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车展谈国内车展的国际化取向


广州车展每年都在接近年底的时候举办,对于今年的车市来说,一直被业内人士称为2008最后的盛宴,当时,是否准确我们另当别论,就车市寒流至今,无一办法能够挽回车市的冷淡,寄希望于此也未必可行,当然这个无法和广州的初冬犹如北方的盛夏一样的气温相比。车展举办前期铺天盖地的新闻炒作却让我对它有了一个全面而非感性的认识,广州车展绝非什么盛宴,而不过是又一次的集中促销大会而已,至于在车展当天就炒作的车展南北PK的文章我也看了全文,这只是个噱头而已,就和这次车展的名称加了个“国际”二字一样都是噱头而已。并不能改变其展销会的本质。其实原因很简单,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一点儿科技含量都没有。

        广州车展上真正的新车少之又少,我们看到的仿佛永远是那些在售的车型,至多也就是某款车的新款而已,全部的展车几乎都是是制造商完整的产品线。尽管它们尽量在为自己制造一些可以哗众取宠的新闻事件,但是这些新闻事件又能说明什么呢?无非为其虚弱的本质增加一些更加虚弱的光辉而已,实在是乏善可陈。

        但在信息极度高速透明的今天,一切都已经事先曝光,神秘感和新鲜感越来越缺乏了。以前批评国内车展多,规模和档次难与国际车展相比,现在我觉得还是车展质量存在问题,缺乏主题,缺乏科技含量。担当起国际车展的概念不仅仅是整车的展示观众的多寡,更应该是相关产品、新技术、公司理念的展示方可支撑起国际车展的门面,在国内北京车展和上海车展也难以支撑起国际车展大旗,只是他们更接近而已。当然,我们不能苛求什么,但我们也不能虚妄地宣称我们就已经怎么怎么样了,这样不仅欺骗了观众也欺骗了那些出钱出人参展的厂商们。

        目前国内冠以“国际”字号的车展,不下十几个,大有非国际无以办车展一样的架势。那么这么多冠以国际头衔的车展都能名副其实吗?笔者认为除北京和上海的车展稍微神似一些,其他的都但是名不副实。一个个基本都是经销商促销产品的展销会,鲜有生产厂家参展。当然,我并没有否定车展一定就不要国际的,而是这么多国际的我们怎么认识,当然还有另一层就是我们的国内车展有多少能够走向国际成为国际顶级车展,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毕竟我们的车展历史才刚刚起步,如同我们的汽车工业一样。话又说回来国际上的成熟车展乃至顶级车展也就那么区区四五个,我怎么也想象不到今后的某一段时间内中国就会出现若干个国际顶级车展而与国际上那些顶级车展瓜分市场。有是一定的,只是不会是所有冠以国际头衔的都会也是肯定的。

        香车和美女是历届汽车展览会中必不可缺的两大要素,在欣赏靓车的同时又能观赏到美女大饱眼福,对于每个人都是难以抗拒的吸引。当然,这次的广州车展也不可能例外,而且还大有把美女与香车的完美结合发挥到及至的架势,当然这无可厚非,毕竟这也是一个美女经济的时代,曾记得我们大学的一个教授曾经提出过“美女是第三生产力”的学说,当时我还很困惑,现在方知道其中的道理与老师的先见之明。至于车展的观众到底是看车还是看美女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无聊的话题,看什么都与我们无关,那是观众自己的权利,其实无论你怎么说也无非三中选择,看车或者看美女或者二者都看,我想应该是没有那么复杂的,基本是二者都有,不然看美女那里不能看,车却只有车展上的多。

        至于,一些无聊或者别有用心的人在车展上专拍美女走光的也无可厚非,娱乐圈里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已经很难提不起人们的关注度了,这里发生这样的事也不足为奇,因为车展期间人们的关注度在车展,所以有些人要制造一些奇闻与炒作可以理解,能否原谅就应令当别论了。

        如火如荼的广州车展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本来我是不该说这样的话的,因为,我是汽车爱好者也是一个汽车媒体从业者,对车展这样的汽车盛宴是推崇有加的。只是我实在是有话要说,而且不说不快,不论各个媒体现在正在如何如何盛赞此次车展的盛况如何空前,如何如何。。。。我都要说,即使有板砖过来我也不在乎。因为事情不争不明不辩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