西部华尔街”上的一块伤疤。如今这个伤疤正在被拆除,它的新主人北京华熙国际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华熙国际”)在花费15亿元接手这个烂尾楼后,正准备让这个曾经的烂尾楼实现重生。
只是在目前国家大力调控房地产以及渝中区商用物业日趋饱和甚至略显过剩的背景下,万豪国际金融中心能否在华熙国际的主导下实现重生,目前看来还是悬念。
华熙15亿接盘烂尾楼
2月25日,慵懒的阳光懒洋洋地照射着整个山城,让山城人民沐浴在温暖惬意的春天里。渝中区较场口依然人来人往,记者在较场口八一路下车之后,顺着万豪酒店的方向望去,已经烂尾达10年之久的万豪国际金融中心已经披上了绿色的拆迁防护网,临近公路边也已经用绿色铁皮拉上了围墙,“万豪国际金融中心”的LOGO在经历了多年的风吹日晒过后还隐约可见。
公路边的行人依然来去匆匆,似乎根本没注意到身边建筑的变化,不过也有例外。张先生是一位在万豪国际金融中心附近的小贩,他就对记者表示,他从2006年就在那里做点小买卖,这几年都没见这栋建筑有什么变化。只是到了去年底才有人开始拉上防护网并有少数工人出入,他也在想到底怎么回事。
记者透过铁皮围墙的缝隙看到,里面没有有建筑的地方杂草丛生,甚至还长着一些小树,正在拆除建筑的钢筋更是锈迹斑斑。随后记者到了万豪酒店门口的停车处,放眼望去,曾经留下的8层建筑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偶尔能看到有人影在建筑里面晃动。
正当记者准备离开工地现场去找相关负责人时,记刚好碰到几个工人从建筑工地里面开门出来。其中一位建筑工人告诉记者,目前大概有10来个工作在里面施工,而且基本是靠人工在拆除。记者同时也听到里面有轰隆隆的机器声,而工地里面唯一的一座塔吊则安静地矗立在那里并没有派上用场。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建筑工人告诉记者的信息之外,对于他们是哪个单位的问题他们都说“不清楚”,而且还有人操着外地口音。记者也试图进入工地现场一探究竟却没能如愿。
根据记者了解的情况,万豪国际金融中心已经由华熙国际以15亿元接盘,而且目前已经专门成立了重庆华熙置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华熙”)。
随后记者辗转联系上了渝中区CBD管委会的相关负责人,但是她也称不是很清楚情况,最后她提供了华熙国际相关办事人员的联系方式。记者根据这一线索联系上了重庆华熙这个办事人员白雪,但是她也称自己只是一般的办公室人员,不清楚具体情况,领导都在外地。
在联系白雪无果之后,记者来到万豪酒店找到了重庆华熙的办公所在地。记者在现场看到,“重庆华熙置地有限公司”的招牌赫然在目,但是办公室里面却比较冷清,除了白雪和其他几个普通办事人员之外,记者没看到其他人。他们给记者的解释也是“领导在外地,他们不清楚情况,领导好久能回来他们也不清楚”。
不过根据媒体报道,渝中区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管委会负责人已经确认万豪国际金融中心的业主方由重庆杭热实业公司变更为华熙国际。华熙国际是以15亿元接盘万豪国际金融中心的,并由其承接重庆杭热全部债务。
形象工程变烂尾楼
建设长江中上游金融中心,打造中国西部华尔街是重庆市政府的愿望与理想,同时也是渝中区政府的愿景。而在解放碑的重庆金融街为打造西部华尔街的规划当中,万豪国际金融中心名列其中。只是这个当时号称重庆最高楼并作为重庆形象的建筑却命运多舛,前后经历了两易其名、三变规划、四换控股股东并最终烂尾多年。
根据渝中区政府2008年发布的解放碑“金融商务街”设计方案,未来5年解放碑将建成一个总规模达90万平方米的金融核心区,七栋崭新的摩天大楼将勾画出新的城市天际线。其中包括了万豪国际金融中心、新闻智能出版大厦、财富中心等建筑,整个建筑群最高350米,最低180米。
尽管2008年万豪国际金融中心还处于烂尾停工阶段,但是它所处的黄金位置的价值以及政府对它的期望却丝毫没有减少。
事实上,万豪国际金融中心自2002年立项之日起就承载了太多的期望,楼层不断拔高,最后才导致了几易其主的坎坷命运。
万豪国际金融中心2002年立项,2003年开始施工,号称修建西南第一高楼,楼高377米,共77层,总投资20多亿元,全钢结构,此前预计2007年底完成主体结构。该项目与当地的五星级酒店万豪酒店相接形成姊妹楼,而且是重庆市的形象工程,曾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城市地标和2005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项目。
然而就这样一个被众人看好的项目却被命运开了一个玩笑。总投资达20亿元的项目,注册资金却只有1亿余元。工商登记资料显示,万豪国际金融中心2002年立项,并组建重庆万豪会展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豪会展公司”)负责项目建设。其中,亚洲LRJ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RJ公司”)出资7500万元,占50%股权;香港百利德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利德”)出资4500万元,占30%股权;李亚琼(后转给李飒)出资3000万元,占20%股权。
