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清华大学EMBA总裁班特聘讲师史光起
这本书在讲述历史中一个个棋局的同时,也给出了破局的答案,这在今天的企业经营中是具有很强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的。可以这样说,此书就是在旁观历史棋局的同时来感悟今天市场经营的智慧。
记者:史先生您好,近期您的第二部关于企业管理的书《历史棋局中的经营智慧》正式出版了,这本书从名字看是和历史有关的,请问您为什么给本书起了这样一个名字?从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看,《历史棋局中的经营智慧》中的“棋局”是指什么呢?
史光起:历史中的这些典故无不充满着智慧的博弈,而今天的市场竞争,又何尝不是如此--做局、入局、破局,无不如同棋局一样。这本书在讲述历史中一个个棋局的同时,也给出了破局的答案,这在今天的企业经营中是具有很强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的。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就是在旁观历史棋局的同时来感悟今天市场经营的智慧。
记者:在本书中,您引用了许多中外历史故事来表达具有前瞻性的营销、管理思想,您觉得这样表述形式有哪些优势?这些优势怎样体现的呢?
史光起:这样的表述形式可以说是我的一次创新尝试。营销与管理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研究、学习起来难免有些枯燥难解。对于每天在企业管理岗位与市场一线搏杀的管理者与营销人来说,研读生涩的营销管理教科书更是难以进入其中并深刻记忆。但是读典故就不同了,故事性强,容易记忆,记住了故事也就记住了我要表达的营销管理概念,掌握了这些营销管理理念的同时又丰富了历史知识。这些应该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
记者:您的这本书是分为四章,分别是明天的市场竞争、明天的企业管理、明天的团队管理以及明天的企业管理者,由此可以看出,本书是写给企业的未来的,那么对于企业来说,“明天”意味着什么?每章阐释的经营智慧给今天的企业能够带来什么?
史光起:我提出的这些观点创新性较强,觉得可以适用未来的市场竞争。另外,理通万古,法用千秋,世界历史中的那些智慧典故,既然可以启迪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思维,那么同样可以适用于明天的企业与市场。一些道理与哲学层面的东西是相通的,千古不变的,既适用于昨天,也适用于明天。当然,也适用于今天。
记者:随着社会次序的完善与消费者的日趋理性,未来市场中规则将决定着一个营销活动,甚至是一个企业的成败。那么商鞅变法的故事对企业如何制定有效的规则有什么启示?
史光起:简单来说,首先是告诉大家,要有跳出规则与制定规则的思想意识,更深入的是告诉大家如何去制定一个精妙的规则,让大家进入参与,而不是自己被动的参与别人制定的规则。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一字之差,带来的市场机遇就截然不同了。更多有关制定市场规则的内容请大家阅读《历史棋局中的经营战略》第一章,第一篇。
记者:一个领导者不一定做得越多就越好,很多时候反倒是管理得越少,成效越好。这实际上是一个取舍的问题,那么您觉得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怎样合理利用时间并有效的管理复杂的事物呢?
史光起:我在本书“企业管理三原则”一章中阐述了,一个管理者做什么事是都是需要取舍的,否则做得越多,可能错得越多,最后疲于奔命,却成效不彰。我主张:一个合格的企业领导者首先就是不做不该做的事,这样就有更多精力去做好该做的事,无论是企业内部管理还是外部市场竞争。作为一个管理者,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比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重要。另外,去做重要的小事,不去做不重要的大事,这样合理调用时间与精力,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放在重要的事务上,提高成效。这章就是告诉管理者如何从繁杂的管理工作中拨开迷雾,看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记者:您在本书的第三章中通过解析古希腊军事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斯巴达方阵”,来探究未来企业团队的形态与模式。您认为“斯巴达方阵”具备怎样的优势,它由一个什么样的团队所组成?
史光起:读者通过看这篇文章可以知道,一个现代企业的“斯巴达方阵”是由默契的协作、领导力、团队文化、信念和愿景与规章制度所构成。在几千年前是这样,几千年后,更需要这样,从一些优秀的成功企业中就可以验证这个论点,这也再次证明了,有些道理与方法是千古不变的。
记者:我们知道您是著名的职业经理人,您觉得在管理领域里,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本书的哪个章节分析了这个问题?
史光起:如果说到成功的职业经理人,那要求相对就多了,比如我在书中提到了管理者应该具备“恭、宽、信、敏、惠”的仁者素质,也提到了逆境中应该具备的抗逆境能力--AQ,引导能力与共鸣力等,其中,在“商圣范蠡的中国智慧”一文中,通过对范蠡的介绍,更让我们知道了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高于技巧层面的哲思智慧。看完这本书,相信大家会对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营销人、管理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记者:有很多年轻人初涉管理职位,对于经验尚不充足的年轻管理者,请您给出些建议?
史光起:年轻人缺少的不仅是方法,更多的是阅历与形而上的东西,此时做人与做事同样重要。沉下心做事,低下头做人。好求、谦恭的去积淀,未来的路会越走越宽。反之,不能沉下心做事求知,不能谦恭为人,则很难在管理岗位上有太大的发展。一定不要得意于自己的专业能力,因为这与管理工作是两回事,对于即使是学习企业管理专业的年轻人而言,管理岗位是他们要全新上路,从头学起的学问。谦恭、勤奋、求知,是年轻人走在管理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历史棋局中的企业经营智慧—访史光起老师
评论
27 views