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外汇市场上,美元小幅触底后有所反弹,美元指数最低下跌到75.25,收盘在75.44。英镑昨天的走势较强,欧元冲高回落,日元与瑞郎小幅震荡整理。其中欧元/美元最高上涨到1.4247,收盘在1.4204;英镑/美元最高上涨到1.6399,收盘在1.6381;美元/瑞郎波动在0.9060—0.9010之间,收盘在0.9028;美元/日元波动在81.30—80.85之间,收盘在80.91。英国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率上升4.4%,为2008年10月以来最大涨幅,预期上升4.2%;1月上升4.0%。数据还显示,英国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月率上升0.7%,预期上升0.6%。英国2月公共部门净借款为102.8亿英镑,为历史最高2月数据;预期为80.0亿。该数据并不包括政府对于金融系统的干预。英国2月政府收支短差为69.81亿英镑,预期盈余42亿。数据显示,英国3月CBI工业订单预期差值升至5,触及2008年3月来最高水平,预期为-6。英国3月CBI工业产出预期差值为27,录得2007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2月为23。英国通胀数据进一步增强英国央行升息压力。英国3月CBI工业订单预期差值表现强劲,也对英镑形成支持。不过,英国政府借款数据表现不佳,限制英镑进一步涨势。美联储费舍尔表示,预计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在3.5%左右,并预计2011年美国失业率为8.0%。费舍尔还表示,美国经济复苏正在积聚动能,除了加息以外还有其它撤回宽松货币措施的办法。受美联储官员费舍尔乐观讲话支持,美指脱离15个月低位。随着欧盟(EU)领导人就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完整性解决机制逐渐达成一致,同时市场对欧洲央行(ECB)升息预期不断升温,欧元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提振下走势极为强劲。本周四及周五,欧元即将迎来关键时刻,"万众瞩目"的欧盟峰会将在布鲁塞尔揭幕,持续逾1年的欧债危机能否获得解决,欧洲经济能否恢复持续快速增长,同时欧元能否重获市场信心可谓在此一举。市场正翘首以待,期待会议为欧元的命运带来曙光。从技术上来看,美元指数已经下跌接近关键的支持价位,从时间上来看,美元指数也有反弹修正的需要。短线美元指数的支持在75.20—75.25,短线重要支持在75.00—75.10。美元指数只有跌破75.00的支持,才会向74.20左右的目标下跌。美元指数今天反弹的阻力在75.60—75.70,短线重要阻力在75.90—76.00。美元指数只有站稳在76.00之上的话,美元才有机会继续向上拓展反弹的空间。但从美元指数的形态上来看,仍然是空头形态,我们做多美元现在只能是抢反弹。3月22日我们《智能交易》会员在1.4226左右做多欧元/美元最高上涨到1.4247,短线净盈利不足30个点以上,不是一个成功的短线交易策略。在1.6315左右做多英镑/美元最高上涨到1.6399,短线净盈利都超过40--50个点以上,是一个成功的短线交易策略。以上做单情况都是如实总结,我们会员客户可以跟踪。今天投资者需要关注的经济数据有:
17:00 意大利 2月份非欧盟贸易收支前值58亿欧元
17:30 英国 央行会议记录;市场影响★
17:30 英国 2月份BBA抵押贷款许可件数 前值28932
17:30 英国 2月份BBA房屋购买抵押贷款许可
17:30 英国 2月份BBA净抵押贷款变化
17:30 英国 2月份BBA总抵押贷款
18:00 欧元区 1月份工业订单 前值2.1%/月,19.0%/年;市场影响★
19:00 美国 3月18日当周MBA抵押贷款申请
22:00 美国 2月份新屋销售 前值28.4万;韬客预测30万;市场影响★
22:00 美国 2月份新屋销售前值-12.6%/月
22:30 美国 3月19日当周EIA原油库存
23:00 欧元区 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市场影响★
今天短线以逢低做多美元为主,破位止损,有盈利30个点以上就设好止赢,在美国开市前撤出所有没有成交的挂单。本策略适合保证金,实盘可作参。
美元指数:可以在75.70----75.30的区间下限买入,有效破位3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上限。
欧元/美元:可以在1.4250----1.4140的区间上限卖出,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下限。
英镑/美元:可以在1.6430----1.6310的区间上限卖出,有效破位5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下限。
美元/瑞郎:可以在0.9080----0.9000的区间下限买入,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上限。
美元/日元:可以在81.60----80.60区间上限卖出,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下限。
(以上汇率点位出自于我的短线操作系统,请跟单者注意可能的盈利与止损,若是想详细了解建仓点位请致电垂询。)
QQ :595260321
大连汇集投资网站:www.fxhjtz.com
沈阳汇集投资网站: www.fxhjzx.com
外汇博客:http://whszczzn.blog.sohu.com/
http://blog.sina.com.cn/dlhj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