在接下来的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先后四次变更了控股股东,最后在2005年由重庆港联持股近40%,成为最大股东。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尽管该项目在经历了如此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股权更迭和筹措资金之后却没有筹集到多少资金。
该项目在筹资难题未解之时,它的身高却在不断长高。2005年9月29日,万豪国际金融中心向媒体披露,该项目的规划方案通过审批,大楼规划高度320.4米,72层;同年10月27日,该项目规划方案又调整为357米,77层;而到了2005年的11月14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视察该项目的时候,万豪国际金融中心又长高至377米,成为未来的西部第一高楼。
在分析人士唐先生看来,正是不断长高的楼层与脆弱的资金链最终导致了万豪国际金融中心的命运多舛。
不过唐先生同时也指出,半路出家的开发商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项目运作都没有足够的经验。此外,他们也没有太多与资本市场接轨的经验,一旦项目做大则面临无法驾驭的尴尬。而万豪国际金融中心这样的项目,在不断的股权变更中,早期股东的退出都是要分利的,这使项目后期的运作成本很难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在资金链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项目运作的风险也变得难以控制。
万豪国际金融中心重生悬疑
“无意让世人仰望”,这个曾经作为万豪国际金融中心的广告词却不幸一语成谶。经历了将近10年风雨的万豪国际金融中心如今终于赢来了新的主人——华熙国际。
那么华熙国际到底能不能让万豪国际金融中心涅槃重生?华熙如何处理这个烂尾多年留下的债务以及其他难题?
根据渝中区常委、纪委书记唐峰此前的透露,“万豪国际金融中心项目是被重庆杭热实业公司整体转让给华熙国际投资集团的。”而华熙国际还在2008年就与杭热集团达成初步意向,以15亿元接盘万豪国际金融中心,并承接重庆杭热全部债务。
然而记者试图了解华熙国际如何处理重庆杭热留下的债务,新生的项目如何规划却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现在唯一能够肯定的是,该项目肯定是把之前留下的烂尾部分全部拆除重建。
不过,根据记者的梳理,万豪国际金融中心作为建设西部华尔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端商业定位的可能性比较大。
在此前渝中区推介万豪国际金融中心的时候这样介绍到,“万豪国际金融中心地处重庆渝中半岛中央商务区核心,解放碑十字金街和民生城市之冠区域交汇之处,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百年的商业氛围。该项目定位为高品质综合性物业,总规模19万平方米,拥有商业、会展、行政公寓、写字间、豪华会所等五个部分的功能,”
“解放碑商圈附近目前是寸土寸金,不管是烂尾楼改造还是新修项目都要努力体现其价值”,重庆中原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要体现一个项目的价值,又特别是核心商圈的价值就一定要努力做大其附加值,而要做大附加值就一定会定位比较高端。
只是在目前国家大力调控房地产的背景之下,而且重庆目前高端商用物业市场也出现了一定分化,那么像万豪国际金融中心这样的高端商用项目的前景如何呢?
“对于一个烂尾楼的改造,对开发商的实力要求比较高”,上述中原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最重要的就是要定位准确。国家调控对每个开发商都有一定的影响,至于影响有多大就要看开发商的具体情况了。
记者调查了解到,华熙国际是一家专门从事项目投资、公司并购、公司重组、项目融资与其他投资业务的跨国投资集团,总部设在美国洛杉矶,中国区业务总部设在北京。该集团旗下拥有十几家全资公司和投资控股公司,在国内除房地产投资开发外还涉足生物制药、能源、半导体、通讯等行业,其旗下华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
地产投资是集团在国内重点发展的产业,该集团已经完成了多个北京长安街及其沿线CBD黄金地段的超5A级写字楼等高端商业地产项目和朝阳公园5星级酒店式公寓项目。目前,集团在北京建成和在建的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包括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大厦、中环世贸中心、皇石国际公寓、中国生物技术学术中心,以及由五棵松体育馆和华熙乐茂购物中心组成的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
“也许政府正是看重了华熙在北京CBD的成功操作经验,并且资金实力比较雄厚才选择了它来接盘”。前述唐先生对记者表示。
万豪国际金融中心已经迎来了新的主人,而且已经开始了新的命运征程,那么它到底能否成功实现涅槃重生呢?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蓝筹地产》三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