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昨天(3月20日)举行开学典礼。这所锐意改革,立志走高水平研究型、现代型路子的大学,荜路蓝缕、历尽艰辛,终于迎来建校史上第一个开学典礼,可喜可贺!这不仅是南科大的大事、喜事,也是我们这座城市乃至整个中国教育界的大事、喜事。
在向南科大表示祝贺的同时,更多的市民期待了解开学典礼的盛况,期待一睹教师和学子的风采,期待从开学典礼上获知更多的办学信息,增进对学校的了解和信心。但是,与以往一举一动皆万众瞩目的南科大新风不同,这次,这么重要的开学典礼,南科大反而显得异常低调,甚至婉拒各路记者采访报道。
这究竟是怎么啦?过去开放、透明的南科大怎么突然变成了另一个模样?我们不知具体的原因是什么,但有几点还是可以肯定:
一、这不符南科大的品格。从萌生办学念头,到办学构想,草图,到全球招聘校长,到“去行政化”,到准生证难题,到自主招生、自授文凭,到新生报到……无论大事小事,南科大都与媒体和公众良性沟通。有困难,遇阻力,说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有改革新举措,需要解释和说服,南科大同样善用了媒体平台。能走到开学典礼这一步,可以说媒体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不仅是中央级媒体,省市媒体同样旗帜鲜明地支持南科大激荡人心的改革举措。仅以晶报为例,除不计其数的采访报道外,刊发的社论和专栏文章就不下20多篇。可以说,新莺初啼的南科大集媒体万千宠爱于一身。
二、这不符朱清时校长本人的风格。我们坚定地认为,深圳聘请朱清时为南科大创校首任校长是最明智的选择,也是最合算的“买卖”。以朱校长的人格魅力和公众形象,以及他与媒体坦诚的沟通态度和高超的沟通技巧,在品牌推广这一项,深圳就节省了一笔天文数字的费用,这是朱校长奉献给南科大和深圳市的宝贵的无形资产。这笔个人的无形资产在与新生的南科大产生化合作用时,同时又实现了资产增值。这是多赢的格局。朱校长比任何人都清楚媒体在实现资产增值中所起的作用。同时,南科大所走的新路,前路并非一帆风顺,如果没有媒体和公众的继续理解与支持,必将独木难支。显然,不接受媒体采访并非朱校长所思所愿。
三、这也不是教育部和深圳市的意图。无论是公开的大场面还是小范围的考察与交流,教育部和深圳市的方方面面一直都支持南科大。南科大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学校,承载着探索中国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重任。而改革和创新,就不能闭门造车,就得按现代型大学的风范,开门办学,广纳民智,以赢得深圳市民和关心中国教育的社会各界的支持。如果真心爱护这所大学,就要让它更开放,更透明,而不是更神秘。一所神秘化的大学,绝对破除不了行政化,更容易招惹外界的揣测,比如,南科大的改革是否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南科大的办学理念是否改弦易辙?
拒绝媒体采访究竟是谁的意思?也许是个别部门,也许是个别人,也许是飘过深圳的乌云和阴雨,但不管是谁,这种对媒体不开放的做法和想法都是错误的,与教育家至少是现代教育家的理念相去甚远。南科大属于城市,属于公众,也属于未来,媒体和公众关心它,爱护它,就有了解它的愿望和权利,谁也无权剥夺媒体和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前晚,深圳市民错失了一睹超级月亮的眼福,这是因为自然力;昨天,读者和公众又错失南科大开学典礼的盛况,但这不是自然力,而是因为一个奇怪的意图。不能不说令人遗憾。
更开放透明的南科,才能离现代大学更近
评论
1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