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潼:《中国经济与中国金融》


  1270387  

 

王潼:《中国经济与中国金融》zoulan

 

老王,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也可以说是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我从中信国际研究所调回体改委后的上司。这书是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的,他送我是11月22日。他曾任国家信息中心总经济师。

我跟老王是上下级关系,本来他犯不着送我书,不过算起来我们一起执行世界银行有关转轨经济国家统计体系由MPS(物质生产体系)转向SNA(国民帐户制度)的国际考察,一路相处很愉快。1996年的那次考察由国家体改委、人总行和国家统计局三家派人组成,先到法国巴黎,到OECD总部交流学习,然后跟法国的INSEE(国民经济与统计研究所),以及巴黎SAINT GERMAIN的第十大学交流;然后飞布拉格和布达佩斯与捷克和匈牙利统计部门和高校、研究机构交流。以前只走过华沙,这次有机会见识了两个世界名城,是意外收获。巴黎呢,那次是我第三次去,之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工作过,那时天天在巴黎丰特诺瓦广场(Place Fontenoy,教科文的总部所在地,拿破仑墓后面不远的地方)到南郊的犹太城(Ville Juif)以及Rue de Grennel(在Rue du Bac地铁站旁边)之间来回通勤,熟悉得很。为此我给老王和团员在空余时间导游,基本把巴黎转遍了,还教会了他们如何坐地铁并换乘地铁来回,还开玩笑曰,培训白本司机在巴黎自由行动。

那次出访,我是团员兼翻译,因为团长是老王,因此手续等都由我来负责。1995年那次考察,我6月刚从中信调回国家体改委的原单位后身,老王就给我派了这个活。手续开始后,我奔到新疆去做西部课题的调研,在新疆伊宁时接到老王的电话,说出国的有些手续有麻烦,要我赶紧赶回北京。当天晚上我跳上长途汽车,第二天一早到乌鲁木齐红山,马上弄到当天下午的飞机票。上午还抽空到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去看了老大哥尹筑光主任并蹭饭一顿。夜幕降临时,我已经到了北京机场。24小时居然从中哈边界上赶了回来,也是现代社会交通方便的一个证明。

老王早年留学苏联,改革开放后也曾经到美国进修。所以他俄语很精通,英文也不错。在布拉格,他的俄语就用上了。记得在瓦茨拉夫大道转悠,他看见一家银行用拉丁文字拼写的NARODNY BANKA,马上反应过来,说这是人民银行。俄文的人民,读音也是NARODNY。对此我至今记忆犹新。

200